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广播节目的通俗易懂

2013-04-29 17:14王汝秋
文化产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口语化形象化广播节目

摘 要:广播节目要求通俗易懂,使人们听得懂、记得住。广播节目要实现通俗易懂,重要的是要做到广播语言口语化、形象化和简洁化。首先,书面语言的口语化、成语典故的口语化、数字概数的口语化使节目好说、好听、好懂、好记;其次,语言的形象化,主要采用双音节词汇增加语言的形象;再次,语言的简洁化,主要采用短句、短语等形式使语言更为简洁。

关键词:广播节目;通俗易懂;口语化;形象化;简洁化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85-01

广播电台节目和报刊杂志不一样,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广播节目是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是听觉节目,不是视觉节目。听觉和视觉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广播节目最基本的要求是通俗易懂,一听就明白。

要达到广播节目通俗易懂的目的,首先就要使广播节目中使用的语言达到口语化、形象化、简洁化,这就要求广播语言起码要做到“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达到好说、好听、好懂、好记。下面从广播语言的口语化、形象化、简潔化三个方面,谈谈广播节目的通俗易懂。

一、语言的口语化:

口语是人们在生活中使用频率高、一听就懂的词语。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汉语中很多书面语言都有相应的口语表达形式。因此,在广播节目中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说起来顺嘴、听起来顺耳”的语言。

一是将书面语言口语化。

有些书面语言寓意深刻、简洁精准,在报刊杂志中可以经常使用,而在广播节目中就不一定能够听得懂。广播节目中的语言一闪而过,不再回来,不允许你细细分析琢磨。如果你在那里分析琢磨,下句话就出来了,而且马上就过去。这样容易给人们造成听觉中断,影响收听效果。因此,有些书面语言要改成一听就明白的口语。

如:全部——全都、蓄意——存心、即将——就要、

途经——路过、依然——还是、询问——打听、

部署——安排、所致——造成、至此——这时候、

与其——倒不如、日益——越来越。

在实际稿件中,就应该把这些书面语言转化成口语词汇,让人们一听就懂。

如:“奶类制品全部合格”应改为“奶类制品全都合格”,否则容易让人误解为“全都不合格”。“违章建筑应该四处整改”应该为“违章建筑应该处处(全都)整改”,否则容易被误解为只有四个地方要整改。

二是将成语典故口语化。

在新闻稿件中,使用成语、典故可以增添文采,增加感染力。但是在广播节目里,有些成语、典故就不容易听得懂。如果听不懂,就起不到广播节目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广播节目中使用成语、典故等要特别注意,要使用那些大家耳熟能详、一听就明白的。对于一些生僻、不常用的成语、典故,应尽量转化为大家一听就明白的口语。

如:“噤若寒蝉”可以说成“不敢作声”;“视如寇仇”可以说成“看做仇敌”;典故“周公吐哺”可以说成“礼贤下士”。

当然了,有些成语经常使用,大家都能够耳熟能详的就可以直接使用。如:三心二意、半斤八两、奋不顾身等等。

三是将数字概数口语化。

广播节目中,对数字的表达也非常讲究,优美、形象的数字,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但有些具体、详实的数字也给人们记忆增加了难度。这时,通俗易懂、形象好记的概数,就可以很好地弥补了数字的缺欠。所以,在广播节目中要将这些具体、详实的数字修改为好说好听也好记的口语化的概数。

概数是一个大概数,是一个约数。具体、详实并且精准的数字,可以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这是必须做到的。但是很多具体、详实的数字在广播节目中一闪而过,很难让人们记得住。

如:钢材平均月产量为120670吨,粮食总产达到了50482公斤。

这些数字冗长又不形象,读起来不上口、听起来不入耳,很难让人们记住。想让大家一听就明白,而且能记住,就应该将它们改为口语化的概数。可以将120670吨改为12万吨或12万多吨,将50482公斤改为5万公斤或5万多公斤。这些冗长难记的数字马上变成了十分口语又简单好记的概数,而且这样的改变不影响事物的真实性。

有些数字在新闻事实中,本来就是一个概数、是个约数,人们只想知道“大其概”。如“干部下乡七八天”、“粮食单产八九百斤”、“产品增长了两层多”等等。这些概数通俗易懂、形象直观,听过后一下就记住了。

二、语言的形象化:

语言的形象化是由语言来决定的。汉语言是由单音节向多音节发展的。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单音节词汇向双音节、多音节词汇发展的过程,也是语言向形象化发展的过程。

