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檀琴,李建权
(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中越来越受重视。当前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是两种:一是外出,包括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实地包括革命圣地(例如延安、西柏坡等)和现代先进地区(例如深圳市、华西村等等);社会实践最常见的是团学系统组织的“三下乡”。二是模拟,就是通过艺术表演形式,再现历史和现实的某种活动和场景。这两种形式的缺点,一是对学生的覆盖面有限。外出考察,参加者一般是学生干部或以某种标准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如果组织大批学生外出,则面临经费问题和安全问题。二是对主题的覆盖面有限。概括起来讲,都是实效性的问题。
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认为,原因包括目的,是“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其中的东西”[1]。目的必然构成事物的内涵和本质,目标和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实效性的目标即是其内涵。而实效性本身即是实践教学的目标。
1.提高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覆盖面。覆盖面即实际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人数在全体学生人数中的比例。提高实效性要求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覆盖面,而理想的状态是覆盖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这一问题是实践教学对主体的覆盖面。
2.提高实践教学对理论问题的覆盖面。理想的状态是覆盖全部问题,即在每个章节和每个基本观点的教学中都渗透和安排实践教学。理论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因此,这一问题也是实践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为了这一目标,应该按照课程体系编制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案。随着经验的积累,可以设计越来越多的主题,直到覆盖所有教学内容。
3.提高实践教学对教学过程的覆盖面。即在教学的全过程引入实践教学。对过程的覆盖必然是对问题的覆盖,区分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是从动态的角度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否则,可以在理论教学全部结束后,另行安排实践教学;但是这样做,理论和实践仍然脱节。为了二者的融合,应该在理论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都设计实践内容。
4.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科学的思想能力,即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精髓,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接受新思想的能力,进行思考或批判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研究实际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既不是不学无术,又不成为书呆子。对学生、对主题、对教学过程的全覆盖,是实践教学自身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思想能力是思政课的总目标,是最终价值。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一般含义是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根据这一定义判断,现有实践教学模式就会被否定。假如到延安参观,从参观中理解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能算改变世界吗?当然不能,顶多是对世界的理解。按照实践的一般含义,这种实践就不是实践,这种实践教学也就不算实践教学。因此,讨论实践教学,必须在给定的范围内重新界定实践的含义。而确定了实践的内涵,也就确定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在实践教学中,实践有特定的含义,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对世界的理解和改变。和狭义的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都包含学习者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躬行”和“亲力亲为”;区别是,狭义的实践特指对世界的改变。用公式表示,狭义的实践是“精神—物质”,教学中实践是“物质—精神”。二者的根本区别是目标不同:狭义实践的目标是改变世界;教学中的实践,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只是手段,目标是理解世界,更确切地说,是对理论的透彻理解。例如,到延安参观革命旧址,不可能亲身参加“大生产”运动,不可能亲自奔赴抗日前线,因此,不属于通常讲的实践,但是符合实践教学的要求。
在实践教学中,实践的本质是和被动的接受相对应,以完全主动的方式理解思想和理论。主动性的体现就是实践,就是通过接触世界,根据自己的体验,理解和改变世界,进而理解理论,提高实践和思维的能力。另外,在社会调查中,实践的对象还包括各种人物的各种记忆;在学生进行的科研活动中,实践的对象还包括以文本为形式的各种材料。因此,实践的要素有二:一是自己的行动,二是接触书本和课堂以外的事物。其中第一点是根本,因为超出书本和课堂是主动性的体现。
正如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实践的内涵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形式。从学生的角度看,实践教学有以下形式。
1.反思生活经验。就是某个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所学的理论。或者说,用所学理论反思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学生是成年人,都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当然偏重于生活。例如80后的大学生从小到大基本亲历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衣食住行的巨变。20世纪80年代初期迅速实现温饱;中期迅速普及“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后期迅速普及“新三大件”(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90年代迅速普及手机、电脑、网络;近年又迅速普及住房和汽车,以及社会保障。这些变化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实际效果。如果学生反思生活经验,完全可以认同乃至得出科学的结论,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2.社会调查。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了解他人直到整个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它的优点是系统性,缺点是旁观性。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在实践方面相互分离,所见所闻不是自身的经验,在本质上有非实践性。参观考察作为社会调查的重要形式,缺点更为明显,就是不可能深入社会。另外,不论在时间或空间的序列上,调查得来的材料或信息都是表象,往往掺杂着假相。一旦孤立于其他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就无任何实质意义。
3.改变世界或改造社会,即利用所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实。例如,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在宿舍、班级、院系和学校以及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利用网络民主蓬勃发展的现实,参与中国民主建设进程。特别在暑期实践中,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论”的知识,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供简单咨询;运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知识,为农村的民主法治、安定和谐出谋划策。
