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时珍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为我国农村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弘扬文化主旋律,着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探索出符合各个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传统文化;理论基础;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
人们对农村文化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存在着千差万别的论述,但总体上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上来理解的。狭义上农村文化建设是指各种农村开展的文化活动。广义上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包括各种软硬件文化设施在内的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的总称。本论文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指以农村文化设施和场所、农村文化产品、农村文化队伍以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来进行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
放眼中国历史,我国重视文化建设的理论由来已久,春秋战国老子的“修之与乡,其德乃长”,孔子的“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也”,孟子的“死无出乡,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种种论述都说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在近代,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和民生思想也表明他对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极大关注。20世纪后期,梁漱溟和晏阳初积极开展和大力宣传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提出要实现“乡村文明”和“乡村都市化”。晏阳初毕生都致力于“乡村改造”和“平民教育”,并为了这个目标进行了大量实践活动,他们都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马克思认為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他认为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始终是主体,我们既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列宁也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他这样论述:“我们面前摆着两个划时代的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改造我们原封不动的从旧时代接受下来的简直毫无用处的国家机关......第二个任务就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这说明他将农村文化建设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3、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思想,为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农村文化建设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落实各项文化政策。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出路探索
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农村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总体上明确制定出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作出具体部署,着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探索出符合各个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指方针和具体的工作思路,才能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文化建设当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要有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要将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农村的文化建设。其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这是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让农民广泛的认识、认可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的过程是农村文化建设实践的成果,也将有助于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塑造人们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奋勇向前、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最后,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有利于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总之,农村文化建设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相结合。
2、弘扬文化主旋律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文化反映着当地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是充满原生态特征的最初表现形式。农村文化建设要把握主旋律,要摒弃那些落后的、愚昧的文化,提倡先进的、科学的文化,要在主旋律的引导下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目前我国农民的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观念、团结互助精神比较淡化,还没有真正走出传统小农思想,一些传统的不良风气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来陶冶情操、传授知识、启迪思想、鼓舞精神,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3、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文化生命力之所在。无论是从农民自身角度还是文化服务白日提供者角度来讲,创新都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思路。在农村进行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模仿,只有创新才能显示出生命力和活力,才能吸引群众,团结群众,增强农民群众凝聚力。农民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打破传统文化观念的有效路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本身,但可以改变农民群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而改变了农民群众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二)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使农村文化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1、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在于重点培养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对新型农民的培养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市场眼光和致富的本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使他们具有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以适应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局面;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营造科学文明的乡风。因此,如何培养出一大批新型农民,实现少数富裕到共同富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培育新型农民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加强农村青少年基础文化教育;第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建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素质。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制约农村文化开展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地方财政资金不足,这就迫切的需要基层政府拓宽融资渠道,采取自身和外界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确保农村文化事业的开展。基层政府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要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另外,从外界来看,基层政府要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社会资金是弹性比较大的资金,这方面的前景十分广阔,要靠各地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探索。由于社会资金往往是基于扩大知名度、树立新形象的目的而投身于公益事业,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针对社会资金的需求偏好,广泛创造各类可行形式,以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广泛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
3、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农村文化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农村文化要想发展要繁荣,就离不开一支专业的农村文化队伍。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总数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所以要想在农村建设一支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开拓和进取的农村文化队伍是极其艰难而且十分重要的,拥有和建立一支数量巨大、素质较高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农村的各项工作和文化活动才能有效地展开。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队伍。
第二,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对农民文化骨干的培训,组织他们到大专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到文化中心讲课等方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第三,拓宽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引进渠道。全面实施农村文化工作者公开招聘制度,面向社会广泛招聘文化专业人才,通过一系列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实现整体提升农村公共文化队伍素质的目标。
4、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培养健康的文化市场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市场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营主体数量规模和利润率均超过了城市,但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却明显滞后。全国县级文化市场管理队伍明显薄弱,许多乡镇甚至根本没有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队伍,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实际上是空白,不良的文化市场由此形成。而不良的文化市场显然是农村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当前要确实加强县、乡镇及行政村的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坚决、及时打击、取缔农村集市上色情表演、色情、暴力影视书籍、赌博以及网吧、游戏室的违规经营等不良行为。对于封建迷信、邪教活动、人情往来中的攀比活动以及虐待老人行为等不良社会风气,政府也应加强科学普及、弘扬正气、典型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关注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农村文化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不断落实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本论文主要研究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成因以及出路探索等,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荀雪霞.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2).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硕,王越芬.浅析农村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
[4]王剛.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5]张继涛,李卫婷.新农村文化建设上体辨析[M].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