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兰
(清华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084)
术语“异文”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指称对象。文字学上的“异文”含“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含俗字)”等;版本校勘学上的“异文”,指同一内容在同一版本和不同版本中的语言差异。广义的“异文”还指不同版本、不同引文造成的同一内容在文献记载中的文字差异,如同义词、近义词、异义词等。
我们用于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所指的异文是特指那些不同版本或引文或注解文中的同义异文。不同版本(含原本与修订本)、不同引文(各个不同时代)、注解体释文、文白不同语体用词等造成了同一概念在词汇上的用词差异。因而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词表达,形成大量异文(同义替换关系、新旧成分并存现象)。这些异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词汇新旧历时替换因素、汉语词汇历时演变的轨迹。如:作为一种武器的名称,“矢”和“箭”是一对存在历时更替关系的同义词。刘熙《释名·释兵》:“矢又谓之箭。”《广雅·释器》:“矢,箭也。”徐时仪指出,汉以后,“箭”渐由一种植物的名称演变为一种武器的通称。至唐代,“箭”遂代替了“矢”成为汉语中的基本词。[1]315史光辉指出东汉中期以后的佛经语料等口语中“箭”取代“矢”基本形成。[2]160-167这个线索可以分别从前代注疏材料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如:《淮南子·说林》:“绳之与矢,孰先直也?”高诱注:“矢,箭也。”此为东汉口语注文例证。而在正统的文学语言中,这一过程则缓慢得多,两者并不同步。如《论衡》“矢”与“箭”用例比例为22∶2。直到唐代,在口语性强的本土文献中,“箭”对“矢”的替代才大致完成。唐宋注文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如:《庄子·徐无鬼》:“敏给搏捷矢。”成玄英疏:“矢,箭也。”《文选·陆机长歌行》:“年往迅劲矢。”吕向注:“矢,箭也。”《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如矢。”邢昺疏:“矢,箭也。”说明“箭”已通行于唐宋,则选择它来注释当时已经少用的古词“矢”。
根据不同时期常用词的演变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利用的历时文献类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常用词的古今演变大多属于文白的兴替。它们既从共时平面反映了文白使用的状况,也从历时角度反映了白话词汇替代文言词汇演变概貌。这些材料相对比较多。仅以元明为例,元代有许衡的《大学直解》和《中庸直解》①许衡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著作颇丰,有《小学大义》、《大学要略》、《大学直解》和《中庸直解》、《编年歌括》等,收入《许文正公遗书》或《鲁斋遗书》。《大学直解》和《中庸直解》,这两部书是许衡教育蒙古人子弟期间写成的,以新方式对经典注释。,著名的维吾尔族文学家贯云石的《孝经直解》,明代有张居正的《书经直解》、《四书集注直解》等,这种对经典注释逐字逐句直译的“直解体”新方式,为了解当时口语词汇提供了大量实例。其中使用了大量元明当时白话俗语词,如:阿的、伴当、根脚、勾当、官里、落后、每、名听、身起、体例等等,《诗词曲语辞汇释》、《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宋元语言词典》、《元语言词典》等资料中都已收录并加以解释。同样,在明代,成书于1473年(朝鲜成宗四年,明成化九年)六月的朝鲜汉语口语教材《训世评话》也是文白对照。这种材料充分反映了常用词的历时更替概貌。
如:“穿衣”这一词义从古至今经历了由“衣”、“服”到“著(着)”再到“穿”的演变。“穿”之“穿衣”义至迟出现在唐代中晚期。南宋之后,口语色彩较浓的作品中才得到较多的使用。[3]38元代成为穿戴类常用词。我们可以通过元明文献的文白对照发现这一现象。例如:
(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不识在先圣人制下有法度的衣服不敢穿有。(贯云石《孝经直解·卿大夫章第四》“——”前为文言文,“——”后为白话文,下同。)
