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亚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本文讨论附着在句末的“就是了”,如:
(1)你明天再去就是了。
《现代汉语八百词》将这种“就是了”看做句末助词[1]286,张谊生则认为,这种“就是了”正向语气词发展[2]430。这种“就是了”的特点总是依附在句子的后面,其内部不可再分析,且不做句子成分[注]本文以“内部不可再切分,且不做句子成分”为语料选择的标准。这种后附性的“就是了”显然是从短语凝固而来的,有些“就是了”虽出现在句末,但可切分,也做句子成分,这类例子不是本文的讨论对象。如“主席听罢,一边点头一边说:‘这就是了,这就是了’。”此外还有一些句末的“就是了”,前面还可以出现副词“也”、“不”,如“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那你慌什么,收起来不就是了。”这种“就是了”没有完成凝固化,其中的“是”还带有较强的动词性,其结构似可切分为“也就/是了”、“不就/是了”。此类例子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本文在下面的讨论中,将其所依附的小句称为小S。
以往不少研究注意到了这种“就是了”,如袁晖、叶帆认为,“就是了”可以表肯定承诺的语气[3];《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陈述句可以充当小S,并认为“就是了”有两种意义:一是“不用犹豫、怀疑”;二是“把事情往小里说”[1]286。张谊生进一步指出,除了陈述句外,祈使句也可以充当小S,并指出“就是了”具有以下的情态功能:用在祈使句后,要求对方采取某种行动或保持某种状态;用在陈述句后,用于淡化事物的重要性或复杂性[2]431。王建军则主要从历时的角度讨论“就是了”的演变历程[4]。汪如东则讨论“就是了”的共时表现和历时演变[5]。卢丽丹认为,“就是了”在语用上有消减庄重口气的作用[6]。张秀杰指出,“就是了”是元认知的产物,是一种维护自我形象的言语监控手段[7]。
本文主要讨论“就是了”的语义及其对语篇功能的影响。《现代汉语八百词》给出“就是了”两种语义:①不用犹豫、怀疑;②把事情往小里说。如下面两例[1]286:
(2)我一定按期完成,你放心就是了。
(3)我和他只不过认识就是了,说不上有什么深交。
按照《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2)中的“就是了”表示“不用犹豫、怀疑”,(3)中的“就是了”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思。
不过,如果删除上两例的“就是了”,整个句子依然还带有“不用犹豫、往小里说”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义概括并不是“就是了”的语义。比如,下面这个例子谈不上“不用犹豫”,也不好说是“把事情往小里说”。
(4)“他才来半年,院里可是给他付了两万四千块钱,怎么能说走就走?除非他把钱还清。”“从哪儿弄这么多钱呢?存心不放他就是了。”
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讨论“就是了”的语义,并观察其对语篇功能的影响,并认为,“就是了”的多种语篇功能可以从其基本语义获得解释。本文所用语料大部分来自CCL语料库网络版,以下不再一一标明来源,其他来源语料将随文说明。
考察语料发现,“小S+就是了”有较强的人际交互意义,在不同语体中分布很不平衡。常常出现于对话语体中;部分例子出现在独白语体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言说者也总是以某一潜在对象为自己的交际对象。而在法律、科技语体中极为罕见,笔者对“宪法”、“实用软件”等140万字语料检索后未发现一例。
鉴于“就是了”这种较强的人际交互性,笔者将“小S+就是了”置于更大的语篇环境考察。笔者发现,“就是了”总是可以构建起一个“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在说话人看来,某个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实施”小S获得解决。
