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研究》第五研究中的意向性概念考释

2013-04-07 08:28黄亚明侯振武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质料意向性胡塞尔

黄亚明,侯振武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逻辑研究》第五研究中的意向性概念考释

黄亚明,侯振武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逻辑研究》被看作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开山著作,是现象学运动的真正起点。“意向性”作为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是现象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对《逻辑研究》第五研究中的“意向性”概念进行一翻梳理,并重点阐释意向性何以可能以及意向性概念提出的理论意义,阐释主体性与意识对象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必由之路。

意向性;意向本质;质料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是十七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所引领的现象学运动已成为欧洲大陆上的一股强劲的哲学思潮,影响极为深远,所涉及的范围又极为广泛。而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意向性。但对“意向性”问题的探讨,并不是由胡塞尔才开始的,过去的哲学家都并不是以专门的哲学术语方式来运用的,直到弗兰茨·布伦塔诺。布伦塔诺把这一概念应用于心理学中。

布伦塔诺在《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中提出唯心主义的“意向性”概念,认为意向的非存在是心理现象所持有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心理现象定义为是种通过意向的途径把对象包括在自身中的现象。”①也就是:(1)意向的非存在是心理现象的特点(即意向活动的内在性),即意识的内容可以包含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如圆方鬼神等。(2)心理现象、意向活动和某种对象有关(即涉及某种对象)。②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接受了上述第二种含义并加以发展。意向性问题成了《逻辑研究》一书的核心。《逻辑研究》第二部分由六个研究组成,其中第五个研究就是对布伦塔诺的意向性观念的详细阐释。除了对布伦塔诺的继承发扬外,胡塞尔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么,胡塞尔究竟是怎样阐述其意向性概念的呢?意向性又是何以可能的?这个概念又有着怎样的理论意义呢?

一 意向性概念的概述

作为一个概念,胡塞尔并没有十分清楚明白完整地给出它的定义,但人们仍可以在其著作中大致梳理出这个概念,且看倪梁康先生在《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修订版)中给“意向性”这个概念的梳理。

意向性:[(英)Intentionality ]

在胡塞尔那里,“意向性”作为现象学的“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标志着所有意识的本己特性,即:所有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并且作为这样一种意识而可以得到直接的指明和描述。关于某物的意识是指在广义上的意指行为与被意指之物本身之间可贯通的互相关系。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大略可以看到意识的意向性特征,显示出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意识始终是关于……的意识”,这里需要指出另一个概念:意向。胡塞尔将意向理解为意指(to intend to)仅意味着对意识某物对某物的“朝向”或“指向”,③从意向的英文to intend to就可以看出,意向是一个过程,一种运动。但意向本身并不构成意识,在意向的过程中才有意识的意向性特征,即“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定意识都是以与其相对应的客体化行为为基础,正如没有悲伤的对象怎会有悲伤,没有快乐的对象怎会有快乐一样,意向性正是体现在意识与对象的联系之中。

二 意向性何以可能

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要追根溯源,现象学也不例外,胡塞尔不会仅仅给出“意向性”这一概念而后就束之高阁,他当然还要为我们澄清意向性是何以可能的。

要阐述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意向”说起,狭义的“意向”如前所述,是一种意指或“朝向”,指向对象。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说就是“瞄准”;而广义的“意向”也就是“意向本质”,我们先看一下胡塞尔对意向本质所下的定义:“在每一个行为的描述性内容中,我们已将质性和质料作为两个相互要求的因素区分开来。如果我们再将这两者聚合在一起,那么初看上去我们似乎以此便可使这个相关的行为复原……只要我们现在(正如我们将要听到的那样)必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合适的做法便是将这两者的统一(它只构成完整行为的一个部分)标识为行为的:‘意向本质’”。④由此可见,意向本质包括“质料”和“质性”,“质性”,简单说指是其所是的东西。就像传统形而上学家所说的“内在的规定性”,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是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本质差别”,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区分两个具有相同质性的判断或对象呢?胡塞尔提出了“质料”的概念,类似于托马斯·阿奎那所讲的“第二质料”。质料与质性相关,质性通过质料与对象发生联系,“质料不仅确实地规定了整个对象,而且还确实地规定了对象被意指的方式……”。⑤