(2)孝子之丧亲也……言不文,服美不安。——孝子没了父母时分……言语呵,无文谈;穿好衣服呵,不安稳。(《孝经直解·丧亲章第十八》)
(3)乃衣鹿皮。—— 这剡子穿了鹿皮。(《训世评话》第7则)
(4)衣服至於寝门外。——穿了衣服,到王季寝门外头。(同上,第2则)
(5)娘子身被衰麻。——罗妳妳身穿著麻衣。(同上,第47则)
(6)独毛宝被甲投水中。——这毛宝穿甲投水中。(同上,第28则)
(7)妾上下皆着白衣。——小女穿的上下衣裳都是白色。(同上,第37则)
(8)织成绫罗段匹,与谁服之?——织下绫罗段匹与谁穿?(同上,第19则)
再如,从唐代到元代,表“愤怒”义主导词是“怒”,而“愤、忿、忿怒、愤怒”偶见,且多出现于文言书面语中。明代“怒”仍然主要用作表示“愤怒”意义,但多与副词“大”(“大怒”)组合出现。“恼”、“气”和“生气”在明代这个时期也先后产生并大量应用,搭配成分各有特色。[4]128
“恼”表示“愤怒、生气”义是在明代开始应用,明以后较为普遍。如:
(9)“身有”的“身”字当作“心”字。忿懥是恼怒的意思。恐惧是畏怕的意思。好乐是欢喜的意思。忧患是愁虑的意思。曾子说,经文所言“修身在正其心者”为何?盖恼怒、畏怕、欢喜、愁虑,这四件是人心里发出来的情。人人都有,但当察个道理上。(许衡《大学直解》卷四)
(10)叵耐这两个畜生逃走,今日捉将来,我恼了,如何不凯?(《崔待诏生死冤家》)
(11)归家想想,又恼又闷,又不舍得家财,在土库中自缢而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训世评话》表“恼怒”语义,文言文单音节词主要有“怒”,双音节合成词有“忿怒、忿忿不已”。白话文“恼、恼怒、恼懆、恼起来、气不忿”。这正反映了明初口语的使用面貌。如:
(12)王后知见欺,怒甚。——王后头知道嗊的意思,十分恼起来。(第17则)
(13)祖母怒,令面缚,置之雪树下。——祖娘恼他,把那孙子背绑颩在雪中树下。(第34则)
(14)一日,熊忿怒到兔家,因言曰:“近日吾家多瑞物。”——有一日,老熊气不忿,到兔儿家里说:“这两日我家里有祥瑞的东西。”(第33则)
(15)上极怒曰:……——上位十分恼,变色说:……(第19则)
(16)乌忿忿不已。——老鸦恼的当不得。(第32则)
(17)姑见其影,姑又怒掷镜。——这妈妈也不知自影照镜,又恼懆,颩了那镜子。(第44则)
《训世评话》此类具有兴替关系文言与白话对应的常用词超百组,为研究元明常用词的演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古籍原文与后代的注文或古籍原文与不同时代的注文作比较,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情况。“以今释古”性质的训诂专著暗示我们注文其实反映了注者当时的词汇语义。
1.借助郭璞《山海经注》[5]、《三国志注》、何休《公羊传注》等,可以了解魏晋时期的口语词汇。略举几例。
如:表示额头的词语及其演变,上古及西汉主要用“颡”、“题”,东汉魏晋六朝才多见“额”,郭璞《山海经注》中已透露这一信息。如:
(1)《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郭璞注:“题,额也。”
再如,“穿衣”义动词上古主要有“衣、服、披(被)”。《希麟音义》卷三:“披,又作被,服也,加也,衣也。”“著(着)”在东汉以降才常用为 “穿衣”,唐宋时期跃居为“穿着”类动词的核心词。郭璞《山海经注》中已透露这一信息。如:
再如,“用肩背载物”上古较多使用“负、荷”等。其中“负”从先秦至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①从唐宋开始,“负”承受部位从“用肩背”专注于背;从元明开始,在口语中主导词地位让位于背。荷,先秦之后从“何”演变而来,两汉至南北朝为主导词,且与“负、担”同义竞争。
(3)《公羊传·宣公六年》:“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何休注:“荷,负也。”
2.借助成玄英《庄子注》、颜师古《汉书注》、胡三省《资治通鉴注》等,可以了解唐宋时期的口语词汇。
如:“船”晚于“舟”,原本是一个方言词,东汉以后进入通语较为常见。与“船”形成了同义关系。段玉裁注《说文》“舟”:“古人言舟,汉人言船。”到唐代“船”基本上替换了“舟”。汪维辉对“船、舟”的历时兴替已有论述。[6]77-80关于这一点,唐宋人的注文也提出了很好的线索。如:
(4)《庄子·马蹄》:“泽无舟梁。”成玄英疏:“舟,船也。”
(5)《诗·邶风·谷风》:“方之舟之。”朱熹集注:“舟,船也。”
(6)《资治通鉴·晋纪三》:“方舟百里。”胡三省注:“舟,船也。”
同时,《世说新语》与《晋书》相关内容的异文也说明了这类现象,如:
