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11 03:49琳,岳琳,史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方法体育

翟 琳,岳 琳,史 兵

田径教学改革探索

翟 琳,岳 琳,史 兵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综述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中小学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分析快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索了如何将快乐体育思想运用到田径课教学之中,以此改变田径课单调乏味的状况,使该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田径水平,学习田径文化,领会“乐中学,学中乐”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快乐体育;田径课;兴趣

田径课程曾经一直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田径课程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在专家中引发了讨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为什么教背向滑步推铅球的讨论”,至今这个问题还没有结果,还有不同层次的领导在讲话中多次谈到:―学生毕业后会拿铅球锻炼吗?”诸如此类问题给田径课带来了要不要学的问题[1]。加之新兴体育运动不断引入体育课程,在一段时期内中小学田径课程受到很大冲击,有些地区甚至取消了田径课。新课程改革又将田径课程重新纳入中学体育与健康必修课程[2]。田径对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的作用已有许多研究,特别是对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如跑、跳跃、投掷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起到了增加动作协调性、身体灵活性的作用”。田径课程的多重作用毋庸赘述。但是,不容质疑的是:田径运动主要体现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技术相对简单,学习和练习过程单调乏味,特别是如长跑等周期性运动,更易导致学生厌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往往表现出厌学的状态。如何提高田径课程教学的效率始终是困扰体育教师的难题之一。有学者认为田径教学操作设计错误、教学方法与联系手段脱离学生实际是最主要的问题[4]。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学者提出:适当降低教学的技术要求,重视人格的塑造,避免―过度教学”,使竞技全面发展和谐共进,从而吸引、凝聚、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关注[5];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掌握适宜的难度,安排合理的负荷多讲个体行为活动变为集体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快乐式教学,培养学生对田径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6]。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田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1 基础教育阶段田径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不够全面

田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是事实,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运动技术,注重达标和竞技,把田径课的教学简化为传授技能,导致学生对田径教学内容认识片面,缺乏对田径知识、技能、文化的全面了解。

1.2 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田径课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基本功,但是,正是因为长期形成的习惯,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程式化,缺乏变化。老师传授以讲解、示范为主,学生听、学、练为辅。使用这些方法也比较呆板,不重视方法的创新。

1.3 教学考核受到限制

不容置疑,体育课程包括田径课程同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达标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大部分时间精力全部放在达标考试、升学上。学生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不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真正水平,强迫式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很大挫伤。

1.4 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什么是一堂好的田径课是教师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一般教师认为课堂组织有序、学生学习积极、教学方法得当、教学内容完成等是衡量标准。如果不加以深入分析,这种评价模式简单明了,但是,实践中这些标准间本身就存在深刻的矛盾。组织有序即要求纪律性,而对纪律的过分追求势必要求学生举手投足都按照规矩执行,至于此时学生内心体验也就无需重视了。也就是说,这些标准更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由此而形成的体育教学观念至今仍在各级学校占据主导地位。田径课的教学一味采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也很少征求同学意见,主观的让学生们为完成任务而练习,忽视了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觉不到一丝的快感。

2 关于快乐体育思想

将快乐思想融入体育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有学者指出:―快乐体育首先要让学生从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学生上体育课如果不快乐,他们就不可能喜欢体育课,打死他也不参加体育活动”[7]。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为主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习惯、能力和主动学习积极性为教学目标、以感受运动乐趣和追求快乐的过程作为课的保障原则、以个别化为主的教学方法、对竞技化教学内容进行改造的一整套教学策略、方法的理论体系[8]。也有学者认为快乐体育强调的是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联系中,以培养运动行为和体育学习的快乐感、喜悦感,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于向上生活的态度[9]。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主性的发挥与否,而且快乐也是积极性的动力,因此众多的―快乐体育”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10]。大多数学者主要探讨体育课教学的快乐究竟来源于何处?有学者认为:散漫自由放羊式的教学,或者任由学生打闹嬉戏,或者降低学习难度,或者干脆放弃考试等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快乐起来。也有学者认为:学生学习到知识提高了能力才会快乐,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后也能得到快乐等等.还有的学者认为: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而体验到的心灵快感或成功感可以使学生快乐起来.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减轻艰苦的学习和锻炼,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使学生快乐起来[11]。总之,关于体育课上快乐的来源可谓众说纷纭。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快乐的本质是什么?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幸福、满足和高兴的状态.每个人由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个人追求、自然人文环境等有较大差别,对快乐的体验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快乐是极为个性化的心理感受,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不过,对一个各方面条件较为接近的团体,对快乐的体验则相对比较接近。当然,幸福、满足和高兴显然是积极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追求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快乐的来源既是外界赋予的,更重要的则是人的主动追求。