4.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就是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自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思政课是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也是对人的研究,完全可以用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论”课本身就讲个人的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主题是世界精神和历史规律,同样关乎个人的生存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可指导个人生活。
5.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达到对理论观点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是实践的一种形式。具体的方法可以是社会调查,也可以是文本研究,但基本的要求是研究非常具体的问题。例如,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改革,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的建立,包括美国的反垄断改革、罗斯福新政、民权运动,包括欧洲的福利国家、一体化建设,包括日本的和平宪法、解散财阀等内容,就可以深刻理解“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再如,研究俄罗斯、利比亚、埃及等国家激进政治运动的消极后果,就能认同中国为什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所谓思路,是为了提高实效性,实践教学在表现形式上应当具有的规律。
1.实践内容是专门性与生活性的综合。专门性的实践是指围绕主要的理论问题,在经过合理安排和精心加工的地方进行实践。生活性的实践是指学生自然地经历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事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专门性的实践比较典型,但是往往脱离实际,例如到西柏坡考察,教学目的是体会革命胜利的原因,即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传统,但是学生们坐卧于豪华的大巴,飞驰在快捷的公路,浏览一处一处的史迹,就像一页一页地翻过书本,只会感觉好玩,考察的过程里面根本没有什么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专门性的实践掺杂了很多的人为因素,不应该成为独立的实践模式。
生活性的实践比较真实,有时会非常深刻,而且没有组织成本,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2]。这一原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可以说,生活才是实践。就是说,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更有使用价值。因此,从真理性的角度看,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原生态的生活经验。
2.实践场所是基地化和本地化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是社会公认或学校通过一定程序确认的社会组织。实践教学更重要的方向是本地化,即在学校所在地区选择实践场所,甚至选择校园里面或学校周边。例如,仅在生活服务方面,校园中就存在着各种性质的经济形态,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通过对它们的体验和观察,就可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各种经济形态的特点。再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中国现在和将来仍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道理就在我们身边。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科学不会远离自己,如果远离自己,就不会是科学。
3.实践组织是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的综合。集体活动就是由学校安排,由老师指导。自由活动则是在时间和地点上由学生自己安排。集体活动的优点是效率高,管理严密。自由活动的优点是成本低,便于选择主题和深入探究。为了搞好教学管理,可以把两种方式相互渗透,即加强教师的指导,把实践的主题、时间和地点予以限定。
现实比理论包含更多的疑问。拓宽实践教学的形式,必然和现实发生亲密的接触,产生新的问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实现实践教学的价值。
1.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的关系。事物本身是矛盾的,实践教学也是这样,真实的材料同时包含正面和负面两种意义。正因为矛盾,才使事物不断发展,也才使党的理论不断发展。思政课的本质是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以正面的东西为主,但是不能畏惧而蒙住眼睛。科学的态度是在实践教学中主动地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党的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正面的东西让人坚定信念,负面的东西让人渴求改革,这都是思政课的基本精神。可见,正面和负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
2.理解和批判的关系。首先,根本原则是先理解、后批判。理解是前提,思政课的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党的理论。但是不能因此让学生丧失思考能力。思考就是批判和质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是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在教学中引入分析和批判,才能更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温家宝多次强调,要使每个人都要有批判思维,大学之道在于“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其次,要正确理解批判的含义。根据康德的某些用法[3],批判的本意是分析和比较,不是全盘否定,不是推翻和打倒。
要批判,不仅是思想对思想的批判,更是实践对思想的批判。任何思想不可能绝对正确,实践也不可能绝对成功。实践中的失败或不足,本质上都是实践对思想和理论的批判。如没有计划经济的缺陷,就不必重新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解放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教训,就不必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同样,不出现经济片面发展的弊端,就不必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出现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就不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终究要靠实践来说明。如果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脱离实际,培养出的学生就不可能是信仰坚定的人,他们一接触现实中的阴暗面,信仰马上就会动摇。在实践教学中,展示取得的成绩,就可以讲清楚为什么要坚定信念;揭示存在的问题,就可以讲清楚为什么要与时俱进。
[1]亚里斯多德.物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
[2]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2.
[3]康 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