(7)《世说新语·任诞》:“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8)《晋书·王徽之传》:“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再如,关于“鞋子”的通称,也曾经历了“屦”(先秦两汉)、“履”(汉魏南北朝)、“鞋”(唐宋以后)的历时更替。刘景对“屦、履、鞋”三个词从先秦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进行考察,指出:“鞋”(古代多写作“鞵”),最早出现在西汉《淮南子》,唐以后才排挤了名词“履”(按:“履”主要沿用动词的语义),成为“履”的新通称。在口语文献中如唐代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禅宗文献《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宋代《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中,“鞋”字不断出现。[7]至少在唐代,“鞋”已经进入了口语词汇体系中。而唐代颜师古的注文中已经透露了这一信息。如:
(9)《汉书·卜式传》:“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师古注:“蹻,即今之鞋也。南方谓之蹻。字本作屩,并音居略反。”
又,《急就篇》卷二颜师古注:“屩”曰:“屩,即今之鞋也。”《训世评话》“履屩”与“鞋子”文白对应,说明此时“鞋子”(带“子”缀)已相当口语化了。①《训世评话》中有1例“履屩”与“鞋子”文白对应,另有2例白话文部分随文增译。如:(1)晨夜辇水浆给行旅,兼补履屩,不受其直。——早晚提水来与济行路人觧渴,又做馈他鞋子,不指望价钱。(第60则)(2)遂剪髮跣足——就自手割了头髮,脱了鞋子。(第16则)(3)妾上下皆着白衣,青丝犹未杇(朽)也。——小女穿的上下衣裳都是白色,两脚穿的撒鞋青丝做的,还未杇(朽)了。(第37则)可补充说明该词在宋明之间主导词地位已建立。
再如,“目”本义指眼睛;“眼”,本指眼珠,后引申为眼睛。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末年是“眼”从出现到词义转变直至发展成熟的一个历史阶段。到了魏晋以后,“眼”的用例在文献中也日趋普遍,在小说、民歌、诗文典册中常常可见,南北朝的文人诗里,“眼”的使用频率已明显高于“目”。但是在文言词汇系统中“目”始终与“眼”并存,唐代以后“眼”占主导地位,双音词“眼睛”也用,一直沿用至今。唐代颜师古的注文中已经透露了这一信息。如:
(10)《汉书·李广苏建传》:“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师古注“目视”曰:“以目相视而感动之,今俗所谓眼语者也。”
再如,表“衣袖”这一语义,“袖”、“袂”具有替换关系。徐望驾指出:东汉时期口语中“袖”已开始替换“袂”,魏晋时期这种更替进程加快,南北朝时期仍是潜在的隐性更替过程。至迟至唐代,最终在口语中完成了“袖”对“袂”的替换。[8]唐代颜师古的注文中已经透露了这一信息。如:
(11)《汉书·贾邹枚路传》:“臣窃料之,能历西山,径长乐,抵未央,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师古注:“攘,却也。袂,衣袖。攘袂,犹今人云掉臂耳。”
第一种情况,是后代史书等文献引用前代文献过程中产生的同义异文。如汉代《史记》引用《左传》、唐代《晋书》引用《世说新语》、宋代《册府元龟》征引《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
如:“屨”本义是“鞋”。“履”本义是动词“踏”,引申指“鞋”。“履”和“屨”具有了相同的义位“鞋”。汉代以后“履”逐渐替代了“屦”,《史记》已见端倪。
《史记》引用《左传》中同一内容相关表述过程中文字差异正反映了常用词的历时演变信息。
(1)《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屨,米绝鼓音。”《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射伤郤克,流血至履。”
再如,表“疾病”义和“生病”义上,“疾”和“病”都是同义词。同时,不管是表“疾病”还是表“生病”上古时期主要用“疾”。王彤伟指出:战国中晚期《墨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病”的单用例逐渐增多渐显替代“疾”的趋势。[9]在《史记》中除人名、通假用字以外,“疾”共206见,“病”567见,其中表“疾病、生病”义者,“疾”112次、“病”531次。东汉以后的口语中,在表示“疾病、生病”之义时,已基本不用“疾”而用“病”,“疾”或者作为旧的成分。下面通过《史记》与《左传》的异文②这一部分异文是《史记》基本引用《左传》原文或采用《左传》原意而成。可以看到这一点,如:
(2)《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叔孙昭子求纳其君,无疾而死。”
