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看中国冰壶队亟待解决问题

2013-04-29 00:44:03洪美玲
冰雪运动 2013年2期
关键词:问题

洪美玲

摘要:通过对2012年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赛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女冰壶队虽在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上双双获得冠军,但也暴露出了他们的短板:技术无优势,靠经验在比赛;轻敌与骄傲的心理导致发挥不稳定,出现单局丢大分的低级错误;国内教练水平与国外教练还存在差距;后备人才匮乏、场地稀缺制约冰壶发展;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弊端开始显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中国冰壶队;问题

中图分类号:G86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ˉ3488(2013)02ˉ0048ˉ05

2012年11月18日,2012年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在新西兰的内斯比拉开了帷幕。经过了8天的排兵布阵、激烈角逐,中国男女队在对阵日本队的争夺中双双胜出,成功夺冠,同时他们也拿到了明年3月份世锦赛的参赛资格,距离索契冬奥会又更近了一步。此番出战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中国男女队派出了最强阵容,在循环赛中皆以负一场晋级决赛,决赛阶段采用的是佩寄制,男女队又分别战胜对手,晋级决赛,并最终夺冠。冰壶运动是一项集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为一体的贵族休闲运动,是一种技巧与智慧、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战术性较强的智力型运动项目[1],在比赛中,运动员是在友好、和谐与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比赛,因此,它也被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2]、“冰上高尔夫运动”[3]、“冰上绅士运动”[4]。就冰壶项目特点而言,非常适合中国人的生理结构特点,因此,该项目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却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 但是,纵观此次比赛,我们虽然取得了冠军,但也暴露出运动员发挥不稳定;精神状态虽然在回升,但技术没有优势,更多的是靠经验在比赛;竞赛心理不成熟等诸多制约中国冰壶发展的问题。本次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共有13个队伍参加比赛,其中男队7支,女队6支,分别来自6个国家和1个地区。本次比赛女队采用双循环赛(表1),亦即每队与其他每一个队伍都要进行两场比赛。男队采用单循环赛,前4名进入半决赛,遇到积分相等的,再进行加赛。循环赛中排名第1名对阵排名第4名,第2名对阵第3名,两组胜者进入决赛,输者进入铜牌争夺战。纵观此次比赛,大体可将参赛队技战术特点分为2种类型,一是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擅长弧线打法,讲究竞赛的可观性;另一个是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打法细腻,战术多变。在本次比赛中,中国女队发挥了自身的技、战术水平,与男队一起,又重新夺回太平洋地区第一的称号(表2、3),同时,也拿到了2013年世锦赛的入场券,为进军索契冬奥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纵观比赛名次与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冰壶训练水平明显高于参赛其他国家,中国女队由于柳荫的回归,新赛季队伍早早启动,训练相对较为系统,状态也在稳步回升中,虽然这支队伍技术上没有优势可言,与2009年夺取世锦赛金牌、2010年拿到冬奥会铜牌时的状态无法相比,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在太平洋地区的领军地位。中国男队人才优于女队,队员配合可以达到最佳组合,所以比赛取得胜利是意料之中的事。通过此次比赛,与参赛各队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同场竞技,使我们学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先进的技能,为我国冰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不可小觑的作用。

1技战术水平没有太大优势

冰壶运动是一项智力型、技巧性项目,战术是灵魂,技术是基础[5],良好的技战术水平是取得胜利的关键[6]。随着冰壶运动的发展,女子冰壶也逐渐一改以往的低姿投壶,而全部采用上体正直、高姿势投壶向前滑动,然后在前卫线出手为主的“女子冰壶男性化”的姿势投壶。这种高姿势投壶的最大优点是视野开阔,可以纵观全局和以俯视立体的角度观察大本营各壶的占位,能及时地把握好所有壶的位置点和所要撞击壶的落点和线路[7]。向前滑动的高姿投壶技术其整体的稳定性、平衡性略差,然而其优点远远大于其缺点,这种高姿势投壶技术已被大多数国家的运动员所采用。

通过此次比赛可以看出:我国冰壶运动员已经具备雄厚的专项技术基础,其技术水平已经非常全面、扎实,并能很好的与战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冰壶比赛中,投壶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队的比赛成绩[8],我队的技术虽然在外观和滑行远度上高于各队,但是在滑行稳定性、滑行线、出手动作、旋转及力量控制方面比其他各队却相差无几。另外,擦冰技术也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使滑行中的冰壶减少弧度而使冰壶沿直线滑行,从而可以控制冰壶运行时间、速度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投壶效果,而且擦冰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十分默契,能很好地贯彻战术意图。

