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汉语中,疑问句可以分为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和是非问。不同形式的疑问句,疑问焦点的安排也不一样。一般说来,疑问句的焦点可通过答语形式而得到确认,因为答语总是针对句子焦点进行回答。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先分别举例说明各种形式的疑问句的焦点,然后从信息结构和功能类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目的是想通过对疑问句的研究,探讨对外汉语课堂提问多样化的策略。
关键词:疑问句 焦点 提问
一、引言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作为一种灵活而古老的教学方式,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生词的讲练、课文的处理还是语言点的操练,都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通过问答的形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疑问句的主要功能是探询未知世界,获取信息。信息可分为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已知信息是指发话人主观上认为受话人已经知道的信息,未知信息是指发话人主观上认为受话人尚未知道的信息。焦点(focus)是指未知信息中着重说明的部分或者发话人有意强调的部分。“焦点”在本质上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属于语用平面。
焦点本来是光学上的术语,现在已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言语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句子包含着很多信息,既有句内的,也有句外的,而且发话人对各种信息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信息是着意强调说明的部分,有的信息是为受话人理解这着意强调说明的部分作铺垫的,前者称作焦点,后者称作背景(back-ground)。焦点与背景既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句中的焦点成分总是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研究语言运用过程中的焦点及焦点表达形式,对于人们正确地运用语言、理解语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这样的研究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帮助的。“提问”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理解功能、练习功能。
二、不同形式的疑问句的疑问焦点
疑问句的形式不同,则疑问焦点也不同。疑问句可分为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和是非问,不同形式的疑问句,疑问焦点的安排也不一样。
(一)特指问句的焦点
特指问句是用“谁”“什么”“怎么”“哪儿”“几”一类疑问词来表示疑问点。这些疑问词所指的内容是问话人想要知道的新信息,也是问话人希望听话人给予回答的部分。因此它是疑问句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成为特指疑问句的焦点。对特指问句的回答是针对疑问词进行的。例如:
(1)西双版纳在哪儿?——在云南省南部。
(2)西双版纳有什么?——那里有大面积的热带森林。
(3)泼水节在什么时候?——每年四月初。
(4)谁去过云南?——我(去过)。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量使用这样的疑问句向学生提问。本文所选例句出自《汉语会话课本(一年级下册)》第一课《云南归来》。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例(1)至例(3)这三个疑问句的答案在课文里,学生通过预习和阅读课文可以出答案,这个答案为教师已知。教师设计这样的疑问句进行提问,可以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了课文,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关注课文涉及的相关信息。学生用汉语回答教师的提问,必然使用相关的语法和词汇,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很好训练。例(4)问的内容不在课文中,教师也不会预先知道答案,需要教师通过提问学生而获得答案。特指问句可以由问课文的内容而转向提问学生自身的内容。这样的提问具有真实的交际性,师问生答的互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话轮,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很好的练习。特指问句焦点突出、明确,答案具体,便于学生思考、回答。同时,由课文的内容过渡到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自身的内容,过渡也比较自然。
(二)正反问句的焦点
正反问句一般采用“X不/没X”的正反并列形式,“X”可以由动词、助动词、形容词充当。这种疑问句是问话人提出正反两种情况,让听话人选取一种给予回答,答语要针对“X不/没X”。因此,“X不/没X”是这种疑问句的焦点。例如:
(5)西双版纳是不是位于云南省南部?——是。
(6)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大不大?——大。
(7)你有没有去过西双版纳?——去过。/没去过。
(8)你知道不知道泼水节?——知道。/不知道。
这类疑问句的答语只需从正反两种情况中选择一种即可,比较简单。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类疑问句进行提问,如果是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与特指问句锁定相关信息的特点相比,正反问句还有进行再次确认的作用。教师可以使用在特指问句之后。如果没有特指问句的提问,而单纯地使用正反问句提问的话,由于答案相对容易,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是非问句的焦点
是非问句是由相应的陈述句换上疑问语气转换而来的。也就是说,是非问句与陈述句具有相同的句法形式。如果疑问句中没有对比重音或焦点标记,那么疑问句的焦点一般落在句末的实词语上,与自然焦点一致。例如:
(9)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吗?——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
(10)汉斯刚从云南回来吗?——汉斯刚从云南回来。
如果是非问句有对比重音或焦点标记,那么疑问句的焦点要落在对比重音或焦点标记所标记的成分上,是疑问句的对比焦点。例如:
(11)'汉斯刚从云南回来吗?
(12)汉斯'刚从云南回来吗?
(13)汉斯刚从'云南回来吗?
例(11)~(13)的答语可能是一样的:“汉斯刚从云南回来”。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要突出对比焦点,就需要改换疑问形式,或者添加别的提问。如加上强调副词“是”,例(11)可以换为:“是汉斯刚从云南回来吗?”;改变疑问句形式,例(12)可以变为:“汉斯是刚从云南回来还是早就从云南回来了?”;添加别的提问,例(13)可以变为:“汉斯从哪里旅游回来?从云南回来吗?”
(四)选择问句的焦点
选择问句采用“(是)A还是B”这种疑问形式,问话人要求听话人就A或B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回答。如例(12)将是非问句改成选择问句,就突出了对比焦点“刚”:汉斯是刚从云南回来还是早就从云南回来了?
选择问句因为有A、B两个可选项,因此焦点由A、B共同形成。它们都是问句的表达重心,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表示疑问,所以回答时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焦点。上述例句的答语只能是其中的一个。
三、结语
焦点问题是现代汉语语用平面的重要问题,很多学者对比都有过论述。教师如果利用疑问句的焦点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不同形式的提问,在提问中让学生从语义和语用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那么这种提问对学生的帮助将更大、更有效。“传息语法”有关理论认为,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通过问答链来体现,任何一个句子的信息结构都可用具有先后顺序的问句和相应的答句形式加以提取(郭婷婷,2005:2)。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将不同的疑问形式结合使用,在同一种疑问形式中,要考虑不同的疑问焦点。对课文内容,可以设计一系列问句,将其中的信息依次提取,从而使学生充分地练习。
例如:针对“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中泰两国交界处”这样一句课文内容,可以设计如下提问:
什么地方位于云南省南部、中泰两国交界处?
西双版纳位于哪儿?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吗?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还是北部?
西双版纳位于哪两个国家的交界处?
西双版纳位于中泰两国的什么地方?
你的国家位于哪儿?
你的国家位于中泰两国的交界处吗?
你的国家位于什么的交界处?
你的国家位于中国的东边还是西边?南边还是北边?
……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只要稍加变换,就可以从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转变为针对学生自身情况的提问,从而使问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使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提问更加多样、更加有效。
注 释:
①所选例句依据:外国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系列教材《汉语会话课本(一年级下册)》第一课《云南归来》,马新宇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
[1]刘顺.现代汉语的否定焦点和疑问焦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3 月。
[2]尹洪波.现代汉语疑问句焦点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2008,(1).
[3]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5.
[4]王惠.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简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0).
[5]马新宇.外国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系列教材《汉语会话课本(一
年级下册)》第一课《云南归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东文娟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