《史记·鲁周公世家》:“叔孙昭子求内其君,无病而死。”
(3)《左传·隐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寡人弗敢忘。”
(4)《史记·宋微子世家》:“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我死,必立与夷也。”
第二种情况,是一本书经历了多次传写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如同经异译汉译佛经文献,如:《大般涅槃经》有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后世称北本)、慧严三十六卷本(后世称南本),其中南本对北本文字上的修改,主要是作了一些同、近义词间的替换。[10]如:
(1)斯222号《大般涅槃经》卷二三:“犹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罗一诈亲善及六大贼,怖着正道。”“道”,北6424号、斯2148号作“路”。
按:表“供行走的道路”义,常用词“路”大概在唐朝取得主导地位,“道”、“途”退出。
(2)敦煌本《大般涅槃经》斯8519号《大般涅槃经》卷二三:“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至”,斯6043号、敦研108号同,斯2148号、上博80号作“到”。
按:“至”和“到”在魏晋南北朝是一对文白同义词,“至”为古字,“到”为后起字。魏晋以后“到”在口语中占主导,一直至今。
再如,《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现存三个译本:(1)西晋竺法护(286年)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2)姚秦鸠摩罗什(406年)译《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3)隋阇那崛多(601年)与达摩笈多共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可以利用其中同义异文进行历时比较。
(三)同一文献不同时代文本异文
同一文献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修订本,学界用得最多的实例是《老乞大》元明清不同时代的四个版本①《旧本老乞大》(元代);《翻译老乞大》,约刊行于1507—1517年间;《老乞大新释》,刊布于1761年;《重刊老乞大》,刊布于1795年。;《朴通事》明清的两个版本。略举几例说明。如:
1.在表“肚子饿”这一语义,“饥(飢)、饿”有兴替关系,明代以后“饿”才完成替换。四本《老乞大》揭示了这一信息。如:
(1)旧:这早晩黑夜,俺其实饥也,又有几个马。翻:这早晩黑夜,我其实肚里饥了,又有几个马。新:如今已是黑夜了,我们实在肚里饿了,又有几个马要喂。
重:如今已是黑夜,我们实在肚里饿了,又有几个马要喂。
(2)旧:那般者,肚里好生饥也,咱毎去来。
翻:那般着,肚里好生饥了,咱们去来。
新:那么狠好,肚里也饿了,咱们去。
重:那么狠好,肚里也饿了,咱们去。
按:《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汉文部分都只用“饥”,清(《老乞大新释》1761年、《重刊老乞大》1795年)中3个“饥”分别改为“饿”(2例)、“饥饿”(1例)。据此可认为至迟到18世纪中叶替换完成。结合《训世评话》,其白话文部分只用“饿”8例(有2例对应文言之“饥”),且在文言文部分“饿”与“饥”的比重大致相当(4∶5),可见《训世评话》该组常用词在明初口语里已显示了替代现象。如:
(1)喜行方便,见饥者必减食食之。——这般性好,也有方便。见饿的人,减了自己饭与他吃。(第61则)
(2)有一野鸟,饥甚,飞集田头。——一箇野雀儿饿的昏了。(第32则)
(3)禽兽亦皆饿死。——飞禽走兽也都饿死。(第32则)
(4)即径往墓哀鸣,不食而死。——那燕儿一径的飞到那坟墓哀鸣,饿死了。(第16则)
2.在表“给予”义,“与、给”具有兴替关系。李炜指出:清代《红楼梦》正处于“给”对“与”的“词汇更替”阶段。[11]从《红》前80回到《儿女英雄传》,“给”无论作动词、介词还是作弱化动词整体上都呈现出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与”则在整体上都后退萎缩。到了《红》后40回时“与”已全面丧失了与“给”的竞争能力,到了《儿》时“与”已基本上被“给”取代。四本《老乞大》也揭示了至迟18世纪中期北方话替换完成,与《儿女英雄传》反映的比较一致。如:
(1)旧:兀的二两半钞,从恁意与些个。
翻:这的一百个钱,随你意与些个。
新:这一百钱,随你的意思,给些米罢。
重:这一百钱,随你的意思,给些米罢。
(2)旧:粜与俺一顿饭的米,和马草料如何?