广播节目适用于口语词汇,而双音节及多音节词汇具备形象化的特征,而且是口语词汇的最佳表现形式,所以广播节目应该多采用双音节和多音节词汇。在我们日常口语中,双音节和多音节词汇具备音素丰富、形象直观、词义明确、好说好听等特点,因此,应该尽量把单音节词汇修改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这样使人们能够听得懂、听得明白,而且记得住。在广播节目中,要把一些常用的单音节词汇改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

如:应——应该、但——但是、为——为了、

因——因为、虽——虽然、已——已经、

并——并且、曾——曾经、自——自从。

单音节词汇说起来好像简单明了,而听起来却生硬呆板、缺少美感,有些还难以理解,甚至造成误解。如:“我虽有空,但不愿外出”应改为“我虽然有空(有时间),但是不愿意外出”;“他曾去过北京”应改为“他曾经去过北京”。

双音节词汇要比单音节词汇好听好懂也好记,但是双音节词汇也有它的不足,特别是口语中有很多“音同义不同”的双音节词汇,听起来一样,词义却不同,容易产生混淆,引起误解。这些“音同义不同”的双音节词汇,看起来一目了然,听起来却不知所云,不知道是哪个词义。

如:期中——期终、全部——全不、纪委——计委、

失礼——施礼、上调——上吊、费劲——费尽、

娇气——骄气、石油——食油、注明——著名、

献演——现眼、水稻——水道、走进——走近。

在广播节目中,如果遇到这些“音同义不同”的词汇时,一定要注意进行修改,或者改为读音不同的词汇,或者用含义相同、相近的词组或短句来代替。

如:全部——全都: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都合格;

食油——食用油:国产食油降价了——国产食用油降價了;

纪委——纪检委:纪委召开年度总结大会——纪检委召开年度总结大会;

注明——标明:注明产品商标——标明产品商标;

著名——(级别)著名:红豆制衣是著名产品——红豆制衣是国家级著名产品。

三、语言的简洁化:

广播节目有着稍纵即逝、一闪而过的特点,这就要求广播语言要简洁化。所以,广播节目应多使用一些一听就明白、结构简单的短句、短语。一句话中所包含的词汇要少、文字要少,这样听起来容易明白。如果一句话所含的词汇过多、文字过长,而且结构复杂,这样听起来费劲,还容易混乱。

如: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王刚于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的季节来到了历史悠久的著名古都西安。

这样的长句,词汇过多、文字过长,而且结构复杂,让人听起来费劲。实际上就是几个字可以表达的一个短句:王刚来到了西安。我们可以把这个很长的一句话,按照要表达的意思分几个短句进行改动,这样不仅层次清楚,而且结构简单,让人们一听就明白。可以改为:在这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的季节里,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王刚来到历史悠久的著名古都西安。

造成句子偏长的原因就是句子的附加成分多、联合成分多,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复杂。这类长句就是主语+定语、谓语+状语、宾语+补语。因此,可以把长句变成几个短句,使句子的结构变得简单,这样就容易听懂了。很多结构复杂、层次多的长句,在报纸、杂志上是能够看得懂的,但是在广播节目中是很难听得懂的。书面语言中的长句子可以看得懂,但是在口语中有些长句子是听不明白的。

如:县食品质量联合检查组在春节前夕对检查出的不合乎卫生标准的面包、蛋糕、袋装奶等20多种、总价值2万多元的变质食品进行了集中销毁。

应该为:春节前夕,县食品质量联合检查组对检查出的不合格食品进行了集中销毁。这些不合乎卫生标准的食品主要是过期变质食品,其中包括面包、蛋糕、袋装奶等20多种、总价值达到2万多元。

总之,广播节目的通俗易懂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除了语言的口语化、形象化、简洁化等,还需要很多方面努力才能实现的。

作者简介:王汝秋,男,1958年12月出生,编辑职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毕业。历任柳河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新闻部、专题部、总编办主任。新闻作品《驻京党小组》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广播奖”一等奖、“吉林新闻奖”一等奖。新闻作品《一位农民的见解》、《攀登者的足迹》、《司机老鹿》等分别荣获“吉林新闻奖”一等奖、吉林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新闻作品《面临高考怎么办》等发表于《人民日报》、《吉林日报》。

猜你喜欢
口语化形象化广播节目
用图象法让问题形象化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数形特征显本质 直观形象化难点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邢非的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研究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