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源,李金兴,赵宏伟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VSD通过对创面持续负压吸引,使其引流通畅,及时彻底地清创以及引流腔隙里的渗液,完全封闭,保证了创面的洁净无菌,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愈合时间,且减少了成纤维细胞的数量,降低了胶原的堆积,一定程度上减少瘢痕。进来,我们对10例由车祸所致下肢挤压伤创面应用VSD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患者10例为车祸导致下肢挤压伤,压迫时间为0.5~1.0h,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肢体远端无脉搏波动、深部组织挫裂伤、肌肉坏死,皮肤缺损、肌腱和胫骨外露。
VSD装置:VSD敷料是聚乙烯酒精化海藻盐泡沫,其微孔直径为0.2~1.0mm,多侧孔引流管穿行其中,可为一条或两条,可修剪,可拼接;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的半透性粘贴薄膜;三通;负压吸引器,维持在125~450mmHg。
一期于手术室在硬膜外麻醉下,清除明显坏死肌肉,彻底止血后,按创面大小裁剪、拼接敷料,放入创口与创面相贴,周边与皮缘间断缝合,确保敷料在创面或创腔里,用盐水或酒精纱布擦拭擦拭创周正常皮肤,确保洁净,然后将粘性薄膜封闭创面,引流管连接于负压吸引装置,持续200mmHg负压吸引,7~10d(是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而定),术后观察引流,期间如有引流管堵塞可用盐水注射器予以冲洗,粘贴薄膜漏气予以更换。二期见肉芽组织生长满意(肉芽新鲜覆盖外露骨和肌腱,填充空腔)后,行自体中厚皮片移植 ,继续应用 V SD治疗 7d。
下肢肿胀消退,肢体远端脉搏波动良好 ,创面无感染,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已覆盖外露骨及肌腱,创腔长满新鲜肉芽;90%皮片成活。
交通事故所致肢体挤压伤,多见于下肢,其中以小腿挤压伤为主[1]。挤压伤可造成肌肉缺血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临床表现为受压部位肿胀,感觉迟钝或缺失,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如果进一步出现以高钾血症与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预后受到影响。挤压伤诊断标准[2]:(1)肢体或躯干受重物挤压或受伤史。(2)有挤压局部症状和体征:压痕及皮肤擦伤;肢体渐进肿胀 ,皮肤发亮、张力增加,可出现张力性水泡和片状红斑、皮下淤血,皮肤发白,皮温降低,压痛明显;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动脉搏动可消失;有一过性肌红蛋白尿。(3)筋膜室内压>30mmHg,或比舒张压低20~45mmHg。治疗手段:生命体征监测,补液改善微循环,防治机型肾衰,患肢制动抬高,应用抗氧化剂减轻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带来的损伤,切开减张引流等。本次收治10例患者均为开放性挤压伤,病情严重,予以及时清创,发现肌肉组织条带状坏死,位于深面,由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解不清,且处于深面月国窝方向,有重要血管神经走形,于是止血彻底后,应用 VSD治疗,3d后肿胀消退可触及远端动脉搏动,7~9d新鲜肉芽覆盖创面,无感染。应用此种治疗方法使严重的挤压伤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截肢发生。
V SD是90年代初德国 U1m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的Wim Fleischman博士首次应用创面治疗[3]。挤压伤或挤压综合征如果进行开放式换药治疗,那么创面感染的几率较高,相应的愈合时间延长,给病人带来换药的痛苦,而采用一期闭合创面,又常因引流不畅,局部压力高而使组织坏死 ,同时可继发脓毒症和败血症等一系列“二次打击”。VSD不但可早期闭合创面 ,避免感染发生,而且能进行有效的引流,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组织修复,预防“二次打击”[4]的发生,同时避免了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在下肢挤压伤治疗中应用 V SD效果堪称完美 ,应用于皮片移植成活率高,应用简便。负压封闭引流使压力均匀地作用在皮片上,使皮片与创面肉芽基地和好的贴付,且有效地吸走组织渗液增加微循环、预防组织感染,从而是皮片更容易成活。总之,在开放的下肢挤压伤中 VSD可较好地完成早期治疗 ,减少致残 ,预防感染,应用于晚期的组织修复也取得好的疗效。
应用 V SD的注意事项:①保证引流管通畅、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创面,不漏气。②持续负压吸引,125~ 450mmHg。③观察引流液如有持续大量血性液流出,考虑到活动出血可能。④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
[1]施建国,王军兵,侯振海,等.交通事故致肢体严重挤压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3):205-207
[2]刘新民,陆召麟,腾卫平,等.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 [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744
[3]Fleisc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J].Un fall chirurg,1993,96(9):488
[4]杨帆,白祥军,易成腊,等.急诊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防治挤压综合征[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