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英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论《论语》深入浅出的风格
唐小英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春秋战国时期,文艺争鸣,思想自由,儒、墨、道、法各家形成自己的言论。《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它是儒家经典的代表,它具有深入浅出的风格,它的语言凝练简洁,深入简出,微言大义;它的内涵丰富,对人生的感悟涵盖面广,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论语》的这种特色跟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成长背景与人生经历、阅历相关。
论语;语言与内涵;深入浅出
1.肺腑之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孔子年少时,家境贫寒,在平民学校学习,常帮助母亲干农活,种稼、种菜、放牧。孔子回忆起来,感慨地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求学,亲自考查,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以自我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众多学生,他平时强调“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谋道不谋食”,所以,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他的诸多弟子不离不弃,一起度过了为官、逃命、流浪、归鲁的日子。孔子教学,珍惜人才,因材施教,在弟子当中看到未来的希望,感叹“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的话语从心中流出,自然生动。
2.长短不拘,错落有致。《论语》中的小则篇幅较短,字数不等。如,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求学者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今天的求学者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在寥寥数语中,在古今对比中,古学者与今学者优劣可见。又如,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一小则,就是一句话,它不像律诗,讲究严格的字数相等与押韵,它是字数不等,押韵宽泛,行云流水般自由,朗读,感觉人物的风趣那一面,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无效果,还不如学习呢。另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七个字,字字珠玑,不可删减,精炼地表现了追求的方向,早上懂了大道理,晚上就死了,也知足了。“人所谓的高尚,在于可以为道殉身,为真理而牺牲。因为道或真理,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1]
(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仁者爱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核心思想是“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名句,传达爱人的原则,已流传千古。
生命的最高价值,为他人,为天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反映了人生的最高价值。人具有两重属性,不但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个体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最高的层次。孔子先后在卫、宋、曹、郑、陈、蔡、楚等国东奔西走,周游列国十多年,未实现自己将道散布天下的理想,有时也想到过退路,如《公治长第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想过,若主张行不通了,子路会随行漂流过海。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教导子路别一味血气方刚,要善于剪裁、约束自己。退隐,后人范蠡与西施泛舟五湖,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人生的另一种追求是归隐,道家尤其将花草树木、临池别院视为心灵的归宿之地,孤独之中寻求一丝慰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2]。孔子在陈曰:“归于!归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在陈受困,甚至没有饭吃,发出归去之叹,家乡的那批有志向、有能力、有文采的学生,还不知道该如何对他们进行剪裁培育呢。孔子知进知退,在失意时能自我解嘲。当回鲁国时,已六十八岁的白发人。孔子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文献整理与教育学生,希望道能由弟子继承传播下去。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体现了三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孔子将两个弟子的价值观发展到最高,那就是让年老的人安宁地过日子,让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人能够得到关怀。
安贫乐道。如《雍也第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赞扬颜回贫穷不减其乐,能够过别人不愿也不能忍受的贫穷日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自在,自得其乐。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孔子对生活的态度,对物质追求极低,只需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够有粗粮吃,有淡水喝,弯着手臂当枕头睡觉,快乐就在其中。而那些不正当的横财,对于他来说,是浮云,不值得去追求。君子之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有才之士早逝,无可挽留。如《雍也第六》,袁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溺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年仅四十一岁,英才早逝,让孔子极为惋惜与悲伤,不是真的再没有好学的人,而是颜回在他的心中位置极高。这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的一片痴心,失去了优秀的弟子,便觉得从此便空了好学的人。另一则也表现他对颜渊的痛惜,如,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曾大力赞扬颜渊的才学与德行,如今颜回的早逝,不为他痛哭而能为谁呢。颜回死后一年,追随孔子四十多年的子路在卫国被杀害,孔子悲痛,昔日与弟子的情谊怎可忘怀,而那逝去的一切无可挽留,他叹息着“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无法言说的孤独。
(二)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
