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物心灵 展现内在真实
——论《到灯塔去》中的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

2013-04-10 22:05殷博岩杨文光
关键词:到灯塔去拉姆齐塔斯

殷博岩,杨文光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聚焦人物心灵展现内在真实
——论《到灯塔去》中的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

殷博岩,杨文光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作为叙事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叙述聚焦在20世纪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其中全知全能的零聚焦视角一直处于统领地位。现代作家为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开始打破传统零聚焦的叙事模式,采用内聚焦或多种聚焦交织的形式。作为当代小说形式的创新大师,意识流小说作家伍尔夫在其最为成熟的小说《到灯塔去》中交叉使用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两者相辅相成推进叙述进程,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复杂、丰富的性格。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不定式聚焦;视角转换;多重聚焦;人物形象

网络出版时间:2013-05-20 12:06

《到灯塔去》是现代派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作品,自问世以来广受读者的好评与青睐,尤其是她独特的叙事技巧一直受评论家的追捧。为表达对人类心灵的关注,作家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一般现实主义作家的全知全能视角,将叙述视角内化,大篇幅采用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以人物内心和意识的涌动作为叙述的出发点。文章结合叙事聚焦理论对《到灯塔去》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聚焦方式下小说所展现的意识流动,在表层凌乱的思想片段中探寻人物和事件的清晰性、完整性。

一、叙事聚焦的概念及其应用

“聚焦”(focalization)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学巨著《叙事话语》中提出的,并根据叙事信息受限制程度的高低,将其分为3种类型:无聚焦(non-focalization)或零聚焦(zero-focalization)、内聚焦(internal focalization)、外聚焦(external focalization)。曼弗雷德·雅恩认为,在热奈特的3种叙述聚焦类型中,内聚焦最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内聚焦抓住了通常叙述情境的自然限制性,而且还因为它体现了20世纪现代主义叙事作品的主要特点[1]。也正是在这一叙述聚焦类型上,热奈特以叙述聚焦的恒定性将其进一步细化为3种类型:1.固定式聚焦(fixed focalization),即对事件的叙述始终从某一特定人物出发,观察、讲述、组织整个故事;2.不定式聚焦(variable focalization),对事件的叙述是通过几个不同聚焦人物的视点来完成;3.多重聚焦(multiple focalization),是通过聚焦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多次进行不同的叙述[2]。

西方小说从《荷马史诗》开始到20世纪之前基本上都采用零聚焦的叙事方式,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贯穿全文,“指导”人物行为和读者阅读。例如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进入20世纪以来,俄国形式主义倡导的陌生化成为评价作品艺术价值的标准,结构主义也强调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后来倡导消抹作者的声音,形式上的创新是必然趋势,单调的零聚焦叙事已让人厌倦,而放弃叙述者全知全能的地位,让叙述者了解表面现象,只做客观陈述和表象记录,即外聚焦;或者让叙述者潜藏于人物之后,通过人物角度来观察描述事物,采用限知视角,即内聚焦。外聚焦主要用于场景描写,在现代小说的发展中并未取得主导地位;作家们将镜头更多地转向人物,采用内聚焦的手法,更多地关注人物心理和主观经验。因此,善于表现人物心理的内聚焦被意识流作家所采用,现代意识流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创作的视点应由外部客观转向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人物的重要性,她在创作中大量采用内聚焦叙事,尤其偏重于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为成熟的作品,它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不会有约定俗成的那种情节、喜剧、悲剧、爱情的欢乐或灾难”[3],而是更多地展现人物,与内在现实结合。在该小说的视角安排中,作者摒弃了零聚焦的统治地位,全身而退,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交叉使用、相辅相成。《到灯塔去》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窗”,占全书篇幅1/3以上,描述了拉姆齐一家人及朋友、宾客在海滨别墅度假的一个下午,拉姆齐夫人答应儿子詹姆斯如果第二天天气好,就带他去灯塔,但因天气原因未能成行,该部分情节简单平淡,作者不断转换视角描写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第二部分“岁月流逝”,采用零聚焦方式简短描述了10年后的情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拉姆齐一家和宾客重返别墅,它所占全文篇幅仅1/10;第三部分“灯塔”,比第一部分略短,记述了拉姆齐父子3人和莉利的内心活动,拉姆齐先生带着儿女到达灯塔,莉利也完成了绘画。文章主要分析小说第一、三部分中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的叙事艺术,这种聚焦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品格和叙事形态,不定式聚焦推动了叙事的进程,而多重聚焦叙述出了圆形的人物。

