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期
刊物介绍
《世界文学评论》是由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杂志。长期被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世界文学评论》以每辑50万字的容量,以每辑10个以上的专题栏目,在发表著名学者与批评家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注重发表国内外中青年学者的科研成果,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富于创见,受到广大作者与读者的高度肯定与广泛好评,在学术界、批评界与教育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世界文学评论》新的编委会与理事会,分别由国内外著名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文学院或外语学院担任。计划每年出版4—6辑,每辑256面,以专题研究为主,主要发表著名学者的最新学术成果,同时也注重发表中青年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容纳面更广,涉及问题更多,但仍以文学研究为中心,关注文学本体,与政治、军事、宗教、社会问题等无关。
世界文学评论
- 灵性文学的实践者
——施玮访谈录 - 文学地理学的几个主要问题
——曾大兴访谈录 - 兼顾科学性和审美性的世界文学史
——评高尔基文学研究所编《世界文学史》第五卷(上) - 一部整体的、动态的世界文学史
——读《世界文学史》第二卷上册 - 文学发展视野下的文学史编写
——以《世界文学史》为例 - 论易卜生长诗的自由意识
- 试论《技术人法贝尔》中的精神生态批评意识①
- 德里达解构主义和超文本概念的相互印证
- 论《香水》中的嗅觉叙事①
- 是挚友还是同性恋人?
——从阿基里斯和帕忒洛克洛斯,两个男人的合葬谈他们之间的关系 - “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
——论弥尔顿的自由观① - 规则与自由的对抗
——歌德《飞行的大钟》分析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神秘意象再探析
- 论《从黎明到黄昏》中的不确定性
- 《潘达莱昂上尉与劳军女郎》叙述艺术研究①
——从“黑色幽默”谈起 - 热带的畸形儿
——以成长模式分析略萨小说《城市与狗》 - 以实马利的流亡之旅
——从圣经原型的角度解读《白鲸》 -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埃勒里·奎因“国名”系列小说研究
- 《一个名叫福鲁特的人》中的荒诞
- (怀尔德:死亡恐惧的镇痛剂
——《白噪音》中“无知”的力量与脆弱) - 超越女权,回归女性
——艾丽丝·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 - 论简·奥斯丁小说的女性觉醒意识
- 因爱而醒
——浅析《觉醒》中的爱情模型 - 意大利形象的变迁研究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访意游记比较 - 相异的天空下,相似的呐喊者
——鲁迅与韦斯特 - 从文学翻译的视角审视译者的身份①
- 英语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质及对汉语诗歌写作的启示
——读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之后的反思 - 庄子与柏拉图诗学本体论、语言论比较
-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 《千曲川旅情之歌》写作艺术刍议
- 《天问》①:我国首部诗体哲学思想的楚魂神韵
- (对传统戏剧的批判话语分析: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 日本汉诗的诗学观研究①
- 情满于山 意溢于海
——评邹惟山赋集《江上有峰》 - 地理的感知与生命的情调
——论邹惟山赋作的生成机制 - 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的文学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①
- 国内华兹华斯研究综述
- 中国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研究现状论析
- “空间意识与流散文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 关于“流散文学的空间意识”的对话
-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全面观照与客观评述
——评曹卫军著《从象征到魔幻——西方现代派文学主流》 - 重温民国学术遗风
——评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 - 维扬诗话
——《罗维扬文集·诗歌/翻译卷》代序 -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序跋
- 从一往无前的许国之情到磨难之后的心灵超越
——谈《田嵚诗词》① - 外国文学研究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