(5) a出现、存在一个问题;
b解决问题:小S+就是了
刘晓华、年晓萍曾对汉英语篇中“问题-解决”模式做了对比研究,她们的研究主要是从语篇结构特征和词汇标记手段这两个方面展开[8]。与刘晓华、年晓萍相同的地方在于,本文所讨论的“就是了”也是“问题-解决”模式的手段之一;与之不同的是,“就是了”是一个语法层面上的手段,这是以往较少讨论到的。另外,刘晓华、年晓萍发现:“‘问题-解决’模式在英汉语篇中出现的语篇体裁是一致的, 多见于说明文、科技类文章、实验报告等专业性较强的文体中,也常见于广告、新闻报道等语篇类型中”[8]。而笔者发现,“就是了”更常见于口语语体。笔者现在还不清楚这种语体上的差异与实现手段的层面差异(词汇层面、语法层面)是否有关,但毫无疑问的是,对“就是了”的研究可以从更多角度丰富人们对“问题-解决”模式的认识。
根据小S的差异,笔者将语料中的1 200余条语料分为以下四类,每一类都具备上面提到的“问题-解决”叙述模式。
Ⅰ类:这类例子中小S都是未然的,其所指称的事件并没有真正实现。这一点可以用 “以后”等表示后继时间的词语来测试。比如(6)中的小S可以加上“一会”:“(一会你)让她打两下”;(7)中的小S可以加上“以后、明天”等词语:“(以后/明天)我还您”。这类例子的数量最多。
(6)求求你不要再冒犯奶奶了,奶奶生气,让她打两下就是了。
(7)石崇嬉皮笑脸地说:“您用不着生气,我还您就是了。”
这类例子数量最多,也最典型。其中的“问题-解决”模式最为显豁:(6)中的问题是“奶奶生气”,(7)中的问题是“听话人生气”。小S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让她打两下”、“还您(一个更好的)”。 在说话人看来,只要实施了小S,问题即可得到解决。
Ⅱ类:这类小S是已然的,所指称的事件及其造成的状态已经实现、存在。这一点可以用表示既往时间的“以前”类词语来测试。比如,(8)中的小S可以说成“不过以前没有拿出来”,(9)中的小S可以说成“之前你没去过”。
(8)就是真刀真枪,我们也有的,不过没拿出来就是了。
(9)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何止一个烟台?你没去过就是了。
这类例子中的“问题”是听话人的某种错误认识:(8)中的说话人认为“没有真刀真枪”,(9)中的说话人认为“好看的港湾只有烟台”。“告知听话人小S”即可解决这种认识上的“问题”,如(8)“(你之所以不知道我们有真刀真枪)是因为没有拿出来”;再如(9)“(你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你没有去过”。在说话人看来,只要告知小S,听话人认识中的这种问题即可解决。
Ⅲ类:这类例子中小S不能加上Ⅰ类中的“以后”类词语,从单句的角度看似乎可以加上Ⅱ类中的“以前”类词语,但将其放到整个语篇中则与原意有差异。此类小S实际上是说话人的主观推断,可以加上“我看、我觉得”等表示说话人主观推断的词语,如“(我看你们是)存心不放他”。
(10)“爸,林涵的申请你们准了吗?”我心不在焉地问。
“怎么会呢?他才来半年,院里可是给他付了两万四千块钱,怎么能说走就走?除非他把钱还清。”
“从哪儿弄这么多钱呢?存心不放他就是了。”那时,两万四千块对教书的人说,可是不少的数目。
如果说在说话人看来,Ⅱ中的问题存在于听话人的认识之中,那么Ⅲ中的问题则是存在说话人的认识之中。通俗地说,这里的“问题”是说话人心中的疑惑:“为何不批准林涵的申请”。说话人根据种种线索:“不能说走就走、两万四千块钱是个大数目”,推断出小S以解决自己的困惑:你们之所以不批准,是因为你们存心不放他。
Ⅳ类:这类小S放在语篇中看,加上“以前、以后、我看”等词语后,或者不成立,或者违背原意。
(11)钱三娘不好意思地摇摇头:顾先生坐吧,舍儿坐吧。茶也没有。老头子挑不动井水,天天都是我一小桶一小桶地往上吊,这两天我身子不舒服,不能吊了,只好吃那围沟的水。不敢用沟水烧茶给你们喝,你看着水怪清,其实沟里啥都洗,去年还有人淹死在里面……钱三文说,没茶没茶就是了,口罗嗦那么多干什么?
