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华 严 勇
(1.韶关市林业局,广东 韶关 512000;2.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0)
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至今,会计工作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大幅度的转变,与此变化相对应的是会计多方面的变化。由于企业会计在我们国家的会计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展现出我国现代会计一个基本特征;分析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企业会计发展情况,便可以明确我国会计改革的基本流程。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就是从那时起,同我国经济转轨一同到来也有改革的深入,并且我国企业会计所实施的改革带来了接连不断的高潮,写下了我国会计发展史的华丽篇章。
财政部于1993年7月10日所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所续写的另一新的篇章。
在2001年我国又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作为又一新的历史意义,因为此项制度规范统一了我国的会计核算。
在2006年我国出台了又一新的会计准则,更加规范了我国的企业会计满足市场经济的条件,有力地确保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建立健全相关市场的经济体制,进一步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引导我国会计迈入世界行列的里程碑。[1]
因为会计是构成经济的关键因素,其改革的背景是基于经济的改革,与经济的改革紧密结合。这更加验证了会计的存在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认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进互促的。如果社会主义市场不存在经济的改革,也就不将有我国企业会计取得快速发展的现状;与此同时如果我国企业会计的改革前进缓慢,则必将抑制我国市场经济的较快前进。将会计的改革联系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这一背景和趋势下思考,与国家和社会实际的发展需要进行连结,而这为我国企业会计改革所取得的成功总结,并且也需要我们一定要坚持的绝对真理。[2]
会计改革的经验也对我们揭示出,能否对国际会计惯例有一个准确的了解,这并不是先天所具有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慢慢的去了解掌握。改革初期,对我国会计和国际会计关系的认识主要是“接轨”和“协调”,然而“接轨”更普遍,直到改革开放后期,我们对中国会计和国际会计的惯例之间的关系有了变化。通过合理解决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认识前提下,探索出一条由“接轨”走向“协调”,再走向“趋同”和“互动”的道路。
通过认识的时间进程不难发现,企业会计的改革所经历的进程几乎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十分类似的模式,而这也成为我国会计改革收获的另一宝贵经验。之所以我国的会计改革不是突飞猛进,而是循序渐进模式,是因为渐进模式的益处为使得改革能够在被接受时相对容易,且便于调整,进而可以稳定地从旧至新这两种制度转变,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幅度的转变所导致的不和谐。
回顾我国所走过的企业会计改革道路,给我们的体会便是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面十分广泛,开展工作十分艰难;虽然目前改革得到了让人称赞的成就,可依旧存在大量工作有待解决。展望未来,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我们眼前,在未来的改革中一定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之路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已经创建成了基本的准则体系,在未来的时期内会计创建会走得比较稳定。不可改变的就是发展和变化,依旧让我们密切了解国内外经济走势与世界政治形势变化,特别是需要紧随国际财务报告指标体系的实时转变。未来的指标体系将要修改的内容则为:针对会计信息质量,将突出注重相关性;明确会计要素过程中,将减弱传统的重视交易事项,减弱所控制的实际资产,重点突出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运用计量的计算中,将会比较重视所采用的公允价值方法;明确收入的准则中,将减弱实现的观念,明确指明收入的变化取决于资产与负债,并非仅仅为了赚取利润;也会改变财务报表包含的内容与表示方式。因为在这些因素的变动过程中,部分因素是根本性的,涉及的范围较大,这边要求我们认真关注。每时每刻紧随国际走势的脚步,不仅可以让我们维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同时也可以迅速的研究新变化能够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且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国际社会表明我们的态度。[3]
现阶段,非上市企业与上市企业所采取的会计运营方式是不同。上市企业所采用的是2006年的会计准则,非上市企业的会计却不是这么简单:一些大中型企业所采用的是2001年出台的会计制度,还有一些企业所采用的带有行业色彩的会计制度。虽然上述问题是因为两种企业间的各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总而言之是因为我国并没有同意的企业会计信息,所以出现了阻碍两类企业相互间的信息交流。行业类型有所区别的企业出现不同的会计规范是比较正常的,但目前的现象是会计规范不同带来巨大的差距,则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整改。因为准则相对来讲是比较健全的,所以整改的方向应该是趋近于准则的未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非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创建中来,增强非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整体水平。[4]
目前所创建的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丰硕的成绩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将是怎么样去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监管企业会计的准则,将会成为这里面十分重要的举措。会计监督管理是构成我国财政监管的关键成员,提高会计的监管力度则是经济秩序得到整顿和规范的必然要求。自从1999年来,财政部连续实施10次以上的会计信息审查,处罚了数量众多的违法违规进行会计造假的企业;从2003年财政部检查国内的数百家会计师事务,且处理了一大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定期的监督管理举措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会计的造假态势。总而言之,在颁布了新准则之后,怎样提高与完善对企业会计的监督管理,将成为改革得以深化与保护的成果随之带来的新议题。
[1]葛家澍.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44-245.
[2]刘玉廷.中国会计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0:60-191.
[3]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J].会计研究,2011,(7):20.
[4]项怀诚.新中国会计50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