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之我见

2013-04-29 23:52任英武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公开课新课程改革

任英武

摘 要:“公开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理应成为提高教學质量、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许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笔者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四大误区。

关键词:公开课;误区;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理应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但是,有的学校、有的老师做了一些有悖于“公开课”意义的手脚,下面列举几种:

1、奢华的“公开课”:有些学校,为了本校之声誉,或者确切地说,为了领导之光彩,在开展教改活动时,兴师动众,形成了以主讲教师为轴心的强大的网状集体,组成阵容庞大的备课团。

2、失真的“公开课”:有些授课教师,为了自己的面子大做文章。比如,把公开课所要传授的内容,以预习、练习等形式暗暗地告诉学生们,甚至连提问的题目及答案一字不漏的事先通知下去,而到上公开课时,则机械地按“计”行事。还有的公开课就好比是一出演练精当的好戏。编剧、导演、演员齐上阵,教师当仁不让充当主角,根据教师的安排,学生或扮演配角或充当道具。

3、高手段的“公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凭借其生动活泼、知识信息涵盖量大、可以大大扩充学生视野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众多教师课堂里的“宠儿”。是否所有的课都一定要制作课件、不用课件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吗?众所周知,课件都是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事先预设的,每一个环节的安排都编入执行程序,教师仅仅充当操作键盘的“操作工”角色,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根据教学进展及时灵活地调整、修改教学内容,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完美的“公开课”:有的教师为了证明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观点,在公开课上完美“表演”,把学生都当成了配角,在他们的眼里有且只有的,就是评委。有的课堂不敢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得课堂教学一路凯歌高奏,给人感觉学生上课一听就懂,但是真正做题时却错误不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扮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其后果不堪设想。如何走出公开课的误区呢?下面提出个人肤浅的看法。

首先,端正对公开课的认识。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提倡教师要做到“课课是精品、堂堂优质课”,每天的每一节课都应以公开课的要求来上,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教师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功夫”应在平时。如果不上公开课,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所以在有些教师的公开课上,学生的参与意识差,学生不会讨论。老师不能总是抱怨学生该举手的时候不举手,应该明白的问题不主动回答,要不就埋怨学生太笨等等,从老师自己的身上找问题和不足,主动分析这些问题是谁造成的。课堂上,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高层次的教学效果。

再次,恰当地运用好电教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运用,其巨大的优越性,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接受性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为学生提供视听信息的同时,能够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再先进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的教师忙活了半天只是简单的利用电教媒体展示几道课本上的例题、图表或教师提出需学生回答的问题等,昂贵的电教多媒体只起到低廉的投影器的作用,真有高射炮打蚊子之感。公开课现场,各参赛学校象是在自我展示,又象是相互攀比。你用录音机,我用放相机,你使幻灯投影器,我使液晶投影仪,你搬来计算机,我拿来笔记本……课堂上,有的教师一味地依靠电教媒体,对一些该讲的教学内容不讲,却用电教媒体显示,该分析的过程不分析,用电教媒体演示……有些课件的制作水准太差,缺乏艺术性和科学性,展示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距,展示的画面在屏幕上匆匆而过,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得不到真正的调动和发挥,教学效果也很差。一节课下来,教师没有板书,其语言也是以引导学生看屏幕画面为主,真正的教师主导作用没有了。板书是教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而实施的教学行为,它具有揭示问题的层次性和条理性,规范和科学的板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最后,建立新的“公开课”评价体系。要充分发挥公开课的功能,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必须制定一个体现课改理念,求真务实又便于操作的评课标准。现在普遍实行的评课标准,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来制定,然后再进行细化和量化(不少教师把这种面面俱到又难以操作的标准斥为“急功近利”的产物)。这些繁琐的标准,严格地规范着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束缚了教师的思想,实际上也是导致公开课失真的一个重要诱因。本人以为公开课应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1.求真:公开课应讲究自然、崇尚真实,不试讲,不搞集体备课,不搞花架子。2.求实:注重学情,讲求实效。把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作为评价要素,同时应关注教师是否做到“低投入、高产出”。3.创新:一节好的课,不但应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而且必须体现某些创新尝试,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4.搞活:整个教学活动活而有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善于把课堂的偶发事件或意外情境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以教学的创造性引发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每一名教师抱着良好的心态,那么,开设公开课的教师就会放下包袱、心无旁骛,从容地解读教材、预设细节,在备课阶段的集体研讨中平静地接受来自同伴的教学建议,进而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上出自己的风采,而观课者、每一位评课的教师(包括教研员)也才能以宽容的态度尊重执教者对教学方案选择的权利,才能评得轻松、评得民主、评得和谐——深深植根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土壤上的公开课只要还其应有和本来的面目,就能真正为我们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位参与者所欣然接受,就会由衷地受到执教者、观课者的欢迎,真正地成为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如此,让真正的“公开课”走进“寻常百姓家”,“公开课”的真谛也就为我们大家所掌握和应用了。

参考文献

1、如此“奢华”的公开课该休矣 《教书育人》2007年10期 董文学

2、一堂公开课浅谈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2008年

3、关于“公开课”的一些看法《教育文汇》2005年11期

4、公开课还是表演课 《光明日报》2007年 王瑟

5、让虚假的“完美”远离公开课《中国体育报》2007年

6、《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第3期8页 44-51页

7、学校“公开课”不是“表演课”《成才之路》2008年16期

8、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班主任》2007年10期

9、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3期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公开课新课程改革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专业成长,做快乐教师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