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翻译

2013-04-01 08:11余丽君
城市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原语译者译文

余丽君

(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20世纪80年代Sperber和 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1]给中国和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 Gutt.E.A于1991著书《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2]他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他认为译者所力争达到的目标是最佳关联,译者应尽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s)与译文读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吻合。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

传统译论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因此,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3]它所认同的交际理论其实就是交际的代码模式:信息的接受者收到信息后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完成这一轮交际活动。这一交际模式表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具有完全相同的语符系统和认知语境,[4]二者的解码能力完全一致。但由于语言的不确定性,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表达方式等存在差异,必然影响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的认知能力和解码能力,从而说明交际的代码模式说以及基于该代码模式的翻译理论存在着先天缺陷,它否认动态推理在交际中的作用。[5]同时,它还忽视了语言交际的隐含性和间接性等特点。关联理论认为,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认知环境呈不对称性,存在着差异,因此交际者的交际行为并不能完全保证其交际意图的准确性,也不能保证听话人对交际者意图的准确理解,因而它把交际视为示意—推理的过程。而翻译也是一种交际方式,所以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它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即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是一种三元关系,而非传统的二元译论。翻译是个特殊性质的双重示意—推理交际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1. 交际中涉及的语码分属不同语言文化;2. 介入交际的交际主体有三个:作者(交际者 1)、译者(接受者1、交际者2)和译文读者(接受者2)。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中介的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的成功交际。最佳关联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所以,“翻译是一个对源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示意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6]

二、关联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策略

由于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与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语言表达方式。翻译时,必须考虑相关的社会背景、时代气息与文化因素,着眼于译文的预期功能与目的,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语与译语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二者的最大趋同和翻译效果。

(一)直译

直译是指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之间相同、相似或可以相通时,通过保留原作形貌(表达方式)来保持原作的内容与风格,即可实现最佳关联的一种翻译策略。如:

1)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译: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过不了几年,就被彻底击败了。

该句中的 “was armed to the teeth”被直译成“武装到牙齿”,再现了原语中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想一举成功的迫切心情和周密安排,可谓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若把它意译为“全副武装”,虽意义相近,却失去了原语的语言特色与效度,不能实现最佳关联。再如

2)Picture of Heaven

“What are you drawing?”

“A picture of heaven.”

“But you can’t do that. No one knows heaven looks like.”

“They will after I’m finished.”[7]

译:上帝的画像

“你在画什么?”

“画上帝的画像。”

“但你不能画,没人知道上帝的模样。”“我画完后他们就知道了。”

这是一则幽默,其语言本身并不幽默,它的幽默效果是通过对话的情景表现出来的,不需作其它努力,直译即可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

(二)意译

意译注重对原文实质和内容的传达,是一种不拘泥于原文风格和形式的翻译方法。[8]它注重语义或内容,讲究神似,通过语义和神似来实现最佳关联。古诗《上山采蘼芜》中两句诗:

3)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手爪”在诗中指代的是妇女的女红技能,如缝补、纺织、刺绣之类的手工劳动,汪榕培教授抓住了原文的实质,将其意译为:

Both of you are pretty as a rose, But she’s inferior when she weaves and sews.

这样达意又传神,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与接受。

(三)音译

音译是一种把一种语言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相似的文字表达出来的翻译方法,“人名、地名及一些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表示的词均可采用音译法介绍到语言中去”。[9]它是译者强迫读者接受的语言,是通过原语语言的发声来实现最佳关联的一种翻译方法。如:

4)hacker

原指(电脑)程序制作者、电脑技术高超的专家。如今特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犯罪的人。如直译,既难以表达真实含义,又显得呆板生硬。将其译为“黑客”,一则音韵再现,二则意义到位。

5)Poison

这是美国一洗发香波的商标词,原意为“毒药”、“毒物”,用来给商标命名,是一种反向思维,据国外市场专家分析,有些女孩追求野性风情,为迎合其口味,用Poison这一极端的词来反映该香波的非凡之处,暗示使用该香波,会使女性头发飘逸迷人,大有“红颜祸水”之意。后来这一品牌香波果真受到不少国家女性的青睐,开拓了销售市场,若直译,势必无人问津,唯恐避之不及。所以,为了顺应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打开中国的销售市场,译者用关联的方式将其音译为“百爱神”。这样就达到了原商标的劝购功能效果。

(四)增译

增译是在译文中补充对原语读者而言是不言自明而对译语读者来说却不知所云必须说明的意义或内容。有的是在原语中句子的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时某些成分省略掉了,只有在译文中补充这些成分,译文才能通顺达意,实现最佳关联。如:曹操《短歌行》中的

6)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译:How to relieve my pang? Nothing but the wine Dukang.[10]

诗中的杜康原是人名,在诗中的涵义是酒,这对中国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文化概念,但若将其直译为Dukang,会使译文读者产生误解,因此,汪教授把杜康增译为 the wine Dukang,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大限度地传达了原诗的深层涵义。

7)“这真是哑巴吃黄连”

这是中国的一句歇后语,隐含“有苦说不出”的意思。如果不增补其隐含意义,目的语读者就无法领会对话的真正含义,故应该增译为:

This is really like the dumb man eating the bitter herb,he had to suffer the bitterness of it in silence.

(五)替换

替换是指当原文中的某些文化因素或比喻形象要用译语中与其相似或等值概念的表达式或形象来取而代之以实现最佳关联的一种翻译技巧。

8)《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一戏剧名中国人家喻户晓,但由于文化差异,翻译该剧名很犯愁,周恩来总理主张译成《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替换使得外国朋友心领神会,既简洁,又传神,实现了最佳关联。

(六)减译

减译是指在准确理解原作语义和文化基础之上的减省,是以凝练的语言和简便的表达方式有效地传递语义信息和文化内涵、根据译语的表达习惯和修辞方式省略可以或者必须删去的词来实现最佳关联的一种翻译技巧。 如:

9)今天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

原文的字面意义与作者意图似乎毫无联系,既然礼薄不敬,何以特意拿来送人!但从认知语境中我们得知,中国人特讲礼貌,说话时常常“贬己尊人”,以示谦虚,这种美德难以被西方人理解与接受,因此,翻译时要减掉客套用语,译为:

Now we have some presents for you and hope you’ll like them.[11]

总之,由于原文文本意义本身的不确定性,不同译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差异以及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同一原文出现多种译文的结果。用关联理论指导人们翻译,可以用最小的认知努力寻求交际中的最大关联,通过运用翻译中的各种策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从而避免误解和误译,使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以此来指导翻译和翻译教学,能使学生提高欣赏能力和翻译水平。

[1] Sperber, D.&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Cambridge: Blackwell, 1986/1995:15.

[2] 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 Cambridge:Besil Blackwell, 1991/2004.

[3] Sarcevic, Susan. 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M]. The Hu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55.

[4]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26-127.

[5] 张新红, 何自然. 语用翻译:语言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 2001(3): 287.

[6] 赵彦春.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47

[7] 朱燕. 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翻译的诠释力[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2): 57-60.

[8]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6-47.

[9] 谭再喜. 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J]. 翻译通讯, 1982(1): 6-11.

[10] 贾文波. 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 中国翻译, 2002(4): 30-33.

[11] 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272.

猜你喜欢
原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I Like Thinking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