二、《到灯塔去》之不定式聚焦

《到灯塔去》包含拉姆齐夫妇、他们的儿女、客人以及朋友等多个聚焦者,全书的叙述出自不同人物的思想意识,各个聚焦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感思考,叙述视点不断跳跃。这种不定式聚焦把看似松散凌乱的意识片段组合起来,推动叙事进程。以小说的高潮部分——晚宴为例,在第一部分第十七章中,伍尔夫描述了晚宴上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侧面展示了晚宴情况。

在晚宴上,拉姆齐夫人请大家入座后,她告诉塔斯莱给他的信件放在了门厅,之后莉利“闯进了那片奇异的真空地带”[4]102,聚焦者转向了莉利,莉利觉得拉姆齐夫人看上去苍老、疲乏、淡漠疏远,认为拉姆齐夫人在怜悯班克斯,而莉利认为班克斯并不可怜;同时,她想到她的画,决定把那棵树往中间移一点。在班克斯对拉姆齐夫人说她总是盼望着收信后,聚焦者转为塔斯莱,在他看来他们是在扯些废话。莉利看到对面的塔斯莱喝完了汤,她的意识又出现在人们面前,莉利认为塔斯莱枯燥、刻板,不讨人喜欢,但是她喜欢他那深蓝的、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随后,拉姆齐夫人又问塔斯莱是否常写信,聚焦者又转向了莉利,她认为拉姆齐夫人同情男人,女人总是能独立自主。而塔斯莱简洁的回答说他只给母亲写信,除此之外1个月也写不了一封,在塔斯莱看来,下楼来吃饭对他来说是浅薄庸俗的,女人总是不会收获价值,做些无聊的事。

在这个片段中,关于信件的对话只言片语,伍尔夫花大量篇幅描写人物意识活动,视角在拉姆齐夫人、莉利和塔斯莱之间转换,不同人物的叙事眼光道出了事件以及其他人物在聚焦者心中的印象,每个人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这种不定式聚焦通过人物心理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成为这部小说的基本叙述视角。

在第三部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个客人一同驶向灯塔,莉利在岸上作画,叙述视角在莉利和拉姆齐父子3人之间转换,该部分第十二章描写了拉姆齐父子之间冰释前嫌,孩子不再对父亲心怀怨恨。在短暂简洁的零聚焦叙述拉姆齐先生看书的情景之后,詹姆斯成为聚焦者,随着灯塔的接近,詹姆斯回想起家中花园里的贝克威斯老太太,并且他看着父亲阅读,认为他们有共同的认识。但詹姆斯和凯姆“发誓要至死不渝地反抗暴君”[4]250,凯姆认为,父亲像一只无法逮住的小鸟,飞到无人之地;吃午饭的时候,凯姆继续任思绪随意流动,认为父亲在思考渔民的生活,“好像他是一位高贵的西班牙绅士,正在把一朵鲜花献给在窗口的一位女士……他正率领着他们去进行伟大的远征”[4]252。在即将到达灯塔之时,拉姆齐先生称赞詹姆斯掌舵掌得好,凯姆心里向詹姆斯祝贺他终于受到父亲的表扬。当他们到达灯塔准备上岸时,姐弟俩与父亲完全和解,看到父亲站起来,身材魁梧挺直,詹姆斯感觉父亲像是在宣布“根本没有上帝”[4](P254),凯姆则觉得父亲像一个年轻人一样轻快。

