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河,刘素玲,袁 林,丘文军,王震奎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病情急,病死率高。随着近年循证医学和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总体死亡率明显下降。但部分冠心病患者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并不能得到充分恰当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研究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实现最大效益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初步探讨疏血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和QT离散度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发病时间均小于48 h。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5例)和疏血通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梗死部位及面积、心功能状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上下呼吸道感染、肝胆道感染等;②急性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③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④酗酒或吸毒者。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按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适应证进行溶栓。常规治疗组溶栓23例,其中瑞替激酶15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8例,有3例无临床再通指标;疏血通组溶栓25例,其中瑞替激酶17例,r-tPA8例,有4例无临床再通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10 ml/d静脉滴注,疗程10 d。
1.3 研究方法
1.3.1 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参照 Celermajer等介绍的方法[1]。要求患者检测前禁食至少8 h,采取平卧位,右上肢充分暴露,采用 HP SONOS 2500型超声心动图仪,将频率7.5 MHz的探头置于肘上2~3 cm处行肱动脉二维超声显像,记录基础肱动脉二维图像及其多普勒血流频谱。同时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以心电图R波判定心动周期的舒张末期,观察指标取3个心动周期肱动脉舒张末期纵切面血管内径的平均值。每位受试者在测定基础值(D0)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将血压计袖带置于肱动脉,充分加压至300 mm Hg(1 mm Hg =0.1333 kPa),4 min时放气,放气后60~90 s内测肱动脉内径(D1)。整个测试过程中,超声探头始终处于固定位置,血管内径测量每次均取同一部位。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以第一次测量的百分比表示[即△D%=(D1-D0)/D0×100%]。
1.3.2 心功能EF的测定:受试者入院时采用HP500型超声心动图仪行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经治疗10 d后使用HP2500-F型超声心动图仪复查,探头频率为2.5/2.0 MHz,分别在心尖四腔图和心尖两腔图上描记左心室收缩末和等容收缩期的心内膜,输入自动分析系统,根据Simpson法自动测出EF值。
1.3.3 QTd的测量及计算方法:QTd是标准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QTmin)间期的差值。T波显示不清或T-U分界不清的导联予以剔除。每个导联均连续测量3个QT和RR间期,取其平均值,采用如下公式计算:QTd=(QTmax﹣QTmin)/RR。
1.3.4 记录指标: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记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数据间关系采用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0天治疗后,两组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D1)较自身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疏血通组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后的△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后EF提高,QTd缩短,但疏血通组的EF及QTd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住院期间疏血通组治疗前有14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后有2例。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有12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后有5例。治疗后疏血通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右肱动脉内径的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右肱动脉内径的变化(±s)
注:①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治疗后D0(mm)D1(mm)△D% D0(mm)D1(mm)△D%疏血通组 48 3.093±0.514 3.224±0.348 5.122±3.810① 3.610±0.598 4.119±0.567 6.842±5.197①常规治疗组 45 3.048±0.681 4.198±0.670 6.917±7.584① 3.145±0.660 4.086±0.621 5.978±8.602①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QTd指标的变化(±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QTd指标的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1,②P<0.05;与常规治疗组差值比较,③P<0.01
指标 疏血通组(n=48)常规治疗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EF(%) 21.5±4.3 36.1±4.9① 14.3±5.7③ 24.1±5.8 35.1±4.9①10.0±3.5 QTd(s) 0.098±0.030 0.051±0.023① 0.047±0.004③ 0.086±0.006 0.075±0.007②0.011±0.005
冠心病在中医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多见,其中心脉痹阻是病机关键。疏血通是中药水蛭及地龙的提取物,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酶,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活络功效。西医研究显示,疏血通有抗微血管血栓作用和保护血管内皮作用[2-3]。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最初步骤,并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全过程[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且会导致心功能的下降,QTd延长,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影响患者的预后[5]。本研究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疏血通组。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探讨其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和QT离散度的影响。经10 d治疗后,在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方面疏血通组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两组间△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进一步证明疏血通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心室肌各部分复极化不均匀,容易产生各种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疏血通不仅具有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而且有提高EF功能,缩短QTd,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提示有改善近期预后倾向。
[1] Celemajer DS,Sorensen KE,Gooch VM,et al.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 atherosclerosis[J].Lancet,1992,340(8828):1111.
[2] 张 璇.水蛭地龙提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6):244.
[3] 汤益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试验室检测进展[J],2005,23(3):257.
[4] Izzo JL Jr.The role of the ren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vascular health:use of ACE inhibition to improve vascular function[J].Heart Dis,2000,2(5):380.
[5] 赵 虹.魏嘉平.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9):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