(12)岳飞这个人物出生于贫穷的家庭之中——也有人说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总之不是个有钱人就是了。
如果说Ⅲ中的问题是说话人认识中的疑问,那么Ⅳ中的小S则用于解决话语组织层面上的问题。(11)中“钱三娘”反复地解释“无茶待客”的原因,而在“钱三文”看来:反复解释“无茶待客的原因”过于口罗嗦,是“钱三娘”在话语组织上的“问题”。因此,“钱三文”截取了“没茶”这个片段拷贝后充当小S:“没茶没茶”,意思是“如果没有茶,你就说‘没有茶’,不要再说其他的。”在日常口语中,这种例子很常见,一旦说出,就带有对听话人的负面情感,具有“打断”的功能。这就是因为听话人认为的问题在说话人看来并不是问题,所以没有必要对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再作讨论。(12)中的问题也在话语组织层面上,(12)源自于一篇介绍岳飞的文章,文章的主旨在于“岳飞是个穷人,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是如何白手起家的”。在这种情况下,谈论“岳飞是一直贫穷还是先富后穷”,显然会偏离叙述主线,作者在这里给出小S以避免继续纠缠于这一问题:无论如何,只要知道“岳飞是个穷人”就可以了。
以上四类是语料中“小S+就是了”的基本类型,显然,这四类之间有引申的关系。其中Ⅰ类是基础类型,其他三类是后继引申出来的,是在不同层面上的反映。在共时平面上,Ⅰ类的数量是最多的,在全部语料中,Ⅰ类的数量超过80%。笔者对《金瓶梅》(崇祯本)检索也发现,在全部76例中,有74例属于Ⅰ类。
张秀杰主要是从元认知的角度考察“就是了”,不过,他的文章中提到了下面这个例子:“不就是缺氧吗,那我预备好氧气瓶就是了”[7];张秀杰认为:“话语标记‘就是了’可以使说话者将自己的话语内容,即……‘我预备好氧气瓶’作为客体来认识,从而认清自己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主观状态。”[7]从他的这个表述看,他也认识到了“就是了”需要一个“问题-解决”的语篇叙述模式;但他并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一点,也没有进一步地概括“就是了”的语义。
下面以Ⅰ类切入点,观察“就是了”的语义。
笔者认为“就是了”的语义是“妥善处理”。这一点可以通过比较“就是了”的有无看出来。下面的例子中,“小S+就是了”和“小S”构成最小差异对。因此,有理由相信,前者比后者多出的部分是由“就是了”带来的,可以看成“就是了”的语义。
(13)a.“不是你的,何苦要背它?”庄子说:“扔掉它就是了。”
(13)b.“不是你的,何苦要背它?”庄子说:“扔掉它。”
(14)a.卿喜欢梅花垛子墙,朕赏你十万银两,回家乡造一个就是了。
(14)b.卿喜欢梅花垛子墙,朕赏你十万银两,回家乡造一个。
这两个例子都出现在对话中,说话人(庄子、朕)都认为听话人“你、爱卿”面临一个问题:(13)中的听话人替别人背负着一个十字架,不堪重负;(14)中的听话人喜爱梅花垛子墙,但自己没有。说话人为了解决听话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小S(扔掉它、回家乡造一个)。
在这两例中,小S都是说话人的建议,都可以用来解决听话人面临的问题。不同的是,带“就是了”的a句同时传递出说话人的主观认识:“我所提供的这个建议足以妥善处理你所面临的问题”,而不带“就是了”的b句则没有这种暗示。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添加后继句体现出来,如:
(15)a.“不是你的,何苦要背它?”庄子说:“扔掉它就是了,把它还给那个人”。
(15)b.“不是你的,何苦要背它?”庄子说:“扔掉它,把它还给那个人。”
(16)a.卿喜欢梅花垛子墙,朕赏你十万银两,回家乡造一个就是了,不过十万两银子是远远不够的。
(16)b.卿喜欢梅花垛子墙,朕赏你十万银两,回家乡造一个,不过十万两银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比之下,(15)a、(16)a有一些奇怪,而(15)b、(16)b则更自然。这是因为(15)a、(16)a中的后继句与“就是了”的“妥善处理”相冲突。(15)a中的小S“扔掉它”,在说话人看来已经可以妥善处理问题,无需再有其他后继动作:“把十字架还给原来的人”;(16)a也是一样,“就是了”传递出说话人的这样一种主观认识:“(用十万银两)回家乡造一个”,可以妥善解决听话人没有梅花垛子墙的问题。说话人的这种认识自然与他的后继句“十万银两不够用”相冲突。相反,(15)b、(16)b因没有使用“就是了”,也就没有规定说话人的这种主观认识,因此添加了相应的后继句依然比较自然。
事实上,语料中的“小S+就是了”大部分出现在一段话语的结束部分,其后没有后继句。这种分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妥善处理”语义要求:既然已对某一问题做出妥善处理,那就无需再说什么。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小S+就是了”带有后继句,但所带的后继句往往是对另一个不同于小S的处理方案进行否定性评论。
(17)当巴斯德牵着一头骡子,朝阿尔卑斯山进发时……他要攀登4 000多米的高峰,要经历危险的冰河地带,还有可能遇到要命的雪崩,而他要回答的却仅仅是这样一个问题:夏天,为什么肉会臭,饭会馊?所有聪明的正常人都哈哈大笑了:肉臭了,饭馊了,倒掉就是了,何必拿性命去换一个毫无意义的答案!巴斯德也笑了:把馊饭和臭肉倒掉而不问一个为什么,那么,要科学家干什么?
