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萍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中适时、恰当地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相互交流情感,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就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引入课题时开展合作学习、答案不唯一时组织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实验操作中的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等方面谈谈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学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构建学习化的社会打下基础”将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离开合作,而恰当地选择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一、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时候的合作都只是老师的命令,学生的被动完成任务而已。所以学习时没有积极性。我十分注重这方面的适度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并有序渗透合作学习的本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的合作既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又要善于总结、归纳,深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克服困难,获得体验;又要体现团队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认知水平上、操作能力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其他人员思维及个性的闪光点,从而开拓和诱发自己的思维,实现自我的完善。
二、引入课题时开展合作学习
在学习三年级《植物的叶》时,我看着学生带来的树叶,引导学生“如果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把你们的树叶放在一起,你是否会有新的发现?”话没说完,前后四个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凑到一块儿讨论起来。学生甲说“我们小组共有32片树叶,来自8种不同的树。”学生乙说“我们的树叶又多又不一样,它们的颜色有黄的、绿的、红的、紫红的等好多种呢!”学生丙说“我们有四片树叶像扇子,还有9片像手掌,这种树叶数量最多了。”……由于各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有差异,因此对物体的特性认识就有不同,所采取的分辨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样,但大家在一起讨论后就可以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三、答案不唯一时组织合作学习
我在教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我们的身体分几个部分,学生没有说出有四个部分,有说五个部分,有说六个部分,有说七个部分等各不相同的答案,这是正常的,因为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于是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我想通过大家的讨论后,是能达成共识的,而我要做的是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说出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不再是过去的强调学生准确地掌握人的身体共分成哪几个组成部分就完事。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成员之间各抒己见,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四、探究过程中的合作学习
《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中要有许多的实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先让学生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方案讨论。我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当引导、启发,对于与众不同的方法给予鼓励。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上述纸张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分别用摩擦、搓揉、指弹、撕等方法使纸发出声音。一杯水倒在地上会发出声音;向笔帽中吹气会有声音;笔帽扔在地上会有声音;拨动橡皮筋会有声音;用手摸着喉头,然后发出声音,这时手指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击打音叉,把发生的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有什么感觉。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小组的合作实验交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出声音。在小组内学生共同合作,加强了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通过教师的传递,使得思想交流面扩大,引起学生对知识点的共鸣。
五、实验操作中的合作学习
有许多的实验需要分工和合作才能完成的,在探究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一定任务。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一个共同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了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他们会更加重视合作的结果。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时,分成若干小组实验,其中一个小组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同学在认真研究材料的导电性,两个同学动手连接小电路,另一个同学拿着笔在旁边认真地看,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还适时地在旁边拿出各种所需的材料。电路检测器连接完毕了,一检验发现小灯泡不亮,于是四个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出现在哪里,一起动手试验。我想这是科学课中最让人欣喜的情景了,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享受收获的喜悦。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局面。
六、将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课程的开放性”,指出科学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要让学生的科学教室延伸得远远的,走出教室的局限。科学课外的合作学习应以课堂探究为前奏,要把课内课外当作完整的课来通盘考虑,重视课内外的协调发展、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利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增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实验证明,在小学科学课中适时、恰当地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相互交流情感,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只要我们把合作学习运用得当,合理调控,就能为同学们搭建一个轻松活泼和愉快的学习舞台,让每个同学都能展现自己的各种才能,让合作学习成为永远的时尚理念。
(作者单位 浙江省龙游小南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