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宇
(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西安712046)
笔者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3例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33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35~60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8年。
诊断标准[1]:晨起颈部不适疼痛,转颈僵硬,视物模糊但不旋转,行走不稳,眩晕,有体位性猝倒,耳鸣,耳聋。X线检查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侧方增生。CT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痉挛,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
针灸治疗:取风池、百会、完骨、天柱、四神聪,常规消毒后平刺百会、四神聪,风池斜刺,针向对侧眼球球后方向,进针1~1.5寸,以针下得气即止,切不可深刺或平刺,天柱、完骨穴位施常规针刺手法,用提插平补平泄,留针30min后出针,每日1次。
中药治疗: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120g,当归尾15g,赤芍10g,地龙15g,川芎20g,红花15g,桃仁10g。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两次。
治疗7天为一疗程。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然遗留部分症状、体征活动功能障碍。无效:临床症状功能活动无改善。
治愈17例,好转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最短2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
冯某,女,47岁,2012年3月16日就诊。颈椎病3年余,因近期工作量增大颈部不适加重2天。2天前晨起颈部疼痛、僵硬,直立行走或站立较长时眩晕,视物模糊,耳鸣,伏案时间过长症状加重,休息或头颈部后仰时症状可有缓解。纳少神差,失眠头昏,齿痕舌,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X线示钩椎关节增生,4~5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CT示椎间盘变性,颈椎增生,脊髓血管受压,血液供应不足。西医诊断为颈椎病(椎动脉型)。中医诊断为眩晕(气虚血瘀证)。遂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2个疗程,视物清晰,耳鸣,眩晕症状消失,纳可,睡眠佳,可正常工作生活,随访2年无复发。
颈椎病属中医“眩晕”、“痹证”范畴,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瘀血内阻。属虚者居多,如阴虚易肝风内动,血虚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可导致眩晕。属实者多由于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而成眩晕[5]。治疗当补虚泻实,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平肝潜阳,化痰行瘀,调整阴阳。百会穴归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其气接通于脑部。风池、天柱二穴具有疏通气血,安神定眩作用。完骨穴为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疗项肿不可俯仰之要穴。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为治疗头项僵硬、转侧不利之效穴。内服药中黄芪补益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针灸和中药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活血化瘀,故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2]张国桥.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31.
[3]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4]王文春,张安仁,卢家春,等.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应用中的应用及评价[J].西南军医,2007,9(4):145-146.
[5]张清,孙树春.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