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2013-04-11 00:46章周道
三明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教育

章周道

(三明学院 招生与就业处,福建 三明 365004)

当代大学生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生的大学生,现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最主要的就业群体。据统计,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已达699万。近年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现在城市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已相对饱和;另一方面,在广大的乡镇和非国有企业缺乏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而大学生抱着较高的期望值,“非高薪不去,非大企业不选,非大城市不进”,社会就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破解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择业观是指择业者对择业目标、意义和方法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择业者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选择活动中的深层次反映。[1](P59)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就上不就下,就城不就乡,就高不就低”的现象,不愿下基层、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工作,结果失掉了很多很好的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机遇和工作单位。毫无疑问,大学生择业观偏差,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择业功利性较强,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较淡薄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较早了解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盈利原则和价值规律。在择业方面,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价值的衡量则呈现出物质化、功利化的倾向,盲目追求工资、住房、福利等待遇。对于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只强调个人本位,倾向于优先满足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而较少考虑集体利益和社会需求,不愿意到亟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和其他条件相对艰苦的岗位,缺乏服务社会和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择业竞争意识较强,诚信意识较淡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当代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接受“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对于传统的终身职业的概念已经不是很强烈,而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职业流动意识、自主择业意识明显增强。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他们敢于展现自我、推销自己。但就业竞争的残酷性和热切希望成功的浮躁心理,导致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发现同校同班同学,竟然有半数的人都是班长。有的这山望见那山高,频繁跳槽,随意毁约,既打乱了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又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其他大学生就业。

(三)择业期望值较高,抗挫折能力较弱

当代大学生从幼儿园读到大学毕业,没有走出校门,不了解社会,往往相互攀比,把理想中的“职业”想得过于完美,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在地域方面他们向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的中心城市;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得到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由于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不够完全,求职定位目标不切合实际,对自己的能力条件准备不足,结果在择业过程中屡屡碰壁,导致心灰意冷,甚至丧失自信心,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进而影响求职的主动性和能力的发挥。

(四)择业心态较浮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对于即将毕业和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其心理是复杂而不安的。一方面,他们具有想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又害怕艰苦,不愿从基层小事做起,而一味追求薪水高、环境好、有体面、升迁快的工作;另一方面,强烈的成功欲望又容易导致心态的浮躁,对现实工作不满意,缺乏热情,只关注成功人士的荣誉和收获,而不学习成功人士爱岗敬业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这种不切实际的择业期望值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大学生常常陷入三种困境:一是能力不合要求而在择业时屡屡失败;二是即使被聘却不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三是侥幸获胜却因能力不及,工作无法胜任而处于被动困难之中。[2](P107)

二、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转型因素

一是受经济体制变革负面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作为其文化支撑,相应的任何经济体制的变革也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或整体性转换。”[3](P10)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年代正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变革的时期,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冲击,不可避免地对仍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影响。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使当代大学生形成了追求公平、公正的择业思想,也造就了强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自我实现意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追逐利益、追求物质财富的现象频繁发生,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更多地偏重功利化和世俗化,这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容易偏向追求物质利益的实现。二是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上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也深刻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自觉不自觉中社会给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收入高低排序和评价渐渐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决策里。据调查统计,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单位“条件好、待遇高”,他们可以违反已签订的就业协议;33.1%的毕业生表示,只要用人单位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4](P14)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有所淡化,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较少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把就业区域和待遇高低作为择业标准。三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成长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改革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现象,如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区域发展差距、行业收入差距等,也是当代大学生择业时片面追求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的客观因素。

(二)学校教育因素

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从小在紧张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他们虽然掌握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人格、情感、挫折等方面的教育,大都缺乏独立自强、吃苦耐劳精神,不少学生不愿付出,只图回报,导致择业观偏差。二是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不合理。许多高校为了争夺生源和追求效益,盲目扩大 “热门专业”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忽视特色,雷同现象比较普遍,如金融会计类、计算机类、尤其是师范类专业,这种只顾多设专业、多招生、求效益的做法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三是择业观教育引导不到位。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工作尚未足够重视,没有配备专任教师,也没有统一教材。由于队伍不健全,择业教育大多停留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求职技巧等技术层面上,而缺少从根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来触动和引导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而忽视学生个性与生活实际,这种与市场经济、社会潮流、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相脱节的教育,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加上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一些负面因素,教育的效果很难持久,根本问题也就很难得到解决。

(三)家庭教育因素

其一,父母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现在不少父母对独生子女大多抱有较高期望,希望子女考上重点大学,读热门专业,一步到位找到待遇高、环境好又体面的工作,完全忽视了子女的兴趣、实际能力和长远发展。在择业时父母常常以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对职业的前途、经济地位和发展进行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对职业的看法与选择,在无形中给他们施加了很大的身心压力,并且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择业观。其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对学生的择业观也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来自西部偏远落后或农村贫困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是一项重大开支,有些甚至是倾其全家的心血才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这些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来回报父母,更倾向于追求经济效益好的职业,从而陷入择业误区。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更不愿意下基层,更看重地域、薪酬和发展前景。

