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干预

2013-04-12 05:58王建东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工作

王建东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山西阳泉045000)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最初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弗鲁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被用来描述护理人员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对倦怠的研究延伸到如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助人行业。这种因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提出过度要求,从业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的心理综合症被称之为工作倦怠,其主要标志是身心极度疲惫。

职业倦怠包括三个维度,即情绪耗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其中,情绪耗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和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其特征是个体感到极度疲劳、没有工作热情、缺乏活力;去人性化属于职业倦怠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表现为不把服务对象当“人”看待,对他人冷漠、缺乏同情心等;成就感低落属于职业倦怠在自我评价上的表现,表现出工作成就感降低,对所从事工作产生不胜任感,对工作意义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弱化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表明,教师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之一。[1]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健康,降低教师工作效能,对教育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德沃肯(Dworkin,1987)感叹:“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2]

一、职业倦怠对教师的影响

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麦克古瑞曾说过:“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己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职业倦怠对高校教师的职场心态具有很深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高校教师健康。职业倦怠会严重影响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倦怠高的个体,能量被过度耗尽,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持续的精力不济、极易疲劳,常表现出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肠胃不适、活动力缺乏等生理症状和自尊心减弱、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抑郁、易怒、焦虑、无助感等心理问题,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二)影响高校教师人际关系。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在人际交往上是去个性化,把教育当做一项常规流程,把学生当做流水线上的产品,对他人冷漠,缺乏同情心,易急躁,因此很容易导致人际交往不良,造成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疏离、退缩、摩擦增多,甚至还会把这种冷漠带入家庭,引起家庭不和。

(三)影响高校教师工作成效。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自我评价上是低成就感。职业倦怠高的高校教师自我评价和工作意义评价都较低,对教学工作的信心与热情缺乏,对工作有较强的不胜任感,因此会表现出高的缺勤率,工作投入和参与少,工作马虎绩效差,对教育教学没有耐心,课堂准备不充分,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一些教师因缺乏成就感选择了离职,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尤其资深教师的离职更是教育的损失。

二、加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一)社会期望过高

教师历来就承担着很高的社会期望,被期望成道德、文化和人格三者统一的良好形象整体。近些年来,各种社会变革及教育改革又不断对教师职业注入新的要求;而且,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日益有所分歧。教师不得不时刻面临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高的职业压力与有限的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使教师倍感疲惫,容易出现情绪耗竭,表现出职业倦怠。

(二)组织根源

1.职业压力。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更加注重教师的科研与学术水平,对学术的要求不断提升和细化。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同时,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班级规模急剧膨胀,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大学生素质不断下滑,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日益多样化,学生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棘手,尤其一些高职和三本院校更为突出,这些都直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高校教师每天既要应付学校自上而下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又要应付学生自下而上的挑战,这样的工作状态使教师身心疲惫,工作激情日益消退,从而给他们带来倦怠感。

2.角色压力。在组织方面,角色压力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繁杂且模糊,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普通人又是道德模范,多重身份常常造成角色间冲突,若教师不能调谐这些冲突,角色压力必然随之产生。如果教师对自身各种角色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缺乏清晰的认识和较高的认同,就会造成角色模糊,进而感到对角色无法胜任,由此导致角色压力的加大,促成职业倦怠。

3.自由度与自主权。以往众多的研究发现,参与决策较少的人具有较高的倦怠感。[3]目前我国高校管理表现出官僚化、等级化特征,缺乏开放与民主,大多数一线高校教师在利益分配、教学改革、学校发展中参与决策程度较低,常以被动执行为主。如此,教师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强烈的被控制感,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工作缺乏热情,产生职业倦怠。

4.社会支持。学校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与外界交流较少,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又个体性较强,而且现在高校基本都实行不坐班制度,教师课余立刻回到家里,所以与同事交流合作机会较少,导致教师出现情绪上缺乏抚慰,工作上缺乏支持,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社会支持尤其是同事的支持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研究表明:一些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人格特征如性别、自尊等也会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一)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加强教师职业培训。通过舆论宣传,呼吁社会对教师职业形成合理的职业期望。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学习主体,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并不比家长更高,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把家庭和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都强加于学校和教师,社会要不断改善教育的大环境,对教师职业形成合理的期望,减少教师额外的职业压力。富有成效的在职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缓解教师压力的重要途径。培训教师不但要培训其教育教学知识,更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兴趣,传授心理解压的方式方法,帮助教师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对未来职业压力、角色压力有充分的预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坦然面对和处理未来各种压力。

(二)实行民主管理,提高教师参与度。高校应实行更加开放民主的管理方式,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教师对管理与改革决策的参与度,降低工作被操纵感,可以有效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倦怠形成。高校应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培养教师的竞争精神,使教师能够切实按劳分配,体现劳动的价值;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以诊断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为目的,而非作为奖惩依据。

(三)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表明,情感支持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因此形成有效的教师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内,同事的沟通与理解是教师最大的支持和援助,因为相互间工作性质相同,面临压力源相同。同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疏泄可以直接降低教师的压力水平。因此,高校应搭建更多的各类平台,促进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利用同事间的沟通互助释放教师的压力,缓解职业倦怠的消极作用。要动员家庭、社会等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帮助,切实落实尊师重教政策,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通过有效的途径解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扰,加强教师与社会的人际交流,增加教师情感疏泄的渠道,以便更好地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对职业倦怠的纾解作用。

[1] 周贺.2004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EB/OL].[2013-10-8].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1089/3042998.html.

[2] 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93-1395.

[3] 李水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10):40-41.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工作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不工作,爽飞了?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选工作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