从以上可以看出,使意识与对象发生联系的不是质性而是质料。按照胡塞尔的说法,意识是意向的,也就是说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向性得以可能至少需要两个因素:(1)意识主体(“我”“我们”——人),(2)客体(对象)。但还需要一个纽带能将这两个因素联结在一起,胡塞尔选择的这个连结点就是“质料”,因为“质料”是行为的“内容”、“材料”等。在《逻辑研究》中指出:“……质料告诉我们,在含义中对象性被意指为何物,被意指为如何被规定和被把握的东西……”,③正是由于质料联结着意识主体和客体对象,所以才使得意向性得以可能。

三 “意向性”概念提出的理论意义

前面已约略阐释了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的内涵及意向性何以可能的条件,相信已对《逻辑研究》中意向性这个概念有了大致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仅限于此是不充分的,一位哲学家,尤其是像胡塞尔这样的哲学大师,对某一概念范畴的提出或运用绝不是随意的,必定存在至少对他本人的哲学思想或体系具有建构性的意义,并同时具有理论意义。下面仅就《逻辑研究》“意向性”概念提出的理论意义管窥蠡测。

1.意向性的提出重新阐释了意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相关性。

意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对于绝大多数哲学家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主体与客体之间究竟是对立的关系,还是同一的关系?马克思以“实践”统一了二者,换言之,主体和客体——在实践活动中——达到了统一,也就是说,主体(人)通过实践认识了客体(客观世界),而实践笼统地说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人类的活动是普遍的,因此,作为使主客体统一的条件:实践——也就是普遍的,那么,主客体之间的统一,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实质上是无需论证的,不言自明的,甚至已经成为马克思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前提预设。然而,“实践”作为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客观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是站在某种立场(客观立场)上看待主客问题的。而胡塞尔却恰好相反,是更高级意义上的相关性。“意向性代表着意识的最普遍结构”,意向性是意识的一种特性,而它的本质却是朝向对象,所以在“意向性”当中本身已包含着认识的整个过程,而不再是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而是对主客体这一问题的一种超越。对象(客体)实质上是包含在意识(主体)之中的。

2.对关注自我主体性传统的继承。

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被公认为是近代哲学的开端,意味着哲学上认识论的转向,实际上也较大地推动和影响了后来的现象学运动的发展。“我思”表明了对“自我”的关注,从对宇宙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注,人开始发现了“自我”。而笔者认为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继续对主体意识和人的主体性的探讨,意向性是人的精神活动所特有的特征,而意向性的构造能力,正说明了关于对象的意识是在意识中被构造出来的,对象只是被给予的。

四 结语

尽管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已经接受了他的老师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但到此时的意向性也仅是作为意识的本质,是“一种区别于物理现象被动性的意向主动能力”,仅指出了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而不具有任何哲学上或实际上的建构性意义。这是《逻辑研究》中的“意向性”概念的不足之处,但是,所幸胡塞尔在从《逻辑研究》时的“本质现象学”向《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时的“先验现象学”转向时弥补了这一缺陷。“意向性可以在现象学还原之前和之后被描述,在还原之前,它是一种交遇,在还原之后,它是一种构成”。⑥只有当“意向性”这个意识的本质特征具有了“构成”意义的时候,它才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哲学上建构意义的概念,并贯穿于整个现象学运动之中,对后来的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待于我们这些后学者继续学习、研讨和探究。

注释

①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第1卷)[M].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9.

②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22.

③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修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50,288.

④[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版)第二卷第一部分[M].乌尔苏拉·潘策尔,编,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482-483.

⑤E.Husserl:LU II/1,A392/B1417.

⑥倪梁康.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1][德] 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 (修订版)乌尔苏拉·潘策尔,编[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修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倪梁康.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ClassNo.:B08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InterpretationoftheConceptofIntentionalityinLogicalInvestigationsV

Huang Yaming,Hou Zhenwu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s the beginning of Husserl's phenomenology,Logical Investigations is the is the real starting point of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 As the core concept of Husserl's phenomenology, “Intentionality” is the indispensable concept of starting point and basic concept. Combing the concept of “intentionality” on V of the “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explaining the possibility and theory significance of intentionality, illust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the objectivity of object consciousness,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Husserl phenomenology.

intentionality;intentional nature;materiel

黄亚明,在读博士,南开大学哲学院。

侯振武,在读博士,南开大学哲学院。

1672-6758(2013)12-0036-2

B085

A

猜你喜欢
质料意向性胡塞尔
语境中的胡塞尔*
——专栏导语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再版的解析
电影叙事质料和形式与观众视点的选择
谢林与近现代思想中的质料主义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
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观看定义与个体间的张力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
“选择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群众集体意向性——读《井冈山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