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乏力背景下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设计

2013-04-11 15:30齐源李玉敏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职场校企岗位

齐源,李玉敏

(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201620;2.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上海 201620)

【高等教育研究】

实践乏力背景下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设计

齐源1,李玉敏2

(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201620;2.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上海 201620)

职场化教学是从企业培训运行模式借鉴内化而来的。在当前实践教学乏力的背景下,有必要以坚实理论基础、明确实践倾向、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为原则,从阶梯渐进式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企业与学校的三重对接模式两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设计。

校企合作;职场化教学;教学设计

职场化(Occupation-Based Teaching Model)教学是从企业的运行模式借鉴内化而来,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式实践教学的实施,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并制定相应职场培养标准,培育学生的职业理念、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目前,国外关于企业和学校合作教学的研究主要有:斯诺劳(Schno,1987)提出的“在行动中求知”及“在行动中反省”职业教育理念;萨其曼(Suehman,1987)强调了“情境行动”的校企合作办学观点,即知识接受者通过实践来感悟,通过行为活动理解知识的要义;海瑞克(Hareeker,1992)指出项目教学以主题为核心、与工作实践相关,是小组的学习活动并以学生为中心;维翰姆斯(Wilhams,1995)提出模拟实务教学则有助于学习人与人相处的能力并可发展学生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能力。此外,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英国的“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培训形式等都是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实践教学的乏力——校企合作背景

(一)就业市场供需结构的逆转使得企业对毕业生有更高的实践要求

在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已经不是稀缺资源,他们多年学习的成效需要到社会和市场进行检验。特别是近年来,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形势受到外部较大冲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需结构发生了根本逆转,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因此,企业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更多地会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现代企业招聘制度的特点。

(二)职业化条件下高校教学形式需要不断创新

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模式是从企业培训借鉴而来,它是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基础上逐步凝炼而成的新的教学模式,并具有特定的、有机的、分层次的动态结构,并充分包含思想性教学和充实传统的知识型和实践型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创新。E·格林伍德(1996)也认为,校企合作办学现象有其独特运行规律,其主要是基于特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从事具体职业的主体有其特别的主动性,职业群体间有相关联的职业伦理来维系。

上述职业化特质表明,在职场化要求下,高等教育也应该不断创新,以达成校企共同性培养目标。而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体制和教育形势下,许多高校仍沿用以前死板的教育思路和办学体制,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主,教学无创意,没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毕业后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不强,无就业竞争优势可言,自堵了学校发展之路。高校教学与学生实际工作有较大的背离,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与就业指导脱离。二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指导脱离。毕业生就业大多处于“临阵磨枪”型的粗放式状态。

(三)高校具有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其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一特征决定了此类院校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外,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以能为本的教学模式。高校要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灵活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工作,使毕业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动手能力,能直接上岗操作,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校企合作中的职场化教学正是利用模拟实践、见习与实习、职业研修、职场观念塑造等方法和手段,强化课程教学的“实用”、“应用”、“实践”特点,形成和加强岗位职业针对性教育的思想,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的灵活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职场化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教学理论研究具有基础性,主要解决人类对教学的认识水平,不同于实践工作者的认知。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主要解决目前大学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而很容易失去教学的整体性。因此,在设计该教学方案时,既要反映其实践倾向性,又要体现教学整体性。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为高校教师提供能获得实践教学的实用理论,为其开发新型教学模式提供认识上的指导。因此,职场化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丰富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内容。

(二)要有鲜明的实践倾向

通常而言,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顾及教学本身的规律和本质,他们往往只是传递知识给学生。而事实上,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更进一步了解教学的本质和规律,而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教学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一定差异。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涉及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学生、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把握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一本质和规律。

