三维视角文本解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 17:34:26陈晓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平视文本解读

陈晓丽

摘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怎样解读决定了怎样的教学定位。本文阐述了“平视、仰视、俯视”的内涵,运用三维视角解读文本的程序、解读初中英语教材,并以实践为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设计。

关键词:平视;仰视;俯视;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98

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课堂的重头戏,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要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文本解读则是第一步。著名教育专家沈大安说过:“教师要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二是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从“三个关键”不难看出,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文本解读”的问题,因为怎样解读决定了怎样的教学定位,关注对“文本的解读”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然而,从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往往过分注重字词讲解,反复训练阅读技巧,而忽视了文本解读。或者对文本解读不到位而引发了种种教学失误或低效现象。诚然,如果没有准确地解读文本,教学设计就无法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文本解读缺乏思维深度,设计的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阅读信息加工与处理中的思维层次;如果文本解读不充分,就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计的活动就会偏离方向。文本解读的偏差或错误,都将导致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失衡。为此,笔者潜心钻研文本解读,在一次参加市级教研活动中,有幸学习了“平视、仰视、俯视”——三维视角解读文本的理论,并现场聆听了一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观摩课,颇受启发,回来后努力地将三维视角的文本解读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三维视角文本解读法的内涵

“平视、仰视、俯视”的三维视角解读文本法是宁波效实中学朱旭彬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所谓的“平视”,就是弄清楚文本“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三大问题;“仰视”就是教师以学生的角度去品读文本,感觉他们在读文本过程中的体验、困惑与兴趣点等;而“俯视”则是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把握教材、处理教材、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并站在一定的高度,充分领会文本的教学价值。(朱旭彬,2011)

朱老师所提出的“平视、仰视、俯视”的三维视角文本解读法,不仅程序简单、条理清晰,而且操作方便,具有非常明显的实用价值,很适合我们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朱老师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做了一些变化和丰富:

二、三维视角文本解读在实践中的应用

笔者以go for it八上Unit 10 section A 3a为例,详细阐述如何从平视、仰视、俯视三个视角进行文本解读。

1. 平视——作者的角度

(1)文本内容。就是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从文本中的topic sentence入手,概括文章大意,全面了解文本内容。

从题目My dream job可见,“dream”和“job”为该文本的两个关键词。文章阐述了Tian Tian的dream job是什么,她将来工作的地方以及如何实现她的梦想。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分别是:①What is she going to be?②Where is she going to move?③How is she going to do that?因为回答这三个问题需要对文本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所以学生如果能够回答这一组问题,那么对文本的内容也就了然于心。

(2)文本特征。文本特征指对印刷材料所作的改编,以提供与标准印刷体不同的视觉效果,包括字号与字体名,还包括照片、图表等。教师可通过照片和插图等文本特征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其联想有关的话题和词汇,可利用标题、副标题或关键词等文本特征形式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文本特征可以用来强调文章中的关键要点,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别篇章结构,对篇章结构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篇章中各段的逻辑关系,也对写作有帮助。所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辨识文本特征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上课之前向学生提供了一张Tian Tian的图片,让学生预测他的梦想职业是什么,顺便复习已学过的与职业有关的词汇,如:teacher, pilot, computer programmer...,又呈现几个新的职业词汇,如:artist, astronaut...这篇文章共为一个段落,首句为Topic sentence,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总起作用。笔者在处理文本时,把整篇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并写出各部分的main idea,对第三部分进行重点阅读和讲解。对首句也单独进行解读,完成underline the things that she is going to do的任务。在把握了这两个关键点后,就能够引导学生清晰地理出文章结构。

2. 仰视——读者的角度

(1)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既可以用在warming up部分带动学生的情绪,也可以用课堂的各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推动课堂高潮,有助于产出课堂成果。所以,教师应充分关注并努力挖掘学生对文本的兴趣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梦想职业,在上阅读之前,笔者让学生先朗读一首英文诗歌“Dream”by Langston Hughs.(诗歌内容详见第四部分教学设计),学生第一次接触英文诗歌,感觉十分新奇,他们尝试着翻译,理解“dreams”的神奇功能,笔者也顺势对诗歌进行分析和鉴赏,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这样,用诗歌导入课文,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兴趣点。

(2)重难点。教师应针对授课对象的学情反馈针对性地分析难点所在,同时,还要知道学生为什么会觉得难,如何解决难点对学生理解文本过程中造成的障碍。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运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所以词汇的处理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解读文本时,笔者发现这篇文章含有较多的重要词汇和词组,如:sound like、artist、find a part-time job、save some money、at the same time等。阅读后设计的以课文为情景语境,涵盖了课文中大部分重要的词语搭配的填空练习(详见第四部分教学设计),既能让学生较为容易地回忆起课文中所学的词汇,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 俯视——编者的角度