此番出战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中国女队派出的是温哥华冬奥会铜牌阵容的原班人马,一垒周妍、二垒岳清爽、三垒柳荫和四垒王冰玉,替补为刘金莉。上赛季缺战的柳荫正式回归,她与队友重新磨合,训练也相对较为系统。但是,其状态与世锦赛夺金时的状态不可同日而语,在本次锦标赛上,她们的技术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他们更多的是利用经验和合理战术,根据实战的要求和整体布局理念灵活运用,有效地控制比赛节奏,为比赛取得胜利打好基础。男队由一垒巴德鑫、二垒臧佳亮、三垒徐晓明、四垒刘锐组成。与女队相比,男队的争夺相对艰难,但是,这几年中国男队经过国际重大赛事的磨练,技战术水平也有较大进步,中国队在循环赛中取得五连胜,最后一轮因技术失误,被澳大利亚队抓住机会,以一分之差惜败澳大利亚。

2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

冰壶比赛不仅是技战术的比拼,同时也是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较量[9],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因素的影响超过对技战术的要求。研究表明:冰壶运动是心理自我对抗较强的项目,运动员要在比赛中稳定地发挥,90%以上依靠运动员的心理状况[6]。它虽然对运动员体能要求不高,但它对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肌肉用力感觉、动作的稳定性和分析、判别都要求较高[9]。作为一支优秀的队伍,要想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胜利,必须具备较高的专项能力而心理控制能力、情绪稳定能力等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这些能力的发挥。在本届锦标赛上,中国男、女队各输一场,其中心理不稳定是主要原因。中国女子冰壶队在第一轮对阵韩国队时,以7:6微弱优势胜出,心理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表4中可以看出,第二轮比赛中,上半场中国队还以3:2领先,由于想赢怕输的思想负担过重,在第6局中,韩国队发挥出色,占位、击打一气呵成,造成中国队的浮躁、心理不稳定等因素,结果被韩国队一举拿到4分,在冰壶比赛中,一局丢4分,是队员在技术上有重大失误或战术有瑕疵,中国队在如此形势下,只能放手一搏,奋力追赶,但韩国队的严防死守,致使中国队输掉了在整个赛事中的唯一一场比赛。

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是经过研究和证明的,胜不骄、败不馁是千古遗训。男队与女队的情况恰恰相反,男子在第1轮循环赛中,前五场比赛轻松取胜,第六场比赛对阵并不强劲的澳大利亚队,中国队员存在明显的轻敌心理,出现放松心态。从表5中可以看出:第5局比赛中,澳大利亚队的占位、击打出色,趁机得到3分。中国队由于出现明显的战术失误,对比赛场面的控制,对待机会壶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比赛进入关键的第十局,澳大利亚人抓住中国队的漏洞再添一分,将中国队绝杀。最终,中国队5:6惜败,无缘六连胜。一名优秀的冰壶运动员要想拥有精湛的投壶技能,除了要进行刻苦的专项训练之外,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比分领先时,不能出现放松心态和骄傲心理;在比分相持时,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抓住一切有利机会,打出好壶;在比分落后时,要坚定信心,不能产生放弃心理[10]。冰壶运动员对选手的心理调控能力达到了较高的要求,就能在比赛中细腻的处理壶,主要表现在需要击打壶时不但求击打成功,对击打后壶体停留的位置控制,还能为同伴创造更好的机会。

3教练员水平制约着冰壶运动发展

在竞技体育领域,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从项目发达的国家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是竞技水平快速提高的捷径之一[11]。众所周知,羽毛球、乒乓球以及举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有的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机会登上国际竞赛舞台,而随着人才的国际化交流,现在可以经常看到中国的运动员或其弟子登上国际最高领奖台,这无疑可以说是人才的有效利用,而未造成人才的浪费。而中国女子冰壶队在这几年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就是高水平外籍教练员所起的作用,她们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冰壶队成立至今,我们的冰壶队是在外籍教练的带领下,于2008年至2010年达到巅峰,但随着丹尼尔的辞教,中国女子冰壶队一直是一蹶不振。男子冰壶队目前还在外籍教练的带领下,成绩比较平稳,逐渐上升,没有大起大落。因此,国内教练员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战术水平,掌握冰壶项目的运动规律,汲取先进的训练、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驾驭比赛的能力[6],与国际间进行交流,并能做到“请进来,走出去”,使用高科技手段,对运动技术从多维角度进行分析,掌握正确的科学训练方法。因此,从冰壶运动的发展来看,需提高国内现有的教练员水平,否则会制约我国冰壶运动的发展。

