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景区标识语的翻译
——以呼和浩特为例

2013-04-06 07:20彭晓燕
关键词:标识语奈达原文

彭晓燕

(内蒙古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景区标识语的翻译
——以呼和浩特为例

彭晓燕

(内蒙古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了呼和浩特市部分景区标识语的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此来改进并完善英语标识语这个语言平台。

功能对等;标识语;英语翻译

中国的旅游业起步于入境旅游,从1956年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成立起入境旅游和接待就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系列国际大型活动的开展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来华游览观光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将有1.37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旅游英语和景点等的英语标识作为向国际友人宣传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工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呼和浩特作为塞外名城,同时也是最具名族特色的北方历史名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为了更好地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呼和浩特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其旅游景区、景点、饭店、指示牌多采用中英蒙三语对照的形式。这一独具特色的形式有利于内蒙古的旅游宣传,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但是,有不少的中英文对照的路牌和指示牌使用的英语词汇不够准确,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有些指示牌的翻译甚至存在着严重的错误。本文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分析呼和浩特部分旅游景区的英语标识翻译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措施。

一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而奈达的“功能对等”是翻译理论的核心,是我国较早引进的理论之一,在翻译界的影响较大。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因而奈达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的翻译定义中的“信息”包括原语传达的各种信息:语意的、文体的、文学形象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方面等等。而定义中的对等也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 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共有四个标准:1.传达信息;2.传达原创的精神和风格;3.语言畅通,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4.读者反映类似。只有在符合了这四个标准译文和原文的意思才能表达一致。

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旅游景区介绍和旅游景区标识翻译的基础理论,基于这一理论研究呼和浩特景区英语标识在翻译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以及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二 景区标识的特点及功能

根据现代翻译理论,从文本类型和功能方面来讲,旅游标识语属于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祈使文本的结合体,同时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同时旅游景区标识语是一种面向公众的公示语,是旅游业,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最易识别最具影响力的代表物。旅游标识语的翻译,其目的就是要向国外游客介绍景点情况,传递相关信息,让来华旅游的游客能看懂读懂,听懂,实现交际的功能。旅游景区标识语作为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语言环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旅游景区标识翻译的特点及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简明性。

旅游景区标识语运用最简洁、最通俗的单词和最简单的句子结构为游客提供服务。旅游景区的标识语在词汇上强调尽量运用单一的动词,这一特点体现在句法结构上就是尽量使用祈使句。如在景区商店门口前挂着的“正在营业”的招牌,简单地用一个单词open 就可简洁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标识语在非旅游区的公共场合也很常见,如禁止喧哗直接翻译为 Keep Silent, 禁止停车译为 No parking等等。

基于偏互信息法与支持向量机的覆冰闪络故障预警//郁琛,吕友杰,段荣华,程松,黄伟,陈彬//(2):92

2.导向性。

旅游景区的标识语的提示性和指示性的功能都可概括为导向性,导向性的标识语用于为游客提供服务周到的信息,应游客的需要而设立的,虽然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用途广泛,试用范围广泛。这样的标识语也不一定要求公众采取任何的行动。其作用表现在告诉游客应该怎么做,怎么做符合规定;同时游客通过标识语所提供的内容明确自己的方位,行为及方式或目的。如景区内指示牌,方向标,景区图、交通图的设立,以及提供某种服务的指示如“导游服务”“Tour guide service ”,“信用卡支付”,“Credit card acceptable”等。

3.指令性和限制性。

指令性公示语又称强制性公示语,是指用于公示语的信息来指导人们的行为,要求公众必须采取或者不得不采取任何行动。语言直白,具有强制的效果。限制性的旅游景区标识语仅对游客的行为做出限制,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应该直接了当,使用的语气较为缓和,使游客不会感到强硬和无礼。如:禁止入内 No Admittance, Do Not Enter, Alarm Operating,安全出口 Fire Exit Only等。“请勿.....”,“禁止......”一般都译为指令性的“Don’t...”“No...”,或者“...Forbidden”这些指令性的或限制性的标语中各个单词的首字母都大写。