(四)自身不足因素

不同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择业观,从而促使其选择不同的职业。[5](P68)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性作用在促进大学生自主自强、追求上进、敢于竞争和接受挑战等意识的形成外,也使他们的择业价值取向趋于务实,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种物质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盲目追求高薪酬、好环境的工作。有的大学生把学历文凭与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岗位“等值”起来,不考虑去竞争与文凭不相等的其他所谓低层次岗位;有的“精英”意识浓厚,觉得自己所学专业紧缺,名牌学府毕业,不愿到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就业。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重地域、看薪酬、轻基层、怕艰苦”的择业观念。他们内心脆弱,容易冲动,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自我评价较高。大学生自身不足也是导致择业观偏差的主观因素。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加剧、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新事物较为敏感,善于学习和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但辨别能力仍显欠缺,面对众多价值观难免被诱导或困惑。因此,高校必须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抵制各种消极价值观,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例如,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择业时不仅要关注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并统一起来。因为社会需要是第一位的,也是最终决定个人需要能否成功实现的先决条件。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只有进行有效结合,个人需要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其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根据自己的客观状况,如兴趣、专业、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来选择职业目标,不盲目攀比,不轻易放弃,寻找与自身素质、条件相适应的工作单位;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认清社会现实状况并根据社会需要来选择职业。事实表明,现在城市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少,而在广大的乡镇和民营企业缺乏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基层是大学生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并在生活保障、落户、职称、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规定了各种优惠政策。总之,大学生只有对职业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才能解决主观职业愿望与现实职业岗位的矛盾;只有选择社会需要的、具有价值的职业,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也才有实现个人价值的可能。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增强择业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一,把择业观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结合起来。除了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专题讲座、优秀校友、成功企业家先进事迹报告等形式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集中强化教育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地位的作用,把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两课”和专业课日常教学中去。利用“两课”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人生,客观面对现实,先就业、后择业,把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职业选择的出发点,能够自觉地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同时抓住专业课学习的最佳教育环节,把学习知识、增强责任、提高能力和确定择业方向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并自觉形成“长远发展”的观念,做一个时刻有准备的人。

第二,把择业观教育与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择业观。当代大学生是在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备受家庭关注,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对择业问题有与父母、老师和社会大众不同的看法和规划。因此,对他们不能采取强制性的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育,而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利用社团、宿舍、班会、网络等阵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如“感恩、责任、奉献”学英雄模范活动,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通过自我的亲身实践激发他们的内在道德自觉,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理念,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第三,把择业观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背负着过多的家长期望,往往把父母的要求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因此,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其父母的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改变大学毕业就要当国家干部、坐办公室等传统的择业观念,正确分析和评估自身因素和社会要求,要以平等务实和开放宽容的心态看待和尊重自己子女的职业选择。家长应该多关注子女的思想状况和长期发展,以自己或他人的人生经历,支持和鼓励子女从基层做起,到基层去锻炼成长,帮助子女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第四,把择业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现实有限,理想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浓厚,表现在择业观念上就是一味追求大城市、好企业、厚待遇等偏离社会需求的定位设计。因此,仅有说理教育是不够的,还应当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加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开阔视野,加深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培养他们爱党爱国情怀,从而更加理性选择职业目标,确定正确的择业观。

(三)加强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提高择业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在择业过程中,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面对择业困难或失败,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往往产生自卑、焦虑、挫败等情绪。因此,在即将毕业和择业阶段的大学生,更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首先,高校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具有专家化、职业化水平的大学生心理研究和辅导机构,确保人员、场地和经费的落实,主动将心理教育引入到各种课程和日常教育教学中去,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并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其次,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医务人员的作用,主动与学生沟通,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知识讲座、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和网络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消除心理危机,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再次,要针对就业问题,把挫折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择业阶段的毕业生,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待、平等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择业困惑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主题班会、开报告会和个别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挫折,特别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东西部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基层特别是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在工作环境、物质待遇等方面与中心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单纯靠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难以做到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的同时,必须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的力度。一要出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从学费减免、业务进修、就业安置、住房保障等方面吸引毕业生主动到基层就业,使他们在基层工作生活有保障,干事有舞台,发展有前景。二要出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应在一定年限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到基层创业的由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服务,对其中有贷款需求的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三要深化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配套的一系列就业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社会环境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的重要条件。要加大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体制,尤其要加快建立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各项涉及大学生就业的配套制度,最大限度消除社会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良现象,构建公平的就业竞争机制,用真正实惠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艰苦的岗位就业、进行自主创业等。

[1]谭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

[2]蔡雨沁.高校毕业生择业中的“抗挫折”心理教育探析[J].江苏高教,2008,(6).

[3]莫里斯·博恩斯坦.比较经济体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4]吕世军.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孙林.“四个深刻变化”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