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辉
2021年第一季度基金回撤20%甚至更多,很多基民直言被“割韭菜”。除了市场动荡外,很多基民持有时间短、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也是原因之一。
基金的话题最近一直很热闹,不少人询问:年后基金大幅回撤,很多人被“割韭菜”,2021年的基金还能买吗?
2021年第一季度收官,市场剧烈震荡之下,不少“网红”基金近段时间跌幅超20%,在第一季度入市的新基民很难赚到钱,甚至出现了浮亏。但如果把周期拉长到2020年到现在,许多基金的累计收益率依旧可观。
在笔者看来,基金其实就是一种理财方式,与股票投资一样,它不可能稳赚不赔,所以亏损在所难免。笔者从2019年就开始进行基金定投,在2020年获得超30%的回报率,2021年因为大幅回撤,直接跌回5%。
很多购买了基金却亏钱的人,其实未必是因为基金不行,也可能是自己的操作并不合适。这次回撤背后,谁在被“割韭菜”?
最近基金跌惨了
今年以来近千只基金出现较大回撤,主要集中在持有军工股和机构“抱团股”较多的基金。具体来看,基金出现较大回撤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从2021年1月8日至2月5日,出现较大回撤的基金多为军工类基金,如华夏产业升级最大回撤24.08%,华夏军工安全最大回撤23.48%,国投瑞银国家安全最大回撤22.38%,长盛航天海工装备最大回撤20.71%。
二是从2021年1月底至2月26日,出现较大回撤的基金多为持有机构抱团股的,只是出現最大回撤的时间段略有差别。
“跌妈不认”的基金市场,让不少基民开始悲观。不少基民在基金交流群或社交平台中,频繁释放“离场”“割肉”等悲观信号。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是基金行业长久以来的“怪现象”。2006-2020年的15年间,偏股型基金指数累计涨幅达1295%,年化收益率超过19%。但基金业协会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自投资基金以来盈利的客户仅41.2%,投资盈利超30%的仅6.5%。
明星基金同样不例外。易方达张坤的“蓝筹精选”可以说是过去一年中最受瞩目的基金,规模在2020年年末达到677.01亿元,成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权益类基金。该基金重仓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股,在白酒股持续上涨的行情中净值飙涨120%。但是支付宝数据显示,在张坤的基金上挣了钱的基民不到20%。其中超80%的持有人亏损,亏5%以上的持有人占65%。而挣了5%以上的持有人,占比不到10%。
持有时间较短是被“割韭菜”的主因
3月31日,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联合支付宝理财平台发布了《一季度基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市场上多只热门基金的基民投资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除了市场行情波动外,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也是造成基民被“割韭菜”的主要原因。
《报告》显示,持有基金时长短于3个月的用户中,超七成是亏损的。频繁买卖的基民较拿着不动的基民收益率平均少28%,追涨杀跌的基民较基金净值涨幅少赚40%。
《报告》发现,频繁查看收益的基民往往持有时长更短。频繁关注收益反映了基民心态的不稳定,也容易造成频繁交易。
显然,不少基民把基金当成股票来炒了,短期频繁买卖的基民很难获得长期大幅收益。特别是近半年以来,很多新基民一窝蜂涌入基金市场,大部分基民缺乏对基金、投资理财的正确认知。
定投基民心态更稳定
市场震荡之下,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的操作也更加普遍。面对行情的冲击,支付宝理财智库发布一季度投资者信建议,投资人可以设立自己的盈利目标,当目标实现时及时止盈,落袋为安。《报告》显示,偏股型基金投资者中,有近三成的人有止盈操作,平均收益率为14.6%。
震荡行情中,定投变成了很多基民拉长投资周期、摊平持仓成本的工具。《报告》的数据分析发现:采取一次性投入的基民中,45%的人持有单只基金不到半年。而采用分批定投的基民中,超七成人持有单只基金时长在半年以上,定投基民更加拿得住。
坚持长期投资
相比部分“慌了”的基民,基金经理则更为淡定。例如,清和泉投资总监吴俊峰公开表示,自己“在节前最高点买的”其管理的产品,他坦言自己不择时,奖金刚发完就买了,因为都是拿很多年,这对自己根本不是个事儿。
从投资角度来看,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减少盲目追涨和杀跌,以时间换空间,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在业内一位基金经理看来,出现短期相对幅度比较大的回调,做趋势投资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选择离场,但只有对公司有深刻理解且坚定的投资者才会选择坚守,短期看波动很大,三五年看不过是沧海一粟。
“投资是个长期的事情,不宜把‘马拉松当作‘百米赛跑。”富国基金表示,2021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很多投资者都颇感焦虑、追涨杀跌。但从目前看,资本市场是在春天,公募行业也还是少年。只有长期投资,才能减少市场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