三 旅游景区英语标识翻译常用的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不是死译法,它不是简单的逐字翻译。直译法是指译文不仅表达原文的内容,还保留原文的表达形式,比如保留原文所使用的比喻,原文的形象,原文的民族特色等,让读者能读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感受。在翻译的过程中真正地运用直译法是传达信息和传达原创的精神和风格。在旅游景区标语对一些服务设施和服务区域的翻译过程中使用直译法较多,如:“提供购物机会”将其翻译为Shopping Offers 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原文意思的表达,考虑了中英语言使用时的差异。大盛魁总号作为内蒙古的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集本土民俗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标识的本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特点十分明显。总号中的每一个院落都有自己的名称。院落的名称是根据本院中的业态分布命名,如作为服务中心的 “总台”“Service Center ”和以书画为核心的“书画苑”(Calligraphy Courtyard),由于标语的原意表达的不仅仅是个院落的功能,而且是带有文化艺术内涵,所以书画苑就不能简单地翻译为Calligraphy Garden。

2.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翻译时根据意义上或者修辞或句法上的需要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但是有其义的一些词,目的是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信息与风格,增译法并不是完全的无中生有,而是为了确切。充分地表达愿意,使得译文的表达更加顺畅,符合语言习惯。景区标语的翻译由于受句型结构短等因素的限制在翻译过程中多增译连词和介词。如:景区内常见的提示性的标语:安全可靠 Safe and Reliable 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了连词“and”,使得安全与可靠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Free of Charge 免费使用,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介词of,介词of在句中并无实际的意义,但是在英语语句中起到连接的作用。

3.音译法。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是随着翻译的出现而出现的,随着翻译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翻译中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翻译名词时使用音译法的频率较高,外来词是音译法最具代表性的词语如“sofa”,翻译成汉语是“沙发”。而在景区标识语的翻译中常常使用音译法来翻译街区名称和景区内小区域的名称。如大盛魁总号中的“小东街 ”以及商铺“天巧坊”等景区标志直接翻译为“Xiao Dong street ”,“Tian Qiao Square”以音带义,这一标识没有实际的意义,仅仅具有景区内的导向作用。

4.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形象、民族特色等,而是将原文的意义传达出来的翻译。意译法不注意原作形式,包括句法结构,用词及修辞方法等。但意译并不意味着将原文的内容随意地改动,或者添加词语。在翻译时必须充分地考虑语言环境基础上抓住重点。如“Office area ,please don’t coming ”老弱病残专座,如若按照这条标语的字面意思来翻译则可理解为“办公空间,请勿入内”,这样一条提示性的标语放在旅游景区这一环境中会显得很突兀。又如大盛魁总中的“四合院”这一院落作为景区内住宿接待的区域,并非等同于大家熟知的北京四合院,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原有的翻译,因而在翻译时运用意译法,译为”Quadrangle Dwelling Hotel”。

四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英语标识翻译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旅游景区内的标识语不仅具有公示语所具有的特点,同时也具备文化传达的功效。中文的景区标识语有时更偏重于对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的阐述。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及语言习惯的差异,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景区标识语的翻译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拼写错误,错误地使用直译法即逐字翻译,汉语拼音代替英文,翻译过程中未能考虑中外文化差异,选词不当。以下对景区标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拼写错误。

单词拼写错误是公示语最常见的一种不规范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翻译时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在印刷时出现的问题。如在哈素海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的一块指示牌上,旅游纪念品商店翻译是“Souvenir Shop”,而旅游纪念品这个单词的正确拼写是“Souvenir ”。又如大召寺景区大雄宝殿内的大佛被翻译为“Grand buddna”,而作景区内的标识的首字母大写,这一标语的正确翻译为”Grand Buddha”。拼写错误违背了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错误的单词不仅不会传达原文想要传达的意思而且会影响旅游景点的形象。