(三)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首先,把企业各层次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学生承接企业真实的项目与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内容的操练,在教学方案中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把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融合。将企业各个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分解为各项不同能力和综合能力,针对员工岗位晋升所需能力,在校企合作职场化教学设计中反映出来,并以此对学生进行递进式的能力培养。第三,在设计方案中体现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融合。通过模拟训练、实际演练、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各项职场技能和创业能力。最后,依托企业建立职场化工作团队,把学生放到职场化工作情景中,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同时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职业的能力,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阶梯渐进式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是“职场化教学”的内核,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课程设计需要与市场相衔接,才能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转。职场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应该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用人单位及国家岗位设置的需要。因此,在开发课程时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就业者的要求和变化趋势,分析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然后由学校组织成立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参加的课程开发小组,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课程开发。课程开发完成后,先由学校或第三方组织对相关课程进行论证,然后由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建设指导评估委员会邀请行业和企业资深人士、高校教师、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对课程设计进行论证,最后由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批准。在设计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课程体系时,需要打破传统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常规,以专业理论课程为基础平台,将专业能力培养作为二级平台,以职业素养提升为三级平台,分层级设置职场化实践教学体系。

(二)企业与学校的对接

校企对接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订单式培养对接。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用工要求,以“冠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即让学生第一学年到企业进行短暂的专业见习,让学生对专业有基本的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的管理、运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寒暑假在企业进行更长时间的专业实习,目的是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第四学年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适应企业的生产要求。同时,学生每个学期在学校完成至少两个月的校内实训,这样保证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强化基本功训练,校外实习强化综合职业能力,保证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能够胜任对口岗位的工作。

二是项目化实训对接。“项目实训”是由“兰赛普学院”开创的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项目实战型人才,解决当前大量企业面临的用人困境。同时,“项目实训”也帮助广大从业人员突破自身瓶颈,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从而实现薪资的持续增长。学校的职场化教学可以借鉴这种模式,结合企业真实的项目,根据其大小的不同划分项目小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按工作成效进行奖惩,让学生得到百分百的职业感受。这种对接模式是以项目化方式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专业学习,将真实的项目置于“教”和“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更为感性地获取与其将来职业相关的技能和素质。这种对接模式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管理的各部门、各环节进行模拟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高校的模拟实习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学生的实习。同时,借助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相关教学模拟软件将企业经营的流程、关键环节、管理模块变成在实验室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获得在将来工作实践中需要几年才能感受到的经验和情境,弥补学生动手能力弱的缺陷。在实践中,英国的“三明治”理论、澳大利亚的“TAFE”以及中等职业学校都提供了比较成功的案例。

三是实践教学岗位化对接。职场化教学的岗位对接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为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并立足于企业岗位的需要,将学校教育教学的着力点置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以实现高校教育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岗位化校企对接模式实际上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具体体现,把企业的真实需求放在第一位,立足于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立足于岗位对就业者能力的真正要求。同时将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推向市场,这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水平,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校企合作岗位化对接过程中,可以将实训活动情境公司化、学生角色岗位化、学习过程工作化,并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校企合作职场化教学是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就业市场供需结构发生逆转、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逐步提高、高等教育不断创新的产物,也是高校培养学生职场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内在要求。校企合作教学设计若能遵循以上三个主要原则,校企合作的职场化教学设计方案若能改进课程体系设置,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三重对接,必将大大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1]FacilitatingPracticeLearningandAssessment:The InfluenceofRelationship.Lefevre,Michelle.SocialWork Education,Aug2005,Vol.24Issue5,p565-583.

[2]Practice Note:An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in Practice Teaching.Nilsen,Phoeb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Nov2005,Vol.51 Issue 5/6,p525-531.

[3]眭鸿明,陈爱武.职业化与高校教学理念的革新[J].江苏高教,2003,(10).

[4]纪淑娟.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8-50.

[5]刘海燕.几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82.

[6]齐源,李玉敏.职场化教学中校企对接的三重模式[J].工会理论研究,2012,(10).

[7]闫春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8]朱桂平.商科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

(责任编辑:闫丽君)

TheWorkplace-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ck of Practice

Qi Yuan&Li Yumin

workplace-based teaching is internalized from the mode of corporate training.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lack of practic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trengthen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clearing practice tendency and enhanc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s principles,and to conduct the workplace-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rom the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of step-by-step ladder as well as the triple docking mode of businesses and school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workplace-based teaching;instructional design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规划项目《财经类院校职场化教学研究》(项目编号:B09046)的研究成果。

G718.5

A

1008—6153(2013)03—0122—03

2013-04-09

齐源(1974-),男,河南信阳人,工商管理博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副教授。李玉敏(1975-),女,江西南昌人,市场营销学硕士,长宁区社区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职场校企岗位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