对于同一个问题“肉臭、饭馊”,“聪明的正常人”和“巴斯德”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前者是“倒掉”,而后者是“做实验以探究竟”。在“聪明的正常人”看来,“倒掉”已经是对这一问题的妥善处理,“用生命换取无意义的答案(到山上做实验)”则是不必要的。在这里,“巴斯德”的解决方案异于说话人提供的小S,说话人之所以对之进行否定性评论“何必拿性命去换一个无意义的答案”,这也表明了说话人所持有的主观认识:“小S已足以妥善处理某个问题”。
这里,笔者认为“就是了”的语义是“妥善处理”,这一结论是在Ⅰ类例子的基础上得出的。事实上,这一语义也存在于Ⅱ、Ⅲ、Ⅳ类“就是了”中。以上不同类型的例子在语篇中体现出不同的功能,而这种功能都可由“妥善处理”得到解释。
由于“就是了”带有“妥善处理”的意思,所以在说话人看来,自己提出的小S是妥当的,是应该被执行的。从这种角度看,张谊生指出的“要求对方采取某种行动或保持状态”的情态功能就是很自然的事了[2]431。汪如东也曾指出,“就是了”可以向对方传递进一步行动的指令[5]。显然,这也是“妥善处理”在具体语境中产生的“建议”性功能。
不过,如果改变一下小S的句子主语,“小S+就是了”的“建议”不复存在,反而会产生“承诺”的意味。如上面的例(7)。下面再看一个第一人称的例子:
(18)关露沉重地点点头:“我不辩护就是了。”
原来的“建议”在这里消失了,浮现出来的反而是“承诺”的意味。这仍可从核心语义“妥善处理”得到解释:(18)中“关露”所面临的问题是执行潜伏任务,有可能被人冤枉成汉奸。为防止暴露,听话人希望“关露”不要为自己辩护。对“关露”来说,这个问题的妥善处理就是“我不辩护”,“承诺”的意味也由此而来。袁晖、叶帆曾认为,“就是了”可以表肯定承诺的语气[3],笔者同意这一点,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承诺”的语气是“妥善处理”这个基本语义在具体语境中产生的。
张谊生也曾指出,“就是了”用在陈述句后可以淡化事物的复杂性或重要性[2]431。这种情态功能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这依然可以从“妥善处理”获得解释:既然小S足以妥善处理某个问题,那么之前存在的问题也就自然不再成为“问题”了。既然问题不再成为问题,那么自然会得出“不重要、不复杂”的意味。同样,卢丽丹指出,“就是了”可以消减庄重口气[6],这一功能也源自于“妥善处理”:很少有人会以庄重的口气去谈论一个能够“妥善处理的”,“不重要、不复杂”的问题。下面的例子引自张谊生[2]431:
(19)a.丢了官有什么呢?再弄一份就是了。
(19)b.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
张谊生认为,(19)a中的“就是了”用于淡化事物的重要性,(15)b中的“就是了”用于淡化事物的复杂性[2]431。语感上确实如此,不过这两句中情态功能都可由“妥善处理”的语义推出:(15)a中的小S“再弄一份(官职)”可以解决“丢了官”的问题,既然问题已经解决,可见“丢官”并不重要;(19)b中听话人向说话人“询价”,说话人在这里认为不需要讨价还价,小S“赏他们几两工钱”相当于“你随便给点钱”,可以解决讨价还价的问题,淡化了“价格讨论”的复杂性。
需要注意的是,张谊生所举例子中的小S多是没有发生、未实现的,或者说,属于上面的Ⅰ类。下面来看Ⅱ类例子的语篇功能。
(20)你那点小心眼我都知道,不好意思说你就是了。
(21)松德想戒酒,自知戒不了就没有戒的行动,酒照样喝,寡淡着喝就是了。
(22)说真的,魏女士长得并不丑,不过没有什么特别娇美的地方就是了。
这里的“小S+就是了”最常见的是对前一语句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20)的“不好意思说你”是对前面话语的补充说明:“既然我现在告诉你,我知道你的那点小心眼,你肯定会疑惑:为什么我一直没说你?我现在告诉你原因:不好意思说你。”(21)出现在叙述文本中,也有解释、说明的意味。上文已经说了“松德没戒酒、酒还是照样喝”,那么按常理,读者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论:“松德”一切照旧。作者随后说明:“寡淡着喝。”(22)也是如此,前文说“魏女士长得并不丑”,就有可能让人误解“魏女士很漂亮”,作者随后解释、说明“没什么特别娇美的地方”。
总结起来,这类例子的前一语句往往有可能让人产生疑惑,如(20);或有可能得出某种误解,如(21)、(22)。这些可能会干扰交际正常进行的错误认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言说者在这里给出的小S可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可见,在这里“妥善处理”的语义同样也控制着“小S+就是了”的语篇功能。
