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互文性解读

2013-04-29 02:16王阳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互文融通

王阳

【摘 要】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戏剧,而莎士比亚则是西方戏剧的代表。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戏剧形式得到了互文性的解读。虽然京剧与莎剧在融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大多数观众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这不仅是戏剧之间的借鉴与创新,更是中西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京剧;莎士比亚戏剧;中西方文化;融通;互文

一、前言

现阶段,在我国的京剧舞台上,总共有六部戏剧史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李尔王》等都曾被改变为京剧。莎士比亚剧一直都是西方戏剧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成就,当其余中国的传统京剧结合在一起时,绽放出了全新的火花,得到了多数中西方观众的喜爱。让莎士比亚在变异、融通中走下神殿,进入普通中国观众特别是京剧观众的视野,使莎剧和京剧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演出中显示出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的生命力,让京剧观众在他们所喜闻乐见和熟悉的外在形式中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精髓,架设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是许多京剧莎剧改编者的初衷之一。

二、互文与互文化的京剧莎剧

2.1变异与融通之间的互文基础

京剧改编莎剧具有互文与互文化的特征,即莎剧中国化和京剧莎剧化(前者易发挥民族特征与戏曲本体,后者更接近莎翁原貌)。实践证明,在不同方法的指导下,两种演出方式都产生了大批精彩演出,为今天继续这项工作提供了许许多多或成功、或失误,以至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也为我们从理论上梳理京剧与莎剧的互文提供了实践的支持。不过占主流的成功改编也告诉我们,互文的京剧莎剧是有相当张力的。我们认为不但“文学作品总是在和它自己的历史进行对话”,而且也要与现实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作品进行对话。有鉴于此,京剧莎剧的导演多次谈道,改编之所以能够得到认同,是因为莎剧和戏曲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如莎剧是诗的灵魂,戏曲也是诗的结晶;莎剧尽管属于西方戏剧艺术的范畴,究其根本它属于“真”的范畴,但它与京剧都蕴含了“写意”的艺术风格;遵循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演剧体系;两者都是以人为本,展示人性,以真善美的审美追求为目标。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即使有上述相同之处,改编也不等于两种艺术的简单叠加。所以,要想让京剧与莎剧进行融合与互文,就要解决两者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语境以及表现特点等。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悲剧,所表现的都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与人性的挣扎。当这种悲情的莎士比亚戏剧与苦情的中国京剧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2.2着重于对人文主义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目前,进行莎士比亞剧改变成中国传统京剧的改编者都比较偏爱于悲剧,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京剧表现形式完全去可以将莎士比亚悲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很好的诠释。而且,通过之前的实践,我们也充分的肯定了这一点。“一种异国文化能否在当代中国寻觅到知音,最终决定于有没有寻找到超越时代和国界,而又特别为我们今天所需要和认同的人类文明智慧和精神素质。而莎剧之所以拥有恒久的生命力,在于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可以从中找到其中根植于人性的内在精神需求,并获得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的某种感应。”京剧《奥赛罗》力图揭示奥赛罗坚强、光明磊落而不轻信的特征,苔斯德梦娜温柔、刚毅等性格特征。莎剧的出发点就是戏剧应该反映真实、力求自然、合乎分寸。西方戏剧的审美标准之一,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该剧的导演认为,真实使莎士比亚特别重视戏剧分寸感,而想像则是戏剧诗人在实现这一目的过程中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义务,而导演将这两者有机结合既可以发扬两者之长,也在思想深度与感情强度方面作足了文章,从而导演出有声有色的戏剧来。不过这种互文的方式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却是间接的;有的来自于生活,有的来自于想像。“互文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文学与原始模型或已有原型所保持的关系”,通过这种互文式关系,在哲学、美学、表演层面上莎剧和京剧的有机融合既拥有了思想的魅力也具有艺术想像的根据,故而其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诠释;中国观众也在其中感受到了“人性”的诠释与伦理教化色彩。所以,扮演奥赛罗的演员马永安读完《奥赛罗》剧本后认定:/这是给我写的花脸戏!尽可将京剧的唱、念、做、打,表现大将军如浪潮般的矛盾心理。0他扮饰的奥赛罗令人信服,较充分自如地运用了京剧的表演技巧,塑造了一个黑人悲剧英雄形象。编导者充分挖掘出原剧本中蕴含的深层结构,寻找到了适合中国戏曲表现的莎剧的精神内蕴。毫无疑问京剧莎剧与原始模型的莎剧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在中国京剧舞台上从来就不缺乏帝王将相,用京剧改编的莎剧包括《李尔王》正发挥了京剧的长处。但是,改编者面临的仍然还是阐释原剧思想、人文主义精神与京剧表演形式如何融合的问题。互文的《歧王梦》根据莎剧悲喜剧因素交融的特点,在改编时既忠实于原作,又不拘泥于原作。尚长荣扮演的歧王前期着重表现他是一个政治疯子的形象,后期着重表现经过苦难煎熬人性的复归,与人民思想感情合二为一的精神状态。在表现喜怒哀乐情绪时,采用得意狂妄的笑声、受气压抑的怒笑、心理变态的疯笑和幻灭之笑,用京剧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加深了观众对人物内心的理解。《歧王梦》力求实现悲剧的矛盾双方都有同样的悲剧性,而且在冲突中的每一个人和每种力量同样都有较高权利或努力实现较高悲剧性的职责,那么京剧莎剧人文主义的理想与艺术形式下的情感抒发就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微观上实现了互文,在宏观上实现了互文化,即表现人类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京剧与莎士比亚剧的互文与互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二者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还能让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深入。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西方观众都可以从这种全新的戏剧表现形式中得到全新的体验。首先,中国观众在欣赏京剧莎剧的过程中,可以在感受那种摆脱束缚,对抗黑暗所带来心灵震撼的同时对莎士比亚以及西方文化产生全新的认识;其次,就是西方观众可以在欣赏熟悉剧情被全新戏剧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同时感受到东方戏剧以及东方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中国戏剧莎剧与莎剧现代化[J].闽江学院学报,2006(1):17-19.

[2]叶庄新.莎士比亚悲剧点燃的悲剧激情——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及创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3-45.

[3]陈尹晴.简析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戏剧[J].科技资讯,2006(12):16-18.

[4]李伟民.从主题到音舞的互文——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京剧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36-38.

猜你喜欢
中西方文化互文融通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方山水画风的审美差异浅析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Culture time板块内容的思考与探索
由禁忌语探索中西文化异同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