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中的“金”字含义考略

2013-04-11 00:46
三明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白金银元白银

张 准

(四川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读史当读原文。然而,阅读古文的一大障碍在于词义多变,难于理解。就以一个简简单单的“金”字为例——古文中的“金”,到底是何种金属?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金”可以指黄金、铜、银,甚至其他的金属。要搞清楚其具体含义,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其次要分析文献的年代背景。

一、含有“金”字的词语含义简析

首先,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古文献中用“黄金”来表示铜或其他金属的例子。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汉语,“黄金”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黄金,或曰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9号元素Au。反映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其学派言行事迹的《管子·国蓄》①记载:“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刀即刀币,布是布币,均为铜质,说明在春秋以前,对黄金和铜已有明确划分。秦汉时期,《史记·平准书》说:“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1](P237)可见黄金与铜不仅价值相差悬殊,而且重量单位也不同。此外,口语中的“金子”二字,是对黄金的俗称,不见于正史,出现于文学作品中时,无疑都是指黄金。

其次,“白金”在大多数时候都指白银。早期的白金可能泛指银和锡,或者银锡合金。锡的熔点较低,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能开采和冶炼锡矿,青铜的主要成分就是铜和锡(以及少量的铅),但锡的价值从来不能与银相比。《史记·平准书》说:“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1](P231)其中的“白金”不专指银,因为书中接下来就提到:“(汉武帝)又造银锡为白金。 ”[1](P231)汉武帝用银锡合金制造“白金”,与古罗马皇帝尼禄发行中间是铅或其他金属、只在外面包上薄薄一层银的“银币”,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都是搜刮民财。汉武帝制造的白金“民不宝用……终废不行”[2](P163-166)。 年代越是靠后,“白金”越是专指银。唐宋以后的文献中,可以确定“白金”就是银。成书于明代后期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金瓶梅》 中,“白金”“白银”“银子”等词频繁出现,实际上都是银。如第十七回中,书中人物李瓶儿“安排了一席酒肴,备下三两银子……描金盘内托出三两白金”,足见“白金”即是“银子”;第十九回中又有“借到鲁华名下白银三十两”,“白金”“白银”“银子”三词并行不悖。此外,现在市场上通常将金属铂及其含量在85%以上的合金称为“白金”。公元1590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发现金属铂(此前,美洲的印第安人曾有过铂制品)。由于铂的熔点和硬度太高,加工极其困难,铂金首饰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传入中国的时间则更晚。[3](P58-60)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古代的“白金”与铂断无关系。

再次,“赤金”在早期多指铜,唐宋以后多指高纯度的黄金。在先秦的地理古籍《山海经》中,某地“多黄金”,某地“多赤金”的记载比比皆是,此处的 “赤金”当指铜 (比较纯净的铜呈紫红色)。这种用法直到南北朝时期还很常见。《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献文帝时(465-471年)造佛像,“高四十三尺,用赤金十万斤,黄金六百斤”,从所用“赤金”与“黄金”的数量对比可知“赤金”为铜。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人认为高纯度的黄金呈红色 (似无科学依据),因而称之为赤金,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 (含金量)达到99.6%的称为赤金,而国内的赤金成色一般在99.2%~99.6%之间。唐代时,已开始用“赤金”来表示高纯度的黄金,有刻花赤金碗、赤金走龙等唐代金器存世。宋代,“赤金”一词更为普及。1991年安徽当涂县出土的南宋金牌上有“董宅赤金”铭文,经鉴定,其含金量达到98%,按当时的标准可算是纯金。2011年北京瀚海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一件宋代金叶上标记“十足赤金”字样,另一件宋代金条则有“朱宅赤金”铭文。《元史·志第四十二》记载:至大二年(1309年),政府规定“至大银钞一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政府公文中也用“赤金”来代表纯金。

最后,“黑金”就是铁。“黑金”一词的出现,比“黄金”“白金”“赤金”都要晚。因为中国人对铁的利用比金、银、铜、锡等金属更晚(铁的熔点更高,冶炼难度更大)。有学者认为,冶铁技术的出现大致是在春秋中期,铁器的大规模使用大致要到春秋晚期。[4](P60-6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对“铁”字的解释言简意赅:“铁,黑金也。”南朝文学家江淹的《铜剑赞》中明确:“金品上则黄,中则赤,下则黑。黑金是铁,赤金是铜,黄金是金。”此外,古代还有“乌金”一词,通常作为煤的别称,如明代于谦的《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