(1)把握教材

教师应了解所选文本的出处,是来自网络、报纸还是某套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者、编写对象、编写目的,教材内部的知识体系、内容设计和章节分布。阅读教材内容包括学生语言学习的材料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是学生提高阅读技能和文化意识的载体。但这些内容可能是不真实、不地道或是无意义的语言材料,或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契机。本文是一篇日记,它的结构由日期、题目和正文三部分构成。文章是由what, where, how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在阐述怎样去实现梦想的表达时,运用了四个连词:First, next, and和then。同时,笔者也认为该课文适宜结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ection B 2a有关未来生活的内容展开,可做为上课内容的补充阅读。

(2)设计教学

作为文本处理的最后一个程序,教师应该高屋建瓴地综合把握之前的各个程序。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和文本难点决定教什么,从学生的兴趣点和体裁决定如何教,从文本的写作目的和写作难点决定教什么,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本课的教学流程是:

Step 1. Pre-reading

Lead-in

1. The teacher asks students to read a poem about dream

DREAM

By Langston Hughs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 never fly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only with snow

2. Ask students what your dream job is. Then teach new words about job.

3. Show a picture of Tian Tian (provided by the teacher) and guess his dream job.

分析:导入的第一步以诗歌引入阅读主题,用时不多,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步的问题的回答激活或检查了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做好必要的词语准备。第三步根据提供的图片进行预测,利用图片进行预测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阅读机能,也是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Step 2. While-reading

Task 1. Skimming

1. Read the whole passage quickly and judge these sentences by T or F.

(1) Tian Tian is going to London.

(2) Tian Tian wants to buy a big house for her parents.

(3) Tian Tian is going to retire somewhere quiet and beautiful.

2. Underlin the things that she is going to do.

分析:略读是指读者快速浏览文章,对文本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提取。略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助于学生解码的自动化。

Task 2. Scann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of each question.

1. What is she going to be?

2. Where is she going to move?

3. How is she going to do that?

分析:扫读是指读者为专门寻找文章中的特定信息而忽略其它部分的一种跳跃阅读技能。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能够锻炼学生扫读的能力,也能自我检测之前的预测是否正确。

Task 3 Inferential reading

1. Read 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When I grow up, I m going to do what I want to do.)

2.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3.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分析:此项任务为细读。问题设计的层次已经从表层理解转入到深层理解。通过这些问题,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思考作者观点以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

Task 4. Read for the structure & logic

1. Whats the style of the passage? (diary)

2. How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date, title, body part)

3. What methods has the writer used to develop the paragraphs in the passage?

(Link words: first next and then special questions: What Where How )

分析:此项任务为语篇结构分析,即研究。结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样将话题、主旨及支撑细节串成一篇连贯的文章的。

Step 3. Post-reading

1.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important phrases ( somewhere、sound like、artist、find a part-time job、for a year or two、save some money、at the same time、travel、all over the world、retire...)

2.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correct words and phrases

TianTian has a best friend named Sarah. Her friend wants to be an

(演员) when she grows up. She is going to move to (在某处) interesting. Hollywood (听起来) like a great city. But how is she going to do that? (首先 ), she is going to (找兼职) for a year or two and (存钱). Then she is going to take (表演)lessons at a film academy. And she is going to learn English (同时). (然后), She is going to act in movies because she wants to be ( 富有的) and can travel (全世界). One day, she wants to (退休) somewhere quiet and beautiful.

分析:Wilkins(1972)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阅读教学要兼顾词汇的处理,词汇的处理必须为阅读服务。阅读后的词汇教学活动重点在于操练核心词汇。对于刚学过的词汇,加深记忆的最好办法是学用结合。

3. Read the passage (from go for it八下Unit 1 Section B 2a)and then finish the exercise.

(1)Where is Sarah going to live?

A. Beijing B. Hong Kong C. Shanghai D. Australia

(2)Who is Sarah going to live with?

A. her parents B. her sisters

C. her classmates D. her best friends

(3)Why cant Sarah have any pets now?

A. Because she hates them.

B. Because she has no money.

C. Because her parents hate them.

D. Because her apartment is too small.

(4)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What am I going to do in ten years?

B. Im going to live in Shanghai, because I went to Shanghai last ye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it.

C. As a reporter, I think I will meet lots of interesting people.

D. I think Ill go to Hong Kong for vacation, and one day I might even visit Australia.

分析:这篇文章为go for it八下Unit 1 Section B 3a,体现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策略,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又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学好多种知识、掌握多种技能对人生择业的重要意义。

Step 4. Homework

Write a short passage using the title“My dream job”. Use as many words and phrases as possible from the passage weve learned.

总之,“平视、仰视、俯视”的三维视角的文本解读,程序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有效、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挖掘出文本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价值。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三维视角的文本解读法,充分理解、把握和使用阅读教学内容,凸显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黄海丽.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解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1).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场桥中学 325205)

猜你喜欢
平视文本解读
今天,我们因何而『平视世界』?
今天,我们因何而『平视世界』?
平视
视野(2019年22期)2019-12-02 03:59:34
好习惯“坐”出来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01:07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19:59:14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1:19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