第十三章叙述视角转向岸上的莉利,看到拉姆齐他们到达灯塔,莉利猜测身旁卡迈克尔先生的思绪,但突如其来的灵感使她转向画布,在画布中央添上一笔,最后全书以莉利的意识结尾:“我终于画出了在我心头萦回多年的幻境。”[4]256

叙述视角的转换展示了不同人物内心绵绵不断的心理活动,从不同的聚焦者来观察、感受周围的人和事,展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运用不定式聚焦,伍尔夫自如地穿梭于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流畅而敏锐地捕捉到每个人物的心理瞬间,再现了人物的内在真实,实现了伍尔夫的“人物中心论”的创作观点,从而取得了很好的叙事效果,也充分展示了伍尔夫独特的叙事技巧带给读者的特殊的阅读体验[5]。

三、《到灯塔去》之多重聚焦

在这部小说中,直接描述与间接暗示、客观时间与心理时间、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错综复杂,“一个人需要五十双眼睛来观望”[4]243,而对主人公拉姆齐夫人的认识则需要从四面八方来观察,50双眼睛还不够。不同人物眼中的拉姆齐夫人形象各不相同,她是慈爱的母亲,是富有同情心的慈善家,是体贴的妻子,善解人意的朋友,但她似乎也是强硬的家庭统治者,是伪君子。伍尔夫采用多重聚焦的叙述方式使不同人物的意识互相渗透,以此展现夫人的真实性格。不同的聚焦好似来自不同方向的强烈光柱,把人物照耀得里外通明,表现出多层次复合性格整体[6]。

小说长时间聚焦于拉姆齐夫人的思想,通过她本人的回忆,读者可以得知拉姆齐夫人是一位温柔体贴的母亲。当小儿子詹姆斯想去灯塔时,拉姆齐夫人立刻答应如果天晴准让他去,但是后来拉姆齐先生和塔斯莱都说天不会晴,这让拉姆齐夫人感到失望,但依旧安慰詹姆斯可能会晴天。同时,她是一个极具爱心的人,她走访贫苦人家,记录每家每户的收入、就业或失业情况,“她希望自己不再是一位以私人身份去行善的妇女……她希望自己成为她不谙世故的心目中非常敬佩的那种阐明社会问题的调查者”[4]9。但是拉姆齐夫人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乐于助人,是出于虚荣心,想获得他人的赞赏和爱慕。

从小儿子詹姆斯的视角来看,拉姆齐夫人比拉姆齐先生强一千倍,母亲生气蓬勃、充满活力、崇高而伟大,父亲缺乏生命力,拼命吮吸母亲的能量,只能栖息其下。作为拉姆齐夫人的丈夫,拉姆齐先生眼中的拉姆齐夫人是变幻不定的,她是美丽可爱的夫人、愚蠢的妇人,也是给予他支持和怜悯的伴侣。当拉姆齐先生说明天不可能到灯塔去时,拉姆齐夫人反驳说风向可能会改变,这让拉姆齐先生极其愤怒,认为这是愚蠢的妇人之见。但当拉姆齐先生在学术上陷入困境,需要同情、倾诉时,拉姆齐夫人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尽管他感到极其孤独,并且想到了那虚度的岁月和陨落的星球,他觉得她依然妩媚可爱、新奇动人”[4]42。

拉姆齐先生的朋友、客人非常喜欢拉姆齐夫人,她是一位漂亮的夫人、美丽的女神。从塔斯莱的视角看,拉姆齐夫人是他生平所见过的最美的人,和拉姆齐夫人一起散步让他感到无比的骄傲,“感觉到那吹拂着她鬈发的微风,感觉到那樱草花和紫罗兰的香味,因为他正和一位美丽的妇女并肩而行”[4]15。在班克斯的眼中,拉姆齐夫人具有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出奇的美貌,他敬佩拉姆齐夫人,对她产生狂热的陶醉,班克斯想象着她“像希腊雕塑一样体态优美、身材挺直,眼珠碧蓝”[4]33。

