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霞
摘 要: 健康的心理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形,如学生的生理、性别、年龄等特点,启发诱导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活动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而且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做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只有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在体育课上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素质规律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一场激烈精彩的篮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例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学生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外,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我们应注意根据他们的不同年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外,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注意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学生会情绪低落,感到厌倦。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到最佳状态,提高兴趣。
(一)科学锻炼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中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以及传统体育中的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积极学习动作技术,运用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组织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增强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对体育课的兴趣。
四、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这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材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强化教学效果,灵活运用组织方法。
五、结论及建议
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心理特点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黄美蓉.运动技能学习心理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