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师角色

2013-04-29 00:58黄爱圣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教师角色学生

摘 要: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出,学习不是“发明”的,而是“发现”的。在知识建构中,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提供“支架式”的教学,从传统的灌输者走出来,发挥引导者和参与者等的角色。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学生;教师角色

一、引言

社会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里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 也是建构主义最重要的奠基人。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深深地扎根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倡导的建构性认识论指导着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和行动。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知识,包括心理学的知识,是一种社会建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明”出来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发现”的。知识和知识的对象或知识所指涉的事物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更不是“反映和被反映”“表征和被表征”的关系。“我们关于世界的叙述同那个世界并没有必然联系。”(H.Stam 1998: 196)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总是以已有的概念、范畴、语言、话语作用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

二、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通过与有知识的人交流互动并经过模仿、训练,最后达到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者应在社會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作用,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四、关于“支架式”教学与教师的角色

支架式教学模式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了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作为基础知识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基本知识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或基本环节可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①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必要的工具。(教师作为组织者和资源提供者。)

②搭建支架,引导探索: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的阶段。(教师作为引导者。)

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教师作为帮助者。)

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对话等活动。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作为参与者。)

⑤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是反馈原则的重要体现。(教师作为评价者。)

由此可见,支架式教学模式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英语情境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模式是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的集中体现,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从“搭脚手架”到“独立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每一个步骤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的传统角色主要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一切活动是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传统教学观念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记忆上。

但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注意:第一, 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是良好的“纠错”者。重要的是引导学习者的思维,让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是合作者,教师应当提供支架(合适的情境),指导互动。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教师是合作者,同时也是学习伙伴和学习顾问。

第三,教师应当创造合作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机会。因此,合作型学习是必要的。

第四,教师应当观察每个学生,发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便进行合适的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竖起学习的信心,能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建构。

因此,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将发生很大改观:学生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平等对话和交往的机会,这样,学习的机会更多,收获也会更大。

六、结语

教师是知识建构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一个对学生学习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所以,教师应积极更新理念,同时老师应该常对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学习的关键方法。因为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主动、敏锐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及时进行反思, 是挖掘为学生而学、因学生而学、向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文等主编.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刘晓峰.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教师角色定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3] 马秀芳,李克东.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4.

[4] 王俊菊,朱耀云.师生关系情境中的教师学习—基于叙事日志的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5]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

[6]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

作者简介:

黄爱圣,女,福建福鼎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教师角色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写的话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