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其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实际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生态平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生态性建设是其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22-05
教育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活动实际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效果的好坏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效力有关,而且和高校的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行政机构和各种服务性机构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教学科研状况等因素都相关。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的构成层次、要素及它们如何发挥作用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笔者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以期在丰富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一、“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教育生态学”这一学科术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其出版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呈现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它可以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的种种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其核心概念。所谓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在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组成可以概括为非生物环境(生命支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教育生态平衡则主要是指教育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良好协同。教育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主要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动态稳定和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稳定。当来自社会方面一定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教育系统后,就会引起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教育系统就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现状协调内部结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再将新的信息反馈给社会,以保持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动态稳定[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或组织机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目标、内容等变化所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适,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刻认识并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及时改进原有教育方法或创造新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手段和途径[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从系统论和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其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两个方面。其结构如图1所示。
<\\R2bf4bevhlgdio6\SharedDocs\张震环图.png>
图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系统结构图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主体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或组织机构和学生,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或组织机构主要由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系统和专业课教师)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行政服务人员)三个子系统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或组织机构扮演的更多的是生产者,他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变化对原有方法进行创新。学生扮演的角色则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高度统一体。虽然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来看,学生主要扮演的是消费者,因为他们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组织者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对其进行“消费”,但是要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在消费的过程中还必须对接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解”,因此,学生同时又是分解者。另外,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是自我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其实是学习活动的真正“生产者”。
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环境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即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系统内环境和系统外环境两个方面。系统外环境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为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发生、发展和存在产生制约、控制和引导作用的,由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组成的整体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部分。系统内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内部教育环境因素。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系统是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运行和整个高校教育系统是相互依存的,大学所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学校的内部教育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高校传统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角度,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系统内环境划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系统内的环境因素,如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规章制度、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教风和师德建设等;二是学生管理系统内的环境因素,如管理人员的精神面貌、政治态度和道德状况等;三是行政服务系统内的环境因素,如服务态度和行政效率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就不再仅是传统中单调的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包含了各类个体、群体(教师、学生)、组织机构与多维生态因子(校园文化,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变化、个体思想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的动态组合和互动,能量(教与学的情绪和兴趣等)和物质(知识和技能等)的传递与循环,等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平衡与失衡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的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而非绝对静止的平衡,而且平衡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中。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说,生态平衡是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相近或相等,系统中的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生命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恒定。平衡的维持是许多对立的力量在起作用,如出生与死亡,捕食者与猎物,有机体迁入与迁出,水分养分进人土壤与被植物吸收而离开土壤从而维持平衡,等等。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当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于自身原因或外在原因失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再适应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主体就会依据教育环境和形势的变化,经过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刻认识并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及时改进原有教育方法或创造新的教育方法,以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系统可保持自我平衡状态,其变化的波动范围是自动调整的。但当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能力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衡。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生态 系统的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系统与高校教育系统之间失衡
首先,表现在高校教育目标与大学生道德发展上的失衡。教育理想不仅要使人成才,而且更要使人成人。“教育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4]。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虽然具有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需要,塑造社会化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带给人的不是知识的堆集,而是通过昭示价值、理想,引导人们思考自身、发展自身,导向人的本源,实现质的飞跃。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强调政治的工具性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仅重视对受教育者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行为规范的限制,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享用价值,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失衡与错位。其次,在高校教育系统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往往被认为是党团组织和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课教师并不承担相关义务,教育活动与创新活动异化成了部分人的责任及部分课程的任务,各生态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功能,尤其是行政管理系统的创新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导致系统整体效力减退,加之各生态位信息的传递与转换不畅,人为地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空间。最后,与一般社会实践活动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作为一项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创新活动,需要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这些人应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敏锐地洞察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不足,掌握方法创新的机理和规律,创新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高校常被边缘化,制度建设滞后,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存在看不起自己工作、不能接受自己身份的现象,导致创新意识和动力严重不足,职业厌倦现象比较普遍,从而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平衡。
2.系统内的制度生态环境与生态主体之间失衡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来说,高校系统内的制度生态环境是影响其生态主体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和创新结果的最重要的环境变量,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由于受传统因素和当前高校管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系统内制度生态环境建设相对缓慢,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激励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术权力的行政化导致创新学术生态环境的主体作用不强