此外,“金银”中的“金”,可以肯定为黄金。因为中国古人所知道的金属中除黄金外,没有比银更贵重的(现代社会中,某些稀有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价格接近乃至远远高于黄金,但它们均非古人所能知晓和利用,因而黄金在古代是毋庸置疑的“金中之王”)。“金”“银”二字并列,且“金”在“银”之前,则此“金”为黄金无疑。

二、“金”字在不同年代的含义考略

当“金”字单独出现时,其具体含义最为复杂多变,除了联系上下文外,分析文献的年代尤为重要。战国以前的文献中,“金”字单独出现时,主要是指铜,或者青铜。根据《周礼·秋官司寇》,西周有“职金上士”之官,其职责是“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将征收来的“金锡”收藏到“为兵器之府”。当时的金属兵器基本是青铜铸造,而青铜正是铜锡合金,可见“金锡”中的“金”是指铜。《周礼·考工记》中详细记载了六种不同用途的青铜中铜与锡的比例,“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金有六齐”,青铜有六种不同的铜锡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这种合金中锡占 1/6,铜占 5/6,适用于制造钟鼎,此处的“金”指青铜。《左传·僖公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42年,郑文公到楚国朝见楚成王。楚王“赐之金,既而悔之”,逼迫郑文公发誓不用来铸造兵器,郑文公只好拿来“铸三 钟”[5](P105)。 无论是铸造兵器还是钟,显然这里的“金”只能是铜。《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庄王向周王室使者询问作为夏商周三代传国之宝的“九鼎”的“大小轻重”,对方回答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5](P184)《史记·孝武本纪》也有类似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1](P135)简言之,就是夏禹之时,各地向中央贡“金”(铜),夏禹以之铸成九个大鼎,即“九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之宝。可见从上古到春秋时期,“金”字单独出现时,一般是指铜。究其原因,一是铜的熔点较低,是古人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二是铜不像金银那样稀缺,是当时利用最为广泛的金属。

战国以后,黄金流通更为普及,“金”字单独出现时,往往是指黄金。《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1](P572),此处的“千金”通常理解为黄金千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齐襄王)使人赐(范)睢金十斤及牛酒”[1](P593),此处的“金”也应是指黄金。 西汉是中国古代黄金流通最为广泛的时代,《史记》对西汉时期的记载中,“金”字通常都是指黄金。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巨量黄金陡然消失,从此直到清朝末年,中国黄金流通再也没有恢复到西汉时期的水平。记载东汉历史的《后汉书》中仅有九次赏赐黄金的记载,均明确为“黄金”二字。此后的史书中,“金”字单独出现时,大多是指黄金,如《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刘备占领益州后,赏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6](P190),此处的“金”系黄金无疑。 《晋书·帝纪第五》记载,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京师(长安)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魏书·食货志》记载,北魏时,“汉中旧有金户千余家,常于汉水沙淘金”。《南史·齐本纪下第五》记载:南齐“武帝聚钱上库五亿万,斋库亦出三亿万,金银布帛不可称计。”《新唐书·志第四十二》记载,唐穆宗时,“货轻钱重”(铜钱不够用,商品不值钱),因为“钱不足”,所以岭南地区“杂以金、银、丹砂、象齿”(以之充当一般等价物)。《宋史·志第一百三十八》记载,北宋时,政府设置“金、银、铜、铁、铅、锡监冶场务二百有一”。《元史·志第四十二》记载,元成宗年间,“岁入(国家财政收入)之数,金一万九千两,银六万两,钞三百六十万锭”。上述材料中的“金”字,均指黄金无疑。

明清时期,大量白银通过对外贸易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从明代中后期到19世纪初,中国在两个半世纪里保持了巨额贸易顺差,成为国际贸易史上的一大难解之谜。有学者估计,从16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的280年间(明嘉靖年间到清嘉庆年间),通过海上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达6亿两 之 多 ![7](P3-9)最终到宣统二年(1910 年),清政府颁行《币制则例》,正式采用银本位。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改行信用货币即纸币制度。可以说,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中国实行的是事实上的银本位制,1910年—1935年间则是正式的银本位制。由于白银的广泛流通使用,这一时期的文献尤其是小说、笔记等作品中,“金”字单独出现时,有时指黄金,而更多的时候是指白银,阅读时应特别慎重。

