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应用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2013-04-27 03:23鲜黎
关键词:巩固发现重难点

鲜黎

[摘要]如今多媒体应用已经深入到高中课堂中,在数学课中能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数学 发现 重难点 巩固

叶圣陶老师说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当今的教育不再仅仅是“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模式,多媒体以它崭新的面孔走进课堂,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强大作用。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让多媒体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我们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让教学由抽象到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兼具,形象生动,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多媒体技术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把班级交流、小组讨论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椭圆的标准方程(1)》的情景引入部分,首先给学生展示几组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油罐车,汽车标志,装饰品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然后提问:这些形状的物体是如何造出来的?有何性质,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不如运用多媒体的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例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图像解法一课中,问题1:你们能画出这个二次函数y=x2-x-2的草图吗?启发学生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决定,鼓励学生自已动手画出草图。然后由多媒体展示出电脑所画出的标准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比较。问题2:你们能在抛物线上找出纵坐标y>o的点吗?诱导学生纵坐标取正值的点位于x轴的上方,取负值的点位于x轴的下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时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结果。问题3:纵坐标y>0的那些点所对应的横坐标x取哪些数呢?这时,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出x的取值范围,反问:这难道不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种方法吗?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思想非常重要,在以上一系列的设问、追问和反问中水到渠成地揭开本课的课题,学生恍然大悟。此时教师已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初步领略到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在突出重点方面:在课的重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化。例如在指数函数第一课时中,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后,需要研究性质,让学生分组活动,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三大组,一组从解析式的角度入手(不画图)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电脑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从图象的角度入手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列表利用计算器和坐标网格研究指数函数;很明显借助电脑的不但效率高,而且对函数的性质看的一目了然。

在突破难点方面: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利用单位圆画正弦函数图象,如果不借助多媒体,直接用两种方法作图,不但难度加大,时间也会浪费不少,但是如果通过观察“正弦函数的几何作图法”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由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说出正弦函数的主要性质和图象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点。

四、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便于及时巩固

利用多媒体可以让课堂的反馈及时有效的反馈出来,传统的学生板演受条件限制,不能将问题多方面展示出来,用投影仪可以展示更多的学生作业,进行对比,让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准确应用。

五、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误区

在选择多媒体教学之前,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恰当地追求它的“外在美”,但不能忽视它的“内在美”。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讲究华丽的外表。不能只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而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否则只会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做题。不能只重视课堂的“教”,而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学生上课就会象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老师。使双边的活动更少。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让师生都受益匪浅,如果我们都能辩证的对待它,必能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巩固发现重难点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初中英语词汇复习与巩固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基于新课标, 打造灵动物理课堂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