1.对立足社会的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如《里任第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人所应该忧患的是凭什么立足这社会,而不用去担心无处可施展自己,不要去担心没人了解自己,要担忧的是有什么才华与德行让别人去知道。后人哀叹着无人赏识的愁苦,可以在孔子的言论里找到释怀的理由,人最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才干与本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真正要担忧的是自己有没有才能去让人赏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是金子总会被挖掘出来的。除了担忧自身是否有才能外,还需要担心自己是否了解别人,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战场上讲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在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中也需要去了解别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去“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参照他人之下内观自己,从而完善自我。
2.对生命的忧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是因为父母还健在,“惧”的是怕其衰老得太快,接近死亡。尽管爱之越深,依恋越深,怕对方老的越快,怕对方在某天消失了,怕失去的痛苦难以承受,但还是要知道父母年岁渐高,日渐走向回归之路的事实,所以应当善待父母,珍惜那有限的生命,珍惜与父母相聚的时光。另一方面,生命短暂,要好好地把握时光,充分利用时光。子罕第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同流水,不分日夜的向前奔流,不为任何人而停留,且一去而不复返,无论对方是多么的才华横溢,无论对方多么的苦苦哀求它停下,它只顾着往前不停奔流。那么人呢,只能在白驹过隙的时光里好好地去奋发图强,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达到真实的高贵。
3.对明天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子路第十三,子曰“人不远虑必有近忧”,这告诉后人,人不能只看到眼前,除了对近日事物深思熟虑外,还应对明天作长远打算,不然,当出其不备的祸患降临时,令人措手不及。
4.对道德衰微的忧患意识。子曰:“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忧患人们不去修养道德,不去追求学问,听到义不去实践,有了不善的事却不去改正。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孔子认为和一个品质低下的人一起待奉君主是件痛苦的事,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丢了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了。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上古时代不同了,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还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演变得恶劣,变得放荡不羁、蛮横无理、虚伪欺诈。孔子认为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惩戒,同时也希望有这三种毛病的人能够自审改正。
《论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或人生感悟,孔子关注民生、民情,宣扬仁爱,忧患道德衰微、生命短促,而无所作为、无所立足,鼓励人不断地自我反思、提高修养、增加才干,实现自我价值,能够被人怀念与敬仰。构成《论语》这一特色的原因,首先,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春秋末期,天子共主,名存实亡,社会进入动荡的局面,“礼崩乐坏”,因此孔子把维护周天子的统一天下和重建文武周公事业为己任,提出了以德治国,提倡“仁”学,“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其次,孔子成长背景,孔子三岁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学好问,被认为是博学多才的人。来自没落家庭的他,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社会的底层,贫穷的百姓、勤学苦练的学生,呼吁惠民、平等分配的政策,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适当剪裁。再次,孔子的人生经历与阅历丰富,他在鲁国做过地方官、司空、司寇、宰相,后来离开了鲁国,周游列国,在流浪的十多年里,经历了千辛万苦,“他经过匡地时,被人当成阳虎,险遭杀害。经过宋国,司马桓魋要加害于他。在陈国、蔡国一带时,曾被人围困,几乎饿死。”[1]《论语》当中有那么多的忧患意识跟他的经历分不开。当他再次回到鲁国时,不甘平庸的的他将精力用在古籍整理与教学上。“孔子的一生,碰了不少的壁,遇到了不少的难堪事……他的做法是,一方面自己很执著,痴心不该,无怨无悔;另一方面又很宽厚平和,很乐天知命,对于各种横逆之事能很轻妙的应付过去,谈笑中拨云见月,还心灵一片宁静,一片任和,一片慈悯,成为一种不可企及的浑涵博大。”[3]
总而言之,《论语》具有语录体的独特魅力,语言隽永,故事生动,它将深刻的思想贯穿于全文,活现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以及其他人物的风貌,可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俗人情、社会面貌。“汉武帝时,司马迁东游至鲁,瞻仰孔子遗迹而缅怀留连,并为之传,题名《孔子世家》,载入史记”[4]。易中天问于丹“孔子是什么颜色”,她的回答是“没有颜色,只有温度”[5],可见,孔子的思想跨越着时空,能够被后人感知。经典的经得起时光考验,时读时新。
[1]李申.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蒋振华.唐宋道教文学思想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9.
[3]李旭.孔子执著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张秉楠.孔子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5]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责任编辑:金颖男]
On the Sim ple yet Profound Style of“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ANG Xiao-yi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Xihua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the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ed.In the environment of thought freedom,Confucianism,Mohist School,Taoism,and Legalists formed their own comment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is a collected work of quotations prose,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with a simple yet profound style and concise yet deep language.Its connotation is rich,with a wide coverage of feeling of life and a deep sense of anxiety.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era Confucius lived and his life experienc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language and connotation;simple yet profound
book=79,ebook=84
唐小英(1986-),女,湖南邵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I206
A
2095-0063(2013)05-0079-03
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