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2013-03-27 16:48蒋巧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中华特色

蒋巧红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部,安徽芜湖241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蒋巧红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部,安徽芜湖24100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均富”思想、“民本”思想、“德行仁善”思想、“和谐”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紧密契合,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展与创新。

文化强国;共同理想;传统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背景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十八大强调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血脉”的角度看,那就是因割舍不断,要客观对待,扬长避短。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华民族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以至今日的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最具有根本性与稳固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的灵魂所系,是我们在天地间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与指向。”[1]208在世界经济政治全球化的大局势中,为中华民族找寻立足的根本和生存、发展的最坚实可靠的文化支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这种共同意志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共同理想中。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均富及义利统一思想、民本思想、“德行仁善”思想、和谐思想、“天人合一”及“道法自然”思想,被传承和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

(一)“富强”理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思想、“均富”思想及义利统一观的继承与超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思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的经济富强理想,即建立共同富裕的国家,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思想、“均贫富”思想及义利统一观的继承与超越。

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富民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早,孔子认为,富民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基础,如《孔子家语·闲居》中所说:“政之所急莫大于使民富且寿。”而贫困则是危害统治稳定的潜在敌人。荀子从财富分配与国家盛衰的关系角度出发,认为民富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从而推动国家富强。“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3]1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中华传统“富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传统富民观目的只为了维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证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富民则超越了传统的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狭隘性,将最终价值目标扩大为实现最广泛的劳动群众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364

中华传统文化中均富思想处处存在,老子提出了“均贫富”思想,“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5]327孔子宣传“为政以德”论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平思想。今天的共同富裕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均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了传统的“均贫富”思想,提出先富共富思想,正视个体差别,允许一部分人依靠辛勤努力、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今天所提的“先富”思想主要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统一思想,主张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同时,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将个人物质利益和社会伦理道德统一起来。其中以孔子、墨子为主要代表。孔子允许人们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满足,但主张这种满足必须在遵循社会伦理道德的前提下,认为不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获得的财富是不值得称道的,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68。墨子也主张义利统一,提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7]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的“富强”理想,继承了传统义利统一观中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合理追求,这种追求要受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主张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的义利统一观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利而不轻义的先富共富思想。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又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统一观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二)“民主”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融相通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把老百姓看做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常常竭民力以逞私欲,导致礼崩乐坏、民不聊生,对此,先秦诸子百家开始反思与批判,“以民为本”是儒家、道家及墨家的共同主张。老子在《道德经》第39章中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5]212地位高贵的侯王君主们充分认识到百姓的地位虽然下贱,却是整个国家的根本,应重视民心民意,而非一己之私欲。孔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孟子是先秦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学说成为民本思想的核心概念。荀子曰:“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民本思想被封建君主采纳并运用于唐朝,真正体现出民众的力量。

这种民本思想和现代的民主理想是相融相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深知民众力量的强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民众力量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做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精华,在今天得到传承、发扬,并不断完善。

(三)“文明”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行仁善”思想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自古就注重社会道德伦理的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儒家和道家为主干,强调德行仁善,其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慈”和“善”。

儒家由人伦亲情之“孝”出发倡导推己及人的“仁爱”。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146,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友爱是最根本的美德。由此出发,超越血缘亲情,要求在尊亲敬长的基础上由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推,进而达到泛爱众人的境界。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8]5仁者应该推己及人,同情、关心、尊重、爱护、帮助他人。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天生都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人人皆有恻隐之心,是仁的来源。儒家还强调“为国以礼”,用礼来建立、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关系固定化,努力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社会处于一种文明的状态。

道家从自然之道出发主张“慈善”,老子的“善”的基础是“慈”,他和孔子虽然都提倡“慈”与“孝”,但孔子讲究上下尊卑的人伦理法,重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而老子则遵循自然的亲情顺序,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慈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7]348老子想以天地万物的自然之道来辨析人世间的善恶美丑,从而拯救已经沦丧的社会道德,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上引导人们积德行善,使社会呈现文明状态。

儒家和道家的“德行仁善”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道德生活中,对中国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提升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大厦。今天,这座道德大厦有所损毁,我们必须找到有效的途径来修补。实践证明:“只有以德立人、以德治国,让普通民众的心里都感受到暖和和亮堂,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和谐、稳定。”[1]250

(四)“和谐”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契合

和谐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处处可见,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从《易经》开始,就产生了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和谐观。老子在《道德经》第58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7]279儒家的和谐指的是“中庸之道”,凡事都有一个界限或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或尺度都不可取。孔子强调“以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以宽厚处世,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仁、义、礼、智、信”维护社会和谐四根支撑道德大厦的支柱,设计出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总之,“和谐”理念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的创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继承,还是一种发展与创新。当今中国社会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产生了许多不和谐因素。由此,人们越来越感到必须在自然生态、社会生存、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等方面保持和谐,更重要是在这些领域内部的各种要素、成分应该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一,这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休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掘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推动力。

(五)“美丽”理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对此贡献最大的是儒家和道家的文化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统一体,因此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归宿。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深刻的理论依据,也为人在天地间的生存与发展找到了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更为人类在陷入极端偏颇时提供了反省的参照。

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化、现代化的盲目性造成了生态危机,如,人口剧增、交通拥挤、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人类开始向往无污染、无废料、无噪音的环境,希望拥有绿色家园。十八大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了“美丽中国”,强调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细化出一个新的理想——生态理想。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今天的“美丽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理想,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深化了,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我们的灵魂在何处安家却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有拥有了高尚的精神追求,人的生命自觉性才会提高,人生价值才能找到落脚点。“历史不断地把每一代人的创造变为传统,整个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突破传统又不断形成传统的过程。”[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地指出: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新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0]1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以其原生形态的优势,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意识最深处,甚至成为一种无意识,以至于我们以传统的方式来思考问题、采取行动,已经通过自然的方式、社会遗传的方式,构成我们思想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236正是由于传统文化具有原生形态的优势,并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之焕发社会主义活力而升华为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念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由此发展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塑造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凝聚着一个国家无比强大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出新的时代要求。面对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是抛弃传统,使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无源之水;也不是一味地赞美传统而无视现代发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在与时俱进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在对现实的不完美的批判中,把它的内在命题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相联系而保持其魅力的。”[11]3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指向。“这就可以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发现阶段性政策的不足,把握未来发展前景,从战略上积极地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11]342

[1]李申申.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商秀秀,宣裕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10).

[3]王森.荀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勾承蓝.论语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

[7]徐翠兰.诸子百家卷·墨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8]论语·颜渊[M]//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9]杨耕.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J].新华文摘,2003(12).

[10]郭建宁.中国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1]董四代.传统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李伟]

book=25,ebook=30

蒋巧红(1986-),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2012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2&ZD004)。

D616

A

2095-0063(2013)05-0025-04

2013-05-30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中华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完美的特色党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