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敏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B
心理危机的含义在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的概念虽不尽相同,总的可以概括为当事人个体遭遇到重大的应激事件,使生活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并导致了心理内环境的平衡失调,产生了极其痛苦的内心体验,常表现出极度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失眠、厌食等,甚至有轻生想法。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指帮助处于危机状态中的人渡过危机,脱离危险、摆脱痛苦,重建自信、恢复心理平衡的方法。
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是通过针对当事人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来稳定当事人情绪避免事态恶化,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重新树立勇气和信心。
大学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晚期成年早期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同时在计划生育国策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大部分成长在父母的过保护环境中,承载着家庭的较高期望,容易造成大学生们耐受挫折的能力不足,自我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在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多处于一个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刺激影响, 严重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
在大学生中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包括:在心理健康测评中提示有心理问题者;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异常者;遭遇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事件者:如车祸、强奸,绑架等;经受着亲人病故,失恋,追求受挫等丧失体验者;新生入学后环境不适应产生的心理应激者;所学专业与理想兴趣的矛盾冲突;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者;性格内向孤僻、经济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者;情绪长期低落且呈抑郁倾向,或经常无明显原因的焦虑者;长期有睡眠障碍并十分痛苦、感情受挫(失恋、单相思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等。
探讨心理危机的发生机制,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应激事件的强度,二是当事人是否存在人格缺陷,三是面对当事人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应激事件的强度是造成心理危机的先决条件;同时当事人是否存在人格缺陷、性别的差异、儿童时期有行为问题、具有神经质倾向、内向性格、有精神障碍或物质滥用的家族史、伴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身体健康状态欠佳等。如果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及时得当,使危机状态下的当事人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能够及时脱离创伤情境,能获得足够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就能帮助当事人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
心理危机的不同处理方式最终可能出现不同的结局:如果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得当,会使当事人成功地渡过危机,变得更加成熟;否则当事人虽然渡过了危机,但却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或者未能渡过危机,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杀;或者危机过后而出现某种精神障碍。危机的结局如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潜力和代偿功能。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愈是健全、适应能力强、可塑性大,愈是有可能顺利的度过危机,导致良好的结局。反之可能导致不好的结局。二是周围人的影响。如果周围人给予及时而有效的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结局可能会好一些。反之,如果没有受到周围人及时而有效的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甚至,有人趁火打劫或落井下石,结局很可能不好。
在大学中为了有效的应对心理危机,应建立健全心理危机的预防体系,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通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心理状况评估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使其最终战胜危机。对学生特别是新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知识的了解,增强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通过电话咨询、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方法等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正确的应对危机的策略与方法。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成长营造健康的氛围,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大学生面对客观上的环境压力:能获取更多信息,寻求外界帮助,提高实际技能,增强自信心。做到遇事不能怨天尤人,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快乐、享受美享受快乐。面对主观上的精神挫折:能够改变价值观念,学会放松,提高应付技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尽可能的开发我们的潜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促进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