以正史《明史》为例,在专门的经济史《食货志》中,“金”和“银”是严格区分的,“金”即黄金,“银”指白银。而在其他章节中,就有“金”字指代白银的情况,比如《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记载,“(万历)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在宁夏的战争花了国库二百多万两白银,而绝不可能是二百多万两黄金,因为明朝政府除了每年提供二千两黄金给皇宫,根本就没有黄金收支的记录(《明史·食货志六》)。正史尚且如此,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名为“金”,实为银的情况更多。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反映了天启六年(1626年)苏州市民反抗魏忠贤集团的斗争,文中“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此处的“五十金”,实为白银五十两。

清代白银流通更为广泛,成为事实上的本位币。这时期的语言文字中的“金”字不仅通常指代白银,而且往往兼有重量单位的含义。成书于康熙年间的《聊斋志异》,反映了当时的市井百态。如《狼》中有“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一张狼皮不可能卖到十多两黄金,“十余金”即十多两白银。《王成》中有“出数金籴粟麦各一石”,几两黄金不可能只买到两石粮食,“数金”即几两白银……类似记载在《聊斋志异》中不胜枚举,而在《聂小倩》中则有“以黄金一锭置褥上”。可见,当时“金”一般指银,“黄金”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纪昀(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史某拒色》记载了村民负债“三十金”,不得不卖妻子抵债,“五十金与人为妾”[8](P120),一“金”即白银一两,与《聊斋志异》中的用法完全相同。清后期官员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中,“金”“银”并用,同一页中有“借吴令文姻丈银五百两”、“以百余金典屋二层居住”[9](P9),其实都是白银。细加区别,可以发现“银”字后边必然要附上重量单位“两”,而“金”字本身兼有重量单位的含义,“XX金”就等于“银XX两”。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编修的《清史稿》中。《清史稿·志九十七》记载,道光四年(1824年),黄河泛滥导致漕运运费大增,“请帑至百二十万金”,即要求财政追加运费白银一百二十万两。

语言文字中这种以“金”代银的用法,随着银元逐渐取代银两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退出历史舞台。明万历年间,银元开始流入中国。19世纪40年代以后,尤其是五口通商以后,银元开始在中国广泛流通,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对中国赔款的规定为“二千一百万元”,即二千一百万枚银元 (要求以当时广泛流通的西班牙银元支付)。[10](P70-72)1890 年,广东地方政府首次自行铸造银元。1910年,清政府颁行《币制则例》,规定以每枚重七钱二分的银圆(元)为本位币,定名为“大清银币”,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但因次年辛亥革命爆发而未付诸实施。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也规定以银元为主要货币,但银两仍继续流通。此后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及众多地方军阀都大量铸造银元。银元的重量和成色相对较为统一,逐渐取代了成色不一、使用时需要称重的银两而成为本位货币。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正式废止银两流通,银元成为统一货币。随之银元流通越来越普遍,从政府到民间,收支记录越来越多地以“元”为单位,一“金”等于一两白银的用法日益淡出,“金”字也逐渐回归于黄金。

时代不同,字词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其背景和原因都是社会生活的变迁。“金”字和含有“金”字的词语,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岁月中,含义几经波折。这种变化恰恰是对中国古代金属利用情况和金属货币流通状况的浓缩与呈现。“金”字的含义变迁史,堪称一部中国古代货币史。而在现代以来,特别是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以来,“金”字的含义回归于黄金,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动趋势。

注释:

① 本文中涉及的古籍原文,除在参考文献中专门列出者外,均来自“国学经典书库”网站,http: //lib.ecit.edu.cn/guoxue/。

[1]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3.

[2]张准.汉武帝时代的经济政策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3]Tina.铂金的历史[J].中国黄金珠宝,2006,(4).

[4]孙危.中国早期冶铁相关问题小考[J].考古与文物,2009,(1).

[5]左丘明.春秋左传:上[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6]陈寿.三国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7]刘军.明清时期白银流入量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

[8]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张孺.清代外国银元流通中国的原因[J].历史教学,2004,(7).

猜你喜欢
白金银元白银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阅文集团发布2020年 “白金大神”作家榜
我的挚友白金申中国篮球先驱者
解码白银黑平台“杀人技”
外国银元流入福建及其影响初考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