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宏
【摘 要】阐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存在的问题,指出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 基层党组织 活动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13-03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方面的使命。高效率的党组织活动对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平台的作用,尽可能地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基地,调动广大党员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力,进而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及领导核心作用。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分析
(一)组织设置不够完善,对党的活动方式及功能认识不足。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多个校区并存,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出现了多模式的管理体制,同一个党支部成员有可能分散在不同的校区,这样给党组织顺利开展工作造成了很多障碍。其次,部分党员教师对党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党组织工作付出不能与工资待遇、工作地位相挂钩,从而不积极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再次,一些高校党务工作人员不足,党务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不到位且缺乏长效机制保障。在这些高校中,辅导员往往需要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繁杂尤其是一些新走上辅导员岗位的辅导员缺少党建工作经验,而辅导员进修提高的机会较少,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以至于对党务工作投入相对不足。
此外,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活动目的单一化,就活动而活动,而不能把党的活动与党建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没有将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作为管理教育党员及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的有效载体,不能通过组织活动激发党员先进性与示范性,组织活动随意性较大,导致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不能有效落实。
(二)组织生活内容比较单调,途径有限,缺乏有效载体。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较为老套,形式单一,墨守成规,缺乏活力。组织活动仍然局限于老思维、老办法,局限于学文件、听讲座等千人一律的传统形式。第一,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大,一些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往往将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党员联系在一起,盲目地认为党组织活动就是要对党员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发展及转正,存在以发展党员代替支部活动的现象。同时,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虽然有计划,但活动载体较为单一,活动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党组织的任务及应付检查,活动流于形式,更欠缺影响力。第二,党组织活动针对性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并没有将党组织活动与党员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起来,无法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致使部分党员在活动中出现心不在焉的现象,而削弱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应有的号召力、凝聚力及战斗力。第三,高校基层党组活动方式固有化,往往是通过会议型、娱乐型来开展。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误认为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仅仅是“文件教育”“党报教育”,读报纸学文件,开会上传下达党代会精神或上级党组织精神,一些高校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跟娱乐结合在一起,往往利用参观名胜景区、游山玩水来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使得活动完全丧失了严肃性和教育性,也难达到党组织生活应有的成效。
(三)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的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体系不健全,监督体系更是不完善,对党员开展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精力投入不足,往往只重视入党前的教育而入党后的教育很松懈。甚至有些党组织把党务工作的重心仅仅放在党员的发展上,而忽视了后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通常只是通过常规的评优状况、学习成绩、社会工作等外在表现来评价党员,即使对教职工党员的考核与评价也往往是通过师德考核、教学效果评价等,而没有细化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将党员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政治信仰等量化于监督评价体系之中。可见,目前我们急需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及党员监督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存在的问题,要创新党组织活动,防止由于考虑不周和准备不足出现偏差,就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强调思想性。不管党组织活动的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党员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和努力践行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用党章规范党员的一言一行,始终坚持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放在首位,突出党组织活动的思想性,时刻明确党员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以及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引导与教育本组织的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守岗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为党组织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及国家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二)增强针对性。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要有针对性,要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否则工作难以奏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展示着多样性的特征,同时各种思想也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们的党组织生活要增强针对性,要积极发挥有效作用,才能使党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对各类型的社会生活对党员的思想及行为造成的影响,也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体现实效性。党的组织活动必须防止与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性,坚持宁缺毋滥。党的组织活动还要在一定的前提下开展,即“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规范党内生活,有利于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法上,要为主题和内容服务,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动机与效果的和谐统一。明确每次党组织活动中党员的工作职责与分工,防止和克服主观随意性,要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深刻的内涵,要追求效益最优化。
(四)强化系统性。即必须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系统设计、系统思考,合理设置,科学安排,严密组织,避免主观随想。为防止和克服无序性和主观随意性,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安排具体活动时,要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主题鲜明,内容翔实,方式恰当,时间合理。要根据当前国家大事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并结合本组织党员特征,做好组织活动策划方案,充分发挥党组织活动的效能,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措施