体育教学同样如此,要让体育课快乐,需要教学双方积极主动的调节[12]。特别是作为教师更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快乐的展开体育学习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双方的态度是决定体育课程是否快乐的直接因素,形式变化倒是一种外在因素而已。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 田径教学中快乐思想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们上田径课,并不快乐,所以要在传统教育基础上注入新元素,使田径课的教学更有创新和趣味性强的丰富课堂。

3.1 转交观念是基础

根据轴孔配合方式,重载转动副在径向的装配偏差累积会对其装配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确定有效公差时主要考虑零件在径向可累积偏差对应的公差。针对重载转动副装配实例及装配精度目标,确定其各有效公差如表1所示。根据文献[5] ,为方便计算,特将图5中公差表示形式等效于表1中公差表示形式。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获得这种心理体验对田径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田径课堂上形成这种心理体验是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共同作用,其中教师的态度更为关键。在田径教学中贯彻快乐体育思想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积极的态度,教师要用自身教学过程的幸福感、满足感来感染学生,自身要表现出高兴的状态。虽然现代教学讲究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作为主导的作用并没有弱化,只是起作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在教授田径课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绪变化。同时,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情绪除了受其自身状态的影响外,教师对其情绪影响更为突出。大量研究表明,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态度往往对学生的情绪起决定作用。在让学生建构田径知识与培养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注意授课的表情、语言、形态等外在表现,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协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简要清晰又富有激情的描述与比喻来描绘运动技术,就有可能刺激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地建构田径知识与技术。在田径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动作编成口诀,便于学生的学习。如推铅球,可编成蹬、转、挺、推、拔等几个形象又生动词来说明。轻松幽默的语言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老师要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来用不同的语言来激励他们,给他们以信心,是他们乐意进行练习,增加学生们对上田径课的兴趣。教师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热爱田径运动。

同时,教师要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变对田径的传统认识。深入了解田径文化,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田径信息。让学生感受田径运动的巨大魅力。在田径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标准与规范、准确与优美。课前应对示范的内容、次数、方向做缜密的考虑,还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只靠单纯的示范或记忆,是达不到效果的。如果将理解记忆与示范同时进行,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果。所以对学生讲解动作的同时,配合标准、规范、优美的示范动作,会使学生耳目一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会以老师的规范动作为目标经过练习来达到这个目的,使学生对不感兴趣的田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上课转为积极的来上田径课。

3.2 丰富方法是关键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教学方法是中性的,本身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应用是否得当的区别,也就是在教学中选用的方法要注意科学性。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体系,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13]。与此同时在教学中还应注意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紧密结合[14]。教师上好一节田径课,不仅要关注教学方法的选取,更要重视用何种态度来应用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态度才是方法应用的关键。同时,教师应改变过分关注教法的思维定式,从学法入手去理解教法的合理应用。例如示范教学就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大多数教师往往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在田径技术教学示范时,经常会发生学生脱离队伍的现象,究其原因并非是学生完全不遵守纪律,而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看不到!还有,在观察教师示范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模仿了,而教师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往往会制止学生的模仿。这是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不难发现,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往往是观察、模仿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做示范的过程中,学生希望的行为是观察与模仿!田径学习是学生自身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教师可以将学生有效地组织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学习、辅助、提高,共同完成建构的过程,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15],而且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各自见解,相互探讨分析,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6],有效地激活不同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17]。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学法的角度考虑教法,就会适应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方法的相互融通。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严丝合缝的对接,将会提高学生的建构效率,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与技能,对其情感培养将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一节好的田径课是快乐的,具有吸引力的,教师努力备课的课堂注入丰富多彩的元素,一切为了能使学生们把以前认为田径课苦的观念转为苦中有乐,在乐中学习。为了降低田径练习中的枯燥感觉,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播放音乐、组织竞赛、游戏、提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一些周期性运动中播放具有现代感的音乐,或者允许学生戴耳机参与运动,用以调节情绪;模拟田径运动会让学生分组、分队比赛;利用三维立体动画解析运动技术;运用在学生中有较大影响的著名运动员的技术录像作为示范;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制作、传播田径游戏;观看田径大赛;在网络上搜寻田径文化知识等。运用这些方法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让学生体会田径运动的快乐,这种快乐更多的是一种成功超越自我后的满足,是一种体验合作温暖的幸福,是一种掌握技能后的高兴。