在Ⅲ类例子中,小S是说话人的推断,用于解决自己认识中的问题。其中的小S一经说出就带有说话人“不容质疑”的口气,如上面的例(10)。显然,这也是受到“妥善处理”的语义影响:既然在说话人看来,自己推断出的小S足以妥善处理自己认识中的问题,那么,小S的正确性自然不容怀疑。因此,此类小S往往带有“断言”的功能。这类例子语料中少见,但口语中时常可以见到,下面试举一例:
(23)A:明天的聚会叫你女朋友一起来玩,好久都没见过她了。
B:可能不太方便,我和她现在先暂时分开一段时间……
A:谁先提出来的?是她先提出来的?
B:嗯……是我们共同的意见,只是她先提出来而已。
A:咳,被人家甩了就是了!
这里的交际者A根据多种线索推断出小S:“B被女朋友甩了”,以处理自己认识中的问题:“好久没见过她”。在这里,小S“被人家甩了”也带有不容置疑的意味,显然和(10)一样,是“妥善处理”语义在具体语境中产生的语篇功能。
Ⅳ类小S用于处理话语组织中的问题,其语篇功能也表现在话语进程的组织上。口语中常见的如上面的(11)例,通过截取听话人的话语片段,拷贝后充当小S。这样的小S一经说出,总是体现出说话人“不耐烦”的情绪,“妥善处理”的语义在这里表现的可能是最为外显的:这种截取片段“X”拷贝后形成的“XX就是了”,总是在话语中表现出“打断”功能。随着话语组织中具体问题的变化,“小S+就是了”的具体语篇功能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上面关于“岳飞”身世的例(12),在具体语境中带有“总结”的意思。无论是“打断”还是“总结”,此类句子总的来说展现出“话题终结”的功能:说话人不愿就某个当前话题继续讨论下去。
总之,Ⅰ类例子往往带有“建议、承诺”的意味,并基于“妥善处理”的语义产生了“不重要、不复杂”的意思,针对的是语篇叙述事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Ⅱ类例子常带有“解释说明”的功能,针对的是听话人在认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Ⅲ类例子往往具有“断言”的功能,针对的是说话人自己认识中存在的问题;Ⅳ类例子往往带有“话题终结”的功能,针对的是话语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如上面分析所示,上述这些具体的语篇功能均可由“妥善处理”这一语义得到解释。
本文认为,“就是了”的语义是“妥善处理”,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这一点要放在更大的语篇环境中才能完整地观察到。在具体语篇中,“小S+就是了”展现出多种语篇功能,但这些语篇功能是可预测、可解释的:“妥善处理”的语义控制着其可能出现的语篇环境,并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生成特定的语篇功能。马真指出:“我们应该警惕将虚词所在的格式的意义归到该虚词身上”[9],这一问题在“就是了”上也存在,如《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就是了”的语义概括;同时,本文也强调,对某个语言片段的语篇功能考察,固然不可能离开具体语篇环境,但如果完全脱离基本语义而去考察语篇功能,就有可能“换一个语境、换一个词汇,就总结出一种新的语篇功能”,这既可能误将语篇环境概括为语篇功能,如同马真所说的误将虚词格式的意义归到虚词身上[9],也不有利于对其语篇表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袁晖,叶帆.说“就是”[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3(2):47-52
[4]王建军.粘合·移位·虚化·替换——语气词“便是”到“就是”的演化历程[J].古汉语研究,2006(4):36-41
[5]汪如东.助词“就是了(就是)”的语法化及其相关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0(2):60-65
[6]卢丽丹.“就是”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010:40-42
[7]张秀杰.话语标记“就是了”元认知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1):106-108
[8]刘晓华,年晓萍.英汉语篇“问题-解决”模式对比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9):49-52
[9]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