组织建设必须开展组织活动,组织活动必须遵照基本原则,而倾听党员和群众的呼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质量决定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活动内容又决定着活动方式。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要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紧密结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把握高校党务工作新特点、新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在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活动载体上寻求突破与超越,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大大地夯实基层,促进党建工作全面开展。
(一)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载体,力求活动内容科学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必须围绕和服务于本校中心工作,紧扣本校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精心设计,抓准切入点,突出学校党组织活动特色。将过去“单纯地”开展实践活动与“单纯地”组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每次活动都必须解决一两个现实问题或思想问题。在内容上,第一,要密切结合国内外形势,尤其是世情国情党情,时刻考虑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明确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尤其在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之后,更应该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党员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大事,要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处理遇到的各类问题,积极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第二,要为本校教学工作服务。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确定组织活动载体、设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时,要密切贴近本单位实际情况和奋斗目标,为本校的教学工作服务。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党建要围绕教学开展,而又要通过教学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调动广大党员在创造优秀业绩中争当先进个人。第三,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关心学校建设,组织师生热情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爱校如家的精神风貌,彰显本单位的教育特色,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校园文化特点有机结合。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必须与人生理想教育相结合,把提高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提高教职工党员的业务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党员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把理性学习与切身体验融为一体,尽可能地扩大党员活动的影响面和参与力。
(二)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让每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党的先进性根本所在。这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把理性学习提高认识与切身体验融为一体,将过去单纯地组织活动与单纯地组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党组织领导在提出主导性意见后,集思广益,让每位党员有机会参与活动设计,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与参与,避免领导包干式的工作。要合理借助党员的集体智慧,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开展党组织活动,增强组织活动的效果。例如,可采用交流学习的方式、主题汇报的方式、集体宣传学习的方式、野外娱乐的方式、激励表扬的方式等,来增强党员的主体性。这样便有效地扩大了党员活动的参与率和对广大师生的影响力,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展示党员的才能,也贯彻落实了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丰富了党组织活动的效果。
(三)创新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包括以下两方面的活动方式:
1.“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共建学校社会基层党组织活动协作体。“走出去”就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了解人才方面和行业对技术的需求,与社会有关企业和单位建立支部共建关系,积极寻求校企、校与校的合作机会,组织党员走出校门。但在一些技术类或师范类的高校,在外见习或实践时间较多,党员较为分散,这就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难度。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可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避免封闭性,要走出校园,走向实践单位,走向基层,走向可提高锻炼的基地,走向社会。如去同类兄弟院校单位取经学习,建立一些拓展训练基地,让支部党员到一些对口的公司进行考察,与周围的村部或馆地开展联谊活动等。
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要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名流人士、模范等进校园做报告,谈经验;也可以邀请党外人士参加组织生活等,听取他们对支部意见和建议等。要积极通过党组织活动,寻找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加以调整计划,向目标迈进。将“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机结合都是旨在增加党员之间的交流、增强支部凝聚力,提升创新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展组织活动的思路,拓展党员的发展空间,提高党员个人能力。
2.要与社会接轨,搭建基层党组织间现代互动信息平台。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不断拓展活动空间,主动加强与社会上的基层党组织之间的互访、互动,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的方式和丰富党组织活动的载体。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高校—社会基层党组织活动网页”,及时发布“党员生活”、“组织信息”,搭建高校与社会互动的信息平台;也可以通过接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社会上的专业项目设计比赛等,查找差距和信息的不足,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可利用共建的实习基地与基层单位,及时组织党员学习与实践,购置党员活动的相关书籍、教育片等,共同设置“基层党组织活动文化书架”,方便党员借阅;院报定期刊载基层党组织、党员活动的相关文章,校园广播开辟“基层党员活动专栏”等。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广泛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的群体智慧和力量,使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在党组织活动中,可邀请党外认识参加我们的支部活动,加强交流,增强党组织活动的群众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熊慧敏,等.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内容创新的思考[J].党政建设,2009(2)
[2]金锦华.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高校党建,2010(7)
[3]孙淑敏.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从思想到行动[J].中国科技纵横,2010(18)
[4]王敏,等.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J].巢湖学院学报,2010(9)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高校党建与德育工作立项研究课题(09DJ50)
【作者简介】韦 宏(1968- ),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师范学院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副教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