3.3 注重评价是保证

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行为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评价,来判断学习的综合效益。田径教学也不例外,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来判断学习的综合效果。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是一个笼统的评价,它以一种标准去评价一个班的学生,不能客观的对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评价。学生的成绩往往与其既有的身体素质与能力关系更大,有些学生即使努力也很难获得较好成绩,无法体会成功的幸福感,自然地难以体验学习的快乐。新课程改革将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只有对这五个领域研究才能达到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效果,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18],教学评价也是从这五个方面展开的,并且,新课程比较重视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更加强调发展性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模式还在进一步研讨中,具体方法也比较多样。但是,现实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评价内容较多教师较难完成,如果加上过程评价将进一步加大教师负担。因此,多数教师还是习惯按照统一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终末评价。

改变这种状态的办法还是教师的观念。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自己当作传授者,全部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学生的技能提高和知识增进。很少有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观察者,把自己当作学生技能与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将精力投入方法的研究。为了适应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需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即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自身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建构,教师则将自己作为观察者,在课上完成评价任务。如学生练习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而教师观察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进步过程,将繁重的评价任务完成在课堂上。

同时,教师的评价并非完全从考试中体现,上课过程中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的各种表达对学生都有评价的功能。鼓励是最好的方法,鼓励也是一种评价,鼓励性语言最容易让学生感到愉悦。学生的成功往往需要从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中体现。教师在学生上田径课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微不足道的提高,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田径课上不断得到肯定,产生愉快积极向上的情绪。

4 结 论

综上所述,改变观念是今后田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发现田径课程中的乐趣,学会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田径学习氛围,掌握学习田径运动发展规律,探索田径教学的综合效益,深入理解快乐的本质。改变田径教学枯燥乏味的面貌,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田径运动对人的作用。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田径又被称为运动之母,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教好田径课程是教育者应尽的义务。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内容的丰富和方法的改进,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才是决定因素。田径教学的提高同样依靠观念的变化。将快乐体育思想合理的融入到田径教学过程还需要长期的研究与探讨。

[1] 刘贵梅. 一个真实的假问题一―为什么要教背向滑步推铅球”之争辨析[J]. 体育科技,2002. 1.

[2] 季 浏,谭 华,潘绍伟. 体育与健康教材[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3] 刘建国,宫本庄,李建英,等. 田径教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

[5] 于 雷. 大学田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施路径[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6] 崔茂波. 田径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 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

7] 李 梁,鲍志宏,季 浏. 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激发的探讨[J]. 体育与科学,2004(5)

[8] 李 鑫. 论快乐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11(11).

[9] 孟凡钧. 浅议教学改革之―快乐体育”教学[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10] 毛振明. 对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实现体育愉悦性的探讨[J]. 浙江体育科学,1999:(6).

[11] 卞. 日本学校盛行―快乐体育”[J]. 体育科研,1987,(3).

[12] 程冬萍. 试论―快乐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集宁师专学报,2000,(01).

[13] 史 兵. 科学的方法与方法的科学-再论体育科研方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

[14] 史 兵,董 萍,曲 鹏. 运动技、战术示范方法的分类和应用研究[J]. 体育世界,2007(9).

[15] 朱旭云. 在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J]. 教育教学研究,2011(2).

[16] 于 敏. 创设快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J]. 读与写,2010(1),7.

[17] 孙爱花. 有效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J]. 课程改革,2011(6).

[18] 罗希尧.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Track and Field Course of Happy Thoughts on Exploration

ZHAI Lin,YUE Lin,SHI Bing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data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happy,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exploration of how happy sports thought to apply to the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Tr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the monotony of track and field course, Make the course more attractive, Students can have a relax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rack and field level, Learning athletics culture, Understand ―music and learn le” thought. Thus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f autonomy and enthusiasm.

Happy thoughts; Track and field course; Interest

G807.4

A

1007―6891(2013)03―0150―04

2012-01-31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School of P.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方法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