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乱象丛生,谁在拿咱的钱胡来

2013-04-29 00:44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3年9期
关键词:基民托市另类

“你越理财,财越离你”成为2012年投资者心酸无奈的自我调侃。记者采访发现,理财市场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炒作”、“黑嘴”、“坐庄”等乱象扰人,让投资者“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梦想渐远。

金融创新是假,“手紧”借钱是真

理财市场近期有点“欢乐”。继金字火腿宣布计划通过工商银行发行2亿元的巴玛典藏发酵火腿收益权理财产品后,华侨城A宣布推出“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募资18.5亿元。“连火腿和门票都可以推理财,还有什么不能?”长期关注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卫薇说,“下一步是不是醋、酱油、豆腐乳都可以作为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

金融创新是假,“手紧”借钱是真。中信建投研究所银行金融服务行业研究员佘闵华说:“一些企业打着另类理财旗号,除了制造噱头,最主要是在其销售业绩不佳、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以较低的成本融资借钱。”“另类理财往往是与实物市场的投资炒作泡沫相呼应,从普洱茶、红酒、艺术品,乃至‘蒜你狠‘豆你玩行情,都会有银行跟风推出相关挂钩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炒作概念。”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说。

另类理财看起来很美,却可能是刺人的蔷薇。一些银行跟风发行的碳排放权理财产品、农产品理财,不是零收益,就是大幅亏本。近期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也给白酒收藏理财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部分白酒理财产品或难实现高收益。

还有多少“黑嘴”在忽悠

79岁的陆大妈本想去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办理五六万元的存款,理财经理建议她买一款50万元起售、年收益11%的“理财产品”,“百分之百没风险”。老人回去就找亲戚朋友凑足50万元购买了这款产品。一年后,她才发现养老钱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实际上,这款所谓的“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发行的,也不是银行代销的,而是银行员工私下售卖的一款涉嫌违规的“有限合伙私募基金”,俗称“地下私募”,目前投资者损失已超亿元。

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销售“忽悠”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上海白领强小姐到建设银行上海某支行办理5万元定期转存,在工作人员推荐下购买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6%的“理财产品”。强小姐气愤地说:“实际上这个产品必须连存5年,如果中途取出至少要承担30%的损失!”

一位第三方理财机构经理透露,一些品质欠佳的产品为了能在银行销售,给出的回佣最高能达3%~5%。在诱惑面前,一些基层银行和个人丧失底线,“忽悠”消费者购买不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

基金请客 银行吃饭 基民买单

2012年基金业绩惨淡依旧,但基金首募规模却屡创新高,这一异象背后,是相关利益机构联手“坐庄”,先“托市”后“脱壳”,用假象吸引投资者入局“接棒”“站岗”。

基金三季报显示,八成次新基金开放后规模缩水超过50%。其中成立于2011年10月的长盛同祥泛资源主题股票基金,首募规模为9.42亿份,2012年年中份额急剧“缩水”94%至0.54亿份。业内人士透露,基金赎回潮背后是“托市资金”出逃。基金以高回佣为报酬,吸引银行、券商等机构鼎力“托市”,制造“申购踊跃”的假象,吸引基民跟风购买。一旦基金业绩不佳,“托市资金”果断出逃,把基民留下“站岗”。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上半年基金共赚取管理费139.01亿元,而付给销售机构的尾随佣金就达22.6亿元,其中金额最多的华夏基金达到1.59亿元!基金请客,银行吃饭,基民买单。知名财经评论员曹中铭说:“‘托市资金撤退后,火爆募集的基金几乎变成了一副空壳。从本质上说,这与新股发行中的粉饰业绩、包装上市并没有什么区别。”

编辑/王翠萍

猜你喜欢
基民托市另类
基金投资如何赚钱
回撤背后,谁在被割韭菜?
“另类四不像”登场
红枣价格上涨行情预计难持续
黄传书教授、高基民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Autophagy》发表
数说
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
另类演奏家
另类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