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13-04-29 17:34:26韦继雄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想象力作文教学培养

韦继雄

摘要:学生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根据其创造水平和新颖的程度可分为重现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三类,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重现法、再造法、扩充法、连续法、畅想法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各种想象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6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方式。把训练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是当前作文教学研究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想象力。因为作文是学生自主个性及能力的主要体现,除了个人的生活积累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参与。笔者试就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果说,知觉的形象是反映眼前的事物,记忆的形象是再生过去的事物,那么,想象的形象则既是过去的、现在的,也是将来的,是人们所期待渴望的东西。想象既可以根据他人的口述或文字的描写产生从未接触过的事物的形象。例如,读到诸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李商隐的诗虽隐晦难懂,但通过诗中的描述,自己的想象加工,在我们头脑中也会出现一幅由茫茫沧海、皎皎明月、楚楚蛟人、莹莹泪珠组成的美丽画面。发明家在设计新的机器时,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尚未存在的新产品的形象。同时,想象也可以形成现实中没有的、今后也不会出现的新形象。

想象的内容似乎是“超现实”的,其实,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人的实践中,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对未来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想象力对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学生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要先分清想象的类别。这对认识、训练想象是十分必要的。想象的类别,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根据其创造水平和新颖的程度来看,可分为重现、再造和创造三类。

重现想象,是指经历过的具体事物不在眼前,却能够在脑中重新展现出具体的形象。如《背影》一课中,父亲的背影是全文的焦点,它给作者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原因,正是它凝聚了父亲浓浓的父爱。这使得作者在多年以后,仍能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当年父亲吃力地爬过月台的栏杆去为儿子买桔子的臃肿、蹒跚的背影。这一看似平凡的背影,经过作者脑海的重现以及文字的点染,顿时显得更鲜明、更伟大了,更深刻地抒发了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父爱的眷眷之情。

再造想象,是根据人的描绘,在人头脑中构成相应的具体形象的活动。如看过《阿Q正传》之后,根据作者鲁迅的语言描绘,读者在头脑中想象出阿的形象。只有借助再造想象,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字含义。因为语言具有概括性,学生阅读时必须通过再造想象的活动,使语言转化为形象,才能在头脑中建立有声有色有感有情的立体化性格化的人物形象。例如,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只有通过再造想象,唤起了与文字描绘相应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才算理解了这部小说的文字含义。

创造想象,则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中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具体形象的活动。如鲁迅创作《阿Q正传》,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就是创造想象的产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也只有借助创造想象,才能变生活的真实为艺术的真实,才能写出富于真情实感,富于灵气的佳作来。

想象,是作文的精灵,是写作的翅膀。想象的加入,文章中才会出现力透纸背的情理、神奇莫测的情节、意想不到的结局、忍俊不禁的变幻。也只有想象,才能变生活的真实为艺术的真实。作文为发展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文是想象的摇篮。也正因为如此,利用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顶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丰富材料仓库,增加具体形象、情境的储备

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要发展想象力就必须扩大眼界,具有丰富的知识,否则就有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学生学好各科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报刊,展开再造想象,不断丰富这方面的积累。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书本和社会中获取丰富的知识材料,使他们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开阔他们的想象天地,由此而写出的文章才有新意和充实的内容。

二、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想象活动

让学生在整个观察活动中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思考,指导他们抓住事物的特征去展开联想和想象,不要只为写文章而去观察和进行想象活动。有的教师只注意在布置作文时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而不注意指导学生在平时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如果没有观察中的想象,就不可能有写作中的想象。没有细致的观察,想象在人脑中就会显得零碎分散。没有细致的观察作为基础,想象时就会显得先天不足。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过程中,养成想象的习惯,主动做到遇事必想、逢物必思、随想随记、记以备用。

三、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即用语言来表达想象的能力

把想象的结果表达出来,可以借助很多种方式。画家可以借助绘画,音乐家可以借助音乐,工程师可以借助蓝图等等。但最主要、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借助语言文字。语言毕竟是人类最基本的思想感情交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作文更是表达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从某种角度说,语言文字如果没有和想象相连接,表达会显得不断往高层次发展。语言能力提高了,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同时得到发展。所以在发展、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注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可以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采用各种训练方法

教师必须向学生强调写作内容要充实,描绘要具体。只有这样,想象的能力才能有所发展。现在的语文教材,有作文训练参考题供学生自选写作,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采用以下方法:

1. 重现法。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去旅游参观,并指导学生在旅游、参观中抓住事物的特征观察事物。回到课堂后,让他们把感受最深的事物和情境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出来,最后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2. 再造法。教师向学生提供图画、图形或讲述一件事、一个故事,让学生在头脑中再造自己过去没有感知过的事物或形象,然后写成作文。

3. 扩充法。根据课文或某一简单的故事,让学生扩充原来没有的人物或情节。如学习过《孤独的收割人》后,可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让他们具体描绘余黄的高原田野,猜测收割女的心理,诗人听歌的如痴如醉的情形及如果诗人与她搭话,他们的谈话内容等等。

4. 接续法。可以用推测展开想象,通过续写来进行想象。如学习《项链》后,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她的反应,她的心理活动,在作文中进行想象续写。

5. 畅想法。就是指导学生敞开想象,毫无拘束地进行想象。例如让学生写《与外星人通话》、《漫游太空》、《三十年后的聚会》、《我梦想——》等等,引导学生思绪飘向未来。

经常进行这样的作文训练,就会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有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学生也就会在积极的想象活动和长期的材料积累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从而诱发自己的写作冲动,增强写作兴趣。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应孤立地进行和片面地强调,一定要与培养其他能力,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也只有这样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 530600)

猜你喜欢
想象力作文教学培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