2.翻译时错误地使用直译法。

直译法在公示语的翻译中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将直译法简单地等同于逐字翻译的错误也是常见的。如昭君墓中的“请按顺序排队买票”翻译为“Please queue for ticket checking”。“ticket checking”有检票的意思,按照字面传达的含义即译为“请按顺序检票”而不是“请按顺序排队买票”。又如大召寺景区的标识语中的”东出口”译为“East way out”。英语中公共场所的“出口”和“入口”都有相对的专用语,而不是依据汉语思维对一些词进行组合。这两条标识与在翻译过程中以汉语的语言习惯对标识语进行简单的逐字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忽视了景区标语简洁性的特点也未进行思维转化。依据功能对等理论当中的词汇对等的特点来分析,应将这两条标语改为“Please queue for boarding ”,“East Exit”。

3.汉语拼音代替英语翻译。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音译法常被使用,音译法常被用在景区内街道名称的翻译,以汉语拼音替代英语翻译,如大盛魁总号的“小东街”,“永胜街”,“兴隆巷”,等都是用标识的汉语拼音辅以简单的单词“street”作为英语版的标识语的翻译。这样的翻译符合了词汇的对等,句法的对等和问题的对等,这样的标识语也起到了区别和导向的功能。但是这样的翻译忽视了对原文意思传达的功能。在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语翻译可能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却掩藏了原语的文化意义。以大盛魁总号中的“兴隆巷”为例,大盛魁商号作为杰出代表,三百年前曾经创造出“雄踞玉泉三百年,商战欧亚九千里”的商业奇迹。现在的总号是在原有的旧址上重建的旅游景区,园区内的每一条道路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兴隆巷”取其意为生意兴隆,一是指当年大盛魁红红火火的生意,二是对现在给予美好的寄托。依据上述文化背景及理论的指导,“兴隆巷”应该改为“Prosperous path”。

4. 翻译时未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公示语中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或外国文化的现象极其严重。汉语的景区介绍和标识语的应用偏重于修辞手法的使用,而英语则偏重于简介,明了功能性的使用。

如南湖湿地公园的标语中的“心触一片净土,爱博一片天”,中文使用的是一种文学性强的呼唤性文体,英文为“Heart touch the pure land”这样的翻译虽然保留了原文的文体特征,却忽视了文本原意的传达。为了形式的统一而违背了原文含义的表达。在正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本着简洁的原则应将其译为“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

忽略中西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景区内一些提示语上,同时也表现在景区内的巷和街道的翻译。在大盛魁总号中,由于建筑为明清的仿古建筑,景区内的名称有的被命名为街,有的被命名为巷,“小东街”“永胜街”“德胜街”“兴隆巷”等。依据中国的建筑学理论,南北走向的路方可称为街,而东西走向的路只能称为巷。而在大盛魁总号翻译当中,将街和巷笼统的翻译为“Street”,虽然能发挥其导向和指示的功能,但是却未能将中国的文化体现出来,同时也未能将“街”南通北达的功能,小巷的“小巷深深几许”的意境表达出来。如果将“兴隆巷”改为“Prosperous path”岂不是更确切。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来草原旅游的游客必游的目的地,而市内的旅游景区就是作为向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游客了解呼和浩特甚至内蒙古的明信片。景区内标语又是作为游客了解我市文化,历史,资源最直观的工具。因而要对景区内出现的标识语的翻译重视起来,在坚持英汉翻译理论的基础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符合语言习惯等原则进行恰当的翻译,为外国的游客搭建良好的语言平台,提供良好的服务。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 2012 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 .中国翻译,2005(6).

[2]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 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 .中国翻译,2006(6).

[3]李玉良,王巧峰.“汉语标识语翻译策略”[J] .上海翻译, 2008(1).

[4]吕和发,单丽平,等.《汉英公示语词典[J]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 2006(4).

[6]尤金·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J] .严久生,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7]洪捷.浅谈旅游景区标识语的英语一发及其规范[J] .福建论坛:社会教育版,2006(7).

ClassNo.:H315.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TranslationofScenicLogosFromthePerspectiveof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

Peng Xiao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70,China)

In light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scenic logo in Hohhot City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platform.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cenic log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logos; English translation

彭晓燕,硕士,讲师,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1672-6758(2013)08-0089-3

H315.9

A

猜你喜欢
标识语奈达原文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标识语英语翻译规范化现状与对策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翻译对策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