高校系统内部的学术生态是指高校内部学术群落(学术团体)之间的氛围和各种联系的相互依存及相互制约的状态。在高度控制的高校系统中,高校的主体行政权威化,其学术权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术活动不是以真理为最高价值追求,而是讲权位,讲级别,甚至奉行下级服从上级的运行规则。“行政化”了的高校内部的所有资源配置,无论是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职称评定、课题研究和教学方案等等,一律由行政官员主导的行政管理系统控制。行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运行的核心,而高校的主体教学和科研人员在相当程度上被边缘化,其创新学术生态环境的主体作用不强,缺乏独立自主发展和获得资源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主体而言,他们多是在教学一线和基层管理一线的普通教职人员,无法获得更多的行政权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畸形的学术生态现状,极大地挫伤了其创新的积极性。
(2)绩效考评政策导向导致创新主体动力不足
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教师管理是其重要内容,而教师绩效考评是教师管理的核心环节,是整个教师管理的风向标,教师绩效考评政策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而目前高校在教学绩效考核方面,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与考核的本真目标相去甚远,客观上形成教学与科研两者投入产出比的明显差异,使得不少教师自然选择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而把教学看做一种附属。数量化和等级化的绩效考评取向使教师沦为分数的奴隶。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为了追求数量,许多人不得不降低学术质量的要求,从而使学术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学术品质的衰落在所难免。加之校内评定职称论资排辈,资历大于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压制了大学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导致学术著作越出越多,学术论文越发越多,但真正有价值、有创新性的学术作品却不多见,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学术生存状态,抑制了其创新力的发展。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力的生态性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教育者为了达到方法创新目标,通过分析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等情况,对特定实践领域内的方法进行改进创新的过程。整个方法创新过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创新主体自身素质的发展和其内外环境的协调与互动。所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力的生态性建构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进行:
1.主体维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自身创新能力,夯实自身创新根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自身创新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最优路径。创新是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活动,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创新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行政服务人员组成。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状来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自身创新能力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教学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应着力提升施教者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从目前来看,教学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的施教者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承担着整个学校的思政课程,教学任务量大,年平均讲课在300学时左右,普遍高于专业课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造成思政课教师难以用更多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加之由于社会的一些偏见和学校投入不足,思政课教师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职业归属感不强,很多教师不敢甚至羞于承认自己的思政课教师身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甚满意,荣誉感和成就感不强,创新动力明显不足。而辅导员队伍由于集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其核心业务工作被学生的大量事务性日常工作所占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蜕变为学生的事务员,也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意识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提升这三个群体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着力点主要在于:首先,要通过创造各种条件给思政课教师提供一个钻研学术,交流学术的大空间、大环境和大舞台,加大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工作力度,在留给教师充足自我成长时空的同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使教师能够安心留在“讲台”上,提升自我,从而增强其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动力。其次,要创新管理模式,合理优化辅导员队伍,拓宽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一批热心且有志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并使其向职业化、专家型方向发展。最后,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培训,加大创新知识的储备力度。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辅导员队伍,都存在着大量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人员,理论基础不够深厚导致创新意识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提升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2)行政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应提高管理育人的意识,以行示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需要有一个生命系统来支撑,需要教学系统、管理系统、行政系统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和全程育人。而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主体中,教学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的教育者的创新活动居于主导地位,行政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的创新活动则属于次要位置,往往被研究者忽视。高校行政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的育人意识、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等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说,管理育人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行政管理人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的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建立健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5]。但当前行政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育人意识薄弱,大多数管理人员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范围,与己无关,这使一些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官僚作风严重,态度生硬,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效果。
(3)加强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生态主体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一方面,它与其周围环境时刻保持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个由层次有别、类型各异、阶段不同的系统构成的、并且是形成了一种多样化发展态势的系统。这样,在各系统之间也不断地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多样性的发展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态主体中的教育者,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应该在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交流沟通,形成合力。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该摒弃“教育管理在辅导员,教学成绩在教师”的观念,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学生品德养成、学业成绩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健康人格塑造靠合力”的共识。
2.环境维度:优化高校内部的组织生态结构,强化学术生态环境建设,改革绩效考评体制,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生态结构中,内部制度生态环境是以学术为中心的对学术的产生、发展和创新起着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其典型特征就是“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组织起大学内部的相关机构,大学事务真正为学术权力所领导”[6]。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高校现行的内部组织及其生态结构的运行方式却是按行政组织的模式构建的,它是围绕行政权力而不是学术权力建立起来的,行政性特征比较突出。因此,要实现制度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就要推进高校的“去行政化”,强化学术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建构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提高制度管理的科学化。
(1)按学术组织规范,重构高等学校内部的价值标准
首先,应该以学术水平确立人才评价标准,大学的发展基础是学科的学术水平和教师学术声誉。其次,学术标准应来自学科的同行专家,而不是出自行政机构。如果以行政机构来确立学术标准,必然误导高等学校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其次,创造“学术自由”的环境,重视学术对学校管理的作用。上世纪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40年代的西南联大,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创造中国大学历史性的辉煌,在学术研究上作出惊人的贡献,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和“教授治校”的教授会制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2)强化学术管理,弱化行政权力,增强服务功能
通过学术管理重心下移,提升学术权力。把管理权下放至学科或面对问题的项目研究组,给学科带头人或科研项目的专家以充分的权力,使其能充分、自由地活跃在科研前沿,并在学术领域能充分行使自己的决定权。行政权力从学术领域中退出,弱化其权力,增强其服务功能。
(3)改革绩效考评体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奖励制度能给那些有创新潜力的教师以极大的助力。应针对目前高校广泛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能和‘绩、轻‘德和‘勤”的现象,作出相应调整,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的平台。要善于利用激励因素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设计合理又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尽最大可能给每一位教师开创一条有发展前途的路径,让他们都有努力的空间和发展的机遇。在给教师压担子的同时,还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争取更好的待遇,提高教师管理的满意度,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乐于奉献,始终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吴鼎福. 教育生态学刍议[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3).
[2]马歆静. 教育生态学应明确的几个问题[J]. 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1996(1).
[3]张毅翔.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内涵系统性解析[J]. 求是, 2008(9).
[4]杜威. 人的问题[M]. 傅统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6:155.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17.
[6]张应强. 高等教育创新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 深圳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2(3).
〔责任编辑:赵 滨〕
收稿日期:2012-10-19
作者简介:张震环(1976-),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