翻:粜与我一顿饭的米,和马草料如何?
新:粜些米给我,煮一顿饭吃,并卖些草料给我,喂马如何?
重:粜些米给我,煮一顿饭吃,并卖些草料给我喂马。
3.表示“索要”语义,“索、讨、要”是一组有兴替关系的词。
先秦两汉“索”表示“向别人索取”的用例很少。魏晋南北朝“索”的“索要”义使用广泛,佛经、道藏、小说、诗歌、史书均有用例。魏晋六朝,“讨”产生了一个新的引申义“寻找、讨取、索取”。唐宋至元,“讨”的“索要”义多出现在南方文献里。“索”仍见,但较少。至明代,“讨”和“要”在南北方文献中都常见,在口语中“讨”多于“要”。“索”更少。《训世评话》白话文中“索∶讨∶要”之比为4∶24∶5。至清代,“要”基本成为主导词。四本《老乞大》的异文显示了这一线索:“索”只在《旧》中出现,表“索取、讨价”义,共18例。“讨”在明代本《翻》中首次出现12次,都是对《旧》中“索”改作的结果。“要”也是对《旧》和明代本《翻》的替换,清代两个版本多用“要”了。(《重》有时还会用恢复用“讨”)如:
(1)旧:索几个席子藁荐来。翻:要几个席子藁荐来。
新:要几领席子草荐来。重:要几领席子草荐来。
(2)旧:不争你这般胡索价钱。翻:不要你这般胡讨价钱。
新:不要这样混胡讨谎价。重:不要这样胡讨虚价。
(3)旧:伴当毎,恁底似的休多索。翻:客人们,你不要十分多讨。
新:客人们,你别狠多要罢。重:客人们,你多要也是枉然。
(4)旧:量这些羊,索这般高价钱。翻:量这些羊,讨这般大价钱。
新:你几个羊,就要这些大价钱。重:量这些羊,讨这般大价钱。
“索”只在《旧》中出现,表“索取、讨价”义,共18例。“讨”在明代本《翻》中首次出现12次,都是对《旧》中“索”改作的结果。“要”也是对《旧》和明代本《翻》的替换,清代两个版本多用“要”了。(《重》有时还会用恢复用“讨”)“要”,现代汉语口语中是常用词;“讨”,在吴、闽等方言区有所使用;“索”,只作为语素保留在词中,如“索取”、“索要”。
四个版本《老乞大》此类具有兴替关系的词近百组,这对元明清常用词的演变研究提供了直接资料。
《西游记》在明清间有:世德堂、杨闽斋、清代《古本西游证道书》等刻本,字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删改,清代刻本北方话倾向更为明显。清代车王府鼓词曲本《西游记》与明代小说《西游记》的对勘,反映了清代车王府鼓词曲本的北京官话特点。常用词“嘴”替代“口”、“脸”替代“面”、“脑袋”替代“头”、“天(时间)”替代“日”,如:
(5)你把口张三张儿。(西游记-485)①指《西游记》(长春出版社,2006年1月)第342页。
你把嘴张开我好出去。(车曲西游27-488)②指《清车王府藏曲本》(学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7册第370页。《西游记》分布在第27册、28册。
(6)送出热汤洗面。(西游记-395)
送出洗脸水来。(车曲西游27-443)
(7)又把头往上一顶。(西游记-485)
说着把脑袋往上一顶。(车曲西游27-488)
(8)落下去啊,七八日还不得到底哩。(西游记-273)
栽下去,七八天还到不了底儿呢。(车曲西游27-276)
(9)且等明日,我去亲自刷洗蒸他。(西游记-342)
明天再宰那唐僧。(车曲西游27-370)
(五)同一文献同一时期不同文本异文
仅以清代为例。《红楼梦》版本异文、满汉教科书《清文指要》及其诸改写本异文[12]、汉语教科书《官话指南》南北官话版本异文[13-14],对我们进行清代汉语常用词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红楼梦》版本众多,程甲本(1791年)和程乙本(1792年)两个早期刻本的异文可以利用。据冯其庸(2001),程甲、程乙两种印本仅相隔七十天,乙本改甲本的文字,字数就达19568字,其中前八十回即被删改14376字。刘宝霞逐句调查《红楼梦》前80回的庚辰本、程甲本、程乙本词汇同义异文,找出其中80多组常用词的同义异文,参照同时期满汉教科书《清文指要》和汉语教科书《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的异文以及汉语教科书《官话指南》南北方版本的使用情况,认为庚辰本和程甲本,通语层面、南方话用法多一些;程乙本常用词则偏向北方官话。因而程甲本和程乙本在常用词使用上的区别在于南方官话与北方官话的地域特征的差异。[15]