莉利眼中的拉姆齐夫人并非完美女人,和别人的想法一样,莉利认为拉姆齐夫人毫无疑问是最可爱的人,但她对拉姆齐夫人的看法更加丰富。在第三部分中,莉利在岸上作画,回忆起拉姆齐夫人,实际上,拉姆齐夫人是一个具有权威的统治者,莉利也曾经感觉到拉姆齐夫人的威力,她有惊人的支配能力,“甚至她和詹姆斯一起坐在窗前的影子,也充满着权威”[4]216。拉姆齐夫人的美几乎是公认的,而且颇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但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她,莉利猜想“他们认为她太自信,太严厉。也许她的美貌也会令人不快”[4]240。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拉姆齐夫人对他们的客人卡迈克尔先生表现出热心的时候,他对拉姆齐夫人一无所求,如莉利猜想一般,也许卡迈克尔先生不喜欢拉姆齐夫人身上的自信、权威以及直率的性格。

不同的聚焦者多次对拉姆齐夫人进行不同描述,逐渐展现出拉姆齐夫人复杂、矛盾的性格。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手段弥补了单个人物思想的空白,通过多视角对同一人物或事件进行不同叙述,制造出一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纷乱效果,不仅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更会给叙事效果锦上添花,这是常规的叙述方法难以获得的效果。

综上所述,伍尔夫是一位理论与创作并重的作家,她寻觅出新的艺术创作风格,尤其是叙事方式的创新,内化叙述视角,不定式聚焦与多重聚焦统领全文,零聚焦穿插其中,使作品更加清晰地传达了人类的主观世界和内心情感。在《到灯塔去》中,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与人物心理相结合,弥补了形式主义的不足,丰富了作品内涵,使处于不同位置的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读者可以在存在情感及知识偏差的叙述过程中,排除不可靠因素,最终领悟作者的创作宗旨,欣赏到其意图刻画的一副美好和谐的图画,获得非凡的阅读体验。

[1] Jahn M.Focalization[A].David H,Manfred J,Marie L 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C].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5.

[2] 尚必武.叙述研究的嬗变与态势[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6):16.

[3] 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4]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 段红.《到灯塔去》的叙事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35.

[6] 钱冰,曾永光.透视内心真实的叙事策略——《到灯塔去》解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18(3):38.

FocalizingCharacters’Mind,RevealingInternalReality—AnalysisofVariableFocalizationandMultipleFocalizationinTotheLighthouse

YIN Bo-yan,YANG Wen-g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00,China)

As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in narrative theory,focalization aroused a large amount of scholars’ concern in the 20th century,in which zero-focalization is the most popular.To acquire the formal innovation,modern novelists discard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style and adopt variable focalization and multiple focalization.Woolf,as an innovator in modern literature,uses variable focalization and multiple focalization alternately in her mature novelTotheLighthouseto depict narrative progression,analyzes the characters’inner world,and shows their colorful personality.

virgi nia woolf;tothelighthouse;variable focalization;shift of viewpoints;multiple focalization;characterization

2013-03-26

殷博岩(1988-),女,河北保定人,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杨文光(1965-),女,辽宁沈阳人,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英美文学。

I 3/7 074

A

2095-462X(2013)03-0018-0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30520.1206.003.html

(责任编辑刘小平)

猜你喜欢
到灯塔去拉姆齐塔斯
《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形象分析
论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精神隐喻
备胎也有春天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
《到灯塔去》来洞见回忆的再现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到灯塔去》中的莉丽·布里斯科
浅析伍尔芙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哈萨克民族药塔斯玛依混用辨析
大厨戈登·拉姆齐教你做牛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