4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和政府投资、场馆投入等方面有待加强

我国开展冰壶运动只有十几年,总共有冰壶运动员不足200人,加拿大全国共有冰壶运动员达到150万人,相比之下我国冰壶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就拿中国女子冰壶队来说,她们从青少年打到青年,再打到世锦赛,世锦赛也已打了好几个春秋,十几年的赛场磨练,她们已经非常疲累,而后备队员不足导致队员带着疲乏勉强登场,自然不会取得好成绩,遇到特殊原因,主力缺场,比赛将不得不重新调整各垒次队员,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是导致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男队也不例外,多年来,后备人才的匮乏,中国男子冰壶队始终居于世界中流水平。因此,在社会各个层面普及和推广冰壶运功,吸引和吸收广大的冰壶爱好者,从中选取更优秀的人才[12],来提高我国冰壶队有充足的后备队员储备。 冰壶运动是在长44.5 m,宽4.75 m的场地中举行训练和比赛,所需场地较小,一个标准的冰球场地可以改建为6个标准的冰壶场地。在竞技中要运用多种技法、战术,对冰壶运行的弧线、旋转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冰壶运动对场地的平整度、滑度、室温、冰温的要求较高[13]。目前,我国除了北京的怀柔中心有一块正规的冰壶训练、比赛场地外,随着北冰南展的推行,南京和上海因为承接了冰壶赛事,也相继的改建了冰壶馆,但是在比赛过后,有的又恢复成了冰球场地或溜冰场地,致使一些喜欢冰壶的人们也可以观摩或练习。冰壶场地稀缺和后备人才匮乏一样都制约着冰壶发展与普及。

5推进冰壶运动职业化是冰壶运动发展的必经之路

冰壶运动在我国绝对是一个冷门项目,可以说,在2008年以前,除了北方几个城市,没有几个国人知道冰壶是什么东西。但它何以拿到世锦赛冠军呢?这要得益于中国的举国体制,它集举国之力,整合一切社会力量,服务于政府整体目标的实现。在此体制下运动员进行的是专业化训练,国家为运动员提供了最好的训练环境和福利保障,使运动员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运动训练,可以迅速达到金字塔的塔尖。但这种体制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了,塔身和塔座是空的,这个金字塔不牢固,很容易坍塌。因此冰壶要发展,就必须要改革,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也就应运而生了[14]。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中国的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已到了成熟阶段,冰壶运动从它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推动冰壶的职业化改革是一项十分重大的行动[15],只有把冰壶职业化改革深入地推行下去,冰壶自身的发展活力才会焕发,它的多元社会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冰壶的发展与提高以及追赶国际水平才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男女冰壶队在2012年的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上,发挥了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力克群雄,在赛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并分别获得锦标赛的冠军,为中国冰壶队的战绩史上又增添了辉煌的一笔。但是,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中国女队的技战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远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关键壶的处理还有待商榷;在面对强敌时,容易出现紧张心理,而当轻松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又出现骄傲心理,致使战术安排不当,技术发挥不稳定,在单局中出现丢大分的低级错误。中国冰壶队虽然取得了锦标赛的冠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他们面临的问题。国内教练水平与国外教练还有一定的差距;后备人才的匮乏、场地的稀缺都阻碍着冰壶的发展与普及。举国体制在一段时间内使冰壶运动走向塔尖,但其弊端也开始显现。中国冰壶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冰壶要发展,就必然要把它推向市场,走一条职业化发展道路,冰壶的发展才会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 肖国栋.试谈冰壶运动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150-154.

[2] 李淑青.第21届冬奥会中国女子冰壶队与对手比赛的技术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4):37-38.

[3] 杜心,赵宁.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申办成功对我省高校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J].冰雪运动,2005(1):81-82.

[4] 张为,谭伟东,李洪臣.浅谈冰上溜石运动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J].冰雪运动,2001(1):81-82.

[5] 谭伟东,王羽.第14届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女子比赛评述[J].冰雪运动,2004(10):15-19.

[6] 谭伟东,李雪芹,王冰玉.中国女子冰壶项目冲击2010年冬奥会的可能性分析[J].冰雪运动,2007,29(3):35-39,42.

[7] 陈千山,许水生.从2006年太平洋地区青年冰壶锦标赛看中国青少年竞技冰壶发展现状[J].冰雪运动,2006(6):27-28.

[8] 王珂,冯伟.冰壶投壶技术分析[J].冰雪运动,2006(2):39-41.

[9] 朱富生,张为,谭伟东.浅谈冰壶运动员的临赛心理准备[J].冰雪运动,2001(3):41-42.

[10] 郭旭茂.从全国第11届冬运会冰壶比赛看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现状[J].冰雪运动,2008,30(4):53-56.

[11] 吴南斐,蔡玉军,郑松源,等.我国冰壶运动制胜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29-31.

[12] 谭伟东,张金强,张为.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评析[J].冰雪运动,2003(2):47-49.

[13] 谭伟东.浅谈中国冰壶运动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冰雪运动,2003(2):53-55.

[14] 唐炎,卢文云.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相关问题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20-22.

[15] 陈华.中国职业体育制度安排及其改革方向[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1):1-3.

责任编辑:张赢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2:45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