《清文启蒙》我们目前找到的版本有:A.嘉庆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B.嘉庆二十三年(1818)西安将军署重刻本。C.道光十年(1830)五云堂刻本。D.《语言自迩集谈论篇》(百章),第一版1867年伦敦特纳出版社。E.日本人广部精编《亚细亚言语集(支那语官话部)谈论》,1881。F.日本人福岛九成编《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力水书屋藏版,1892。G.韩国人宋宪奭编著《自习完璧支那语集成》第六编《谈论》34篇,大正十年德兴书林和林家出版部出版底本。其中ABC三版与其DEFG改写本之间存在大量的同义异文现象,表现同一时代常用词的新旧素质,为我们了解清代汉语常用词面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仍以“日”与“天”为例,A本嘉庆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天”代替“日”的用例这大概是我们目前找到的最早信息材料。如:
(1)A.另日特来,坐着说一天的话儿罢。
B.另日再特来,坐着说一整天的话児罢。
C.改日再来,坐着说一日话儿罢。
D.改日再来,咱们坐着说一天的话儿。今儿实在没空儿,告假了!
E.改天我再来,咱们坐着说一天的话儿罢。
(2)A.每日家念话就记得了。
B.每日家念话就记得了。
C.每日家学话就记得了。
D.天天儿看书记话。
E.天天儿看书记话。
F.天天谈今说古。
G.天天儿看书记话。
当然,汉语常用词历时研究需要我们大量利用各时期文献进行大规模的数理统计和数据整理,更需要有充分系统的论证,而异文只是我们常用词研究中辅助的旁证资料。但是丰富多彩的文献异文语料,是我们研究中可以引证的资源,应该多方面综合利用。
[1]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史光辉.常用词“矢”“箭”历时替换考[J].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倩.敦煌变文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4]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5]刘盛举,王盛婷.《山海经》郭璞注释语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3,(6):143-146.
[6]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刘景.试析“屦”、“履”、“鞋”的历时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8):241-242.
[8]徐望驾.常用词“袂/袖”更替演变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6):107-108.
[9]王彤伟.常用词“疾”、“病”的历时替代[J].北方论丛,2005,(2):48-51.
[10]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槃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11]李炜.从《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看给对与的取代[J].兰州大学学报,2002,(4):135-139.
[12]刘曼,张美兰.清代著名的满汉双语教材《清文指要》及其价值[J].海外华文教育,2012,(1):89-93.
[13]张美兰,李 颖.清末汉语介词在南北方官话中的区别特征——以九江书局改写版《官话指南》为例[M]//陈燕、耿振生.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310-332.
[14]张美兰.清末域外汉语官话资料中的同义词及其地域分布[J].汉语史学报(第十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316-324.
[15]刘宝霞.程高本《红楼梦》异文与词汇研究[J].红楼梦学刊,2012,(3):12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