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怀宇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三大课程理念,对指导生物教学实践与探索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中对探究性学习的倡导、生物教学教法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了解学生 协调探究主体
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教学班进行合理分组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特长爱好、行为规范、意志情感和家庭居住地点等方面的基础上,以自愿为原则,并综合考虑组内成员均衡、自主、合作地发展需要,将学生分成了5至6人小组,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分组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教学操作,而是生物教学新理念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特色、使生物教学走向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所必须的关键步骤。所以科学探究教学的准备应该是从每一个生物教师开始的,而教学中科学探究理念的渗透是每一位生物教师的进行新课改的第一步。
二.改革课堂结构 落实实践探究
2.1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急于代替学生得出具体结论,在整理材料,探究事实时,对学生限制多,放手少,使学生难于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熄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阻塞了学生的创新道路。因而,在探究活动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意见,把收集的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出来,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发表错误意见,通过探究性研讨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推理、概括等能力,使他们获得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多角度的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品质.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教学中,其实验结论是比较容易得出的,但本节课的落脚点在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因此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要求学生自己去捕捉鼠妇,通过捕捉鼠妇让学生体会到鼠妇的生活环境。为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制定实验计划中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能否出现多个变量、如何作出假设、如何确定唯一变量,最后让学生们讨论得出:仅能将光照条件设定为变量,而其他条件均相同,才能建立变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在实验中要用多只鼠妇?只用一只做实验行吗?为什么本此实验要统计10次?为什么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通过讨论学生们学会了在实验中如何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为今后的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
2.2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科学素养
新课程重要的理念之一是着眼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将能力的提高放到重要地位来对待。教师要精心为学生准备好一定量的实验材料,还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饶有兴趣地、自主地开展观察、调查、实验,获得实事和证据,并合理地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走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道路。
在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设计探究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一般可先提出启发性问题,从验证实验入手,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师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下学生的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
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如何设计实验,开展探究活动过程和弄清萌发各种条件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很多条件,认为都可以影响种子的萌发,然后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找出本次实验要探究的条件,并将本实验所探究的影响种子萌发的多种环境因素,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因素,并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在讨论“温度”这一条件时,学生们有的说一份实验装置放在室温条件下,一份放在冰箱内;有的说一份放在室温下,一份放在高温条件下。这时学生提出能否针对“温度”这一条件设计多种实验进行对照?同时提醒学生一组对照实验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讨论“空气”这个条件时,我们让学生思考如何排出容器内的空气,他们想出了很多方法:用抽气机将容器内的空气抽空;在容器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再密封容器;在装好种子的容器里点燃一段小木条,木条熄灭说明容器内氧气耗尽等等,有的可行,有的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同时提出谁能想出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引导同学们利用我们在生活中制作泡菜时用水封法隔绝空气的生活经验,最后终于决定将种子浸没在水中就可以隔绝空气达到实验要求。学生在进一步探究中主动习得生物学知识,形成理性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提高了科学素养。
三.调动探究热情 关注意志能力发展
在探究实践中我们也要十分注重学生情感、意志、能力形成过程。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无拘无束,思维的列车在飞速驰骋,智慧的火花在不停地闪烁,所获得的知识是他们自己对事实材料分析综合后,归纳概括出来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就是这样在思维活动中培养出来。例如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活动中,强调学生亲自测量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并要求各小组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在测量中同学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有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找测量的地方,有的同学冒雨坚持完成测量任务,有的同学前一天测量了雨天的空气湿度,第二天发现天晴了,又测量了晴天的空气湿度,有的同学发现一次测量不够准就多次测量,想方设法地完成各项实验测试任务,对探究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学生意志与情感的健康发展。
新课改下的生物课,知识面更广,内容更丰富,教学方式也应更灵活多样,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的理念却始终不会变,只要我们想方设法把课上得有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突破课本的约束,走向课外的广阔天地,涉猎更广博的知识,就能使他们的思维向学问的苍穹进发,焕发出闪烁的智慧光芒,迸射出创新的火花。这样就实现了生物新课改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