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平,王伟志,王舒
齐刺加浮刺法治疗眼肌痉挛20例
林海平1,王伟志2,王舒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73)
针刺;眼睑痉挛;齐刺;浮刺
眼肌痉挛是指眼睛周围的肌肉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往往局限于一侧的上眼睑或下眼睑,严重者可上下眼睑同时跳动,甚至牵扯到口轮匝肌导致同侧的面肌痉挛。我们采用齐刺加浮刺治疗本病20例,现介绍如下。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门诊患者20例,其中女16例,男4例;年龄17~72岁;发病时间最短3 d,最长半年;上眼睑痉挛6例,下眼睑痉挛13例,上下眼睑同时痉挛1例。
上眼睑痉挛主穴取下鱼腰(即鱼腰穴下0.1寸),下眼睑痉挛取承泣。配穴取双侧四神聪、合谷、太冲。
主穴采用齐刺加浮刺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取3根长40 mm毫针,先使针尖在术者押手的指腹上对齐,3根毫针并在一起同时垂直刺入同一个穴位,进针0.1寸,因其刺入皮肤内甚浅,针呈下垂状,犹如挂在面部。进针后不提插、不捻转。配穴均按常规针刺法进针,四神聪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合谷及太冲采用捻转泻法,每穴行针1 min,然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治愈:眼肌痉挛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
显效:痉挛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发作,仅为眼睑轻微跳动,可自行缓解。
有效:痉挛的发作次数减少,跳动程度减轻。
无效:治疗后痉挛症状无改善。
治愈6例,占30%;显效8例,占40%;有效4例,占20%;无效2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其中1次治愈者2例。
眼肌痉挛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种,中医学将其纳入“胞轮振跳”、“筋惕肉瞤”等范畴。此病常突然发作,轻者可自愈,重者经久不愈且会影响视力。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面肌痉挛,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1-2]。
本病多由外感风寒邪气,痹阻筋脉而致筋脉挛急,或年老体弱,肝脾气血亏虚,血虚生风,筋脉失养所致。在治疗上我们选取局部穴位齐刺加浮刺治疗,其用意有二,一是三针齐用加强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濡养筋脉;二是针刺浮浅以引邪外出,熄风止痉。配四神聪以镇静安神止痉;合谷属阳明经穴,为治疗面部诸疾之要穴,可疏通阳明经之气血,有通经活络抑制抽搐作用;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输穴,可疏肝调肝;合谷与太冲配伍称为四关穴,可调和气血、熄风止痉[3]。
据报道,齐刺法主要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4],浮刺法则适合浅层肌肉病[5]。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治疗眼肌痉挛,临床却不多见。我们采用齐刺加浮刺的方法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次观察的20例样本中仅有2例无效,两患者均有面神经麻痹病史,经针灸治疗未痊愈,留有轻度后遗症,病程相对较长,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1] 黄飞红,林秀蓉.耳穴贴压治疗眼肌痉挛[J].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 1996,14(1):33.
[2] 谢衡辉.针刺治疗胞轮振跳3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4): 46.
[3] 万迎晖.远端取穴治疗眼肌痉挛32例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2):57,71.
[4] 熊源胤.齐刺法临床运用概况[J].河北中医,2005,27(2):153- 154.
[5] 殷优长,冉新.《灵枢·官针》的刺法分类比较[J].上海针灸杂志, 2006,25(4):41-42.
2012-12-20
林海平(1987 - ),男,2011级硕士生
1005-0957(2013)04-0312-01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