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功能结构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多元化

2013-03-27 16:15肖祥彪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文学功能

肖祥彪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在正式展开论述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文学功能的多元化与功能结构的多样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前者是指文学具有多种功能,后者指文学功能的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关于文学功能的多元化,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大讨论之后,学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文学有三大功能:“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它们的关系是:“认识作用是基础,教育作用是目的,审美作用是手段。”[1]这种归纳表述虽然差强人意,但修正了文学功能单一化的理论模式,在认定三大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确认了文学功能的多元化特征,摆脱了“文革”期间政治对于文学的桎梏,为文学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也说:“实际上文学显然可以代替许多东西——代替在国外旅行或羁留;代替直接的经验和想象的生活;还可以被历史家当作一种社会文献来使用。”[2]文学的功能具有多样性,文学甚至可以代替很多东西。在文学中,可以宣讲政治,弘扬道德,传播宗教;看《红楼梦》能够学到很多历史知识,读《鲁宾逊漂流记》能够体验滞留荒岛的寂寞,车上拿本《女友》杂志可以消磨时间。

人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充分认识文学功能的多元化特征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同时,我们需要防范这样的危险:文学“是这”、“是那”,唯独没有了“自身”。之前的“政治工具论”和现在某些人心中的“功能多元化”,实质都是工具论,如果我们不加以警惕,就会在放纵功能结构某一项或某几项功能的过程中,弱化甚至取消文学的本体规定性,造成文学本身和人自我的双重迷失。譬如在今天的消费时代,人们内心的操守、把持少了,外在的诉求、欲望多了,快餐文化、消遣文学特别地活跃了起来。文学在庄与谐、雅与俗、纯与不纯的“左走”与“右走”间摇摆不定。我们知道文学应有历史的担当和社会的责任,但文学不应当给人精神愉悦甚至消遣吗?形式上的“失语”缘于认识上的模糊。我以为,要解决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得从最基本的理论建设着手,而对文学功能结构形态的分析,就是突破口之一。

一 显性功能与潜在功能

文学功能的显性不显性、潜在不潜在,主要是由文学文本的结构决定的,在文本结构中处于显性位置的自然容易被接受者所感知,而处于深层隐含状态的则难以被察觉。

在波兰理论家罗曼·英加登提出的文学文本层次构成理论中,一个作品“它包括(a)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b)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c)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d)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最后形成“质的整体的结晶的核心”,在有些作品中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性质构成质的综合整体的价值核心”,或者是“一个陷入悲剧冲突的人物性格”,或者是“表现在一种形而上学性质的形式中”[3]。概括地说,第一层为语音层次;第二层为语义层次;第三层为作品世界层次;第四层为作品观念层次;最后是取决于以上层次的“有机合成”形成的“复调和声”才得以呈现的“形而上”层次。在他的逐层递进的作品构成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前四个层次,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具备,而最后一个“形而上”层次,则不是一般作品所能具有的。

透过最表层的语音和文字,我们得到了语义;透过语义的层面,我们得到了“作品的世界”;透过“作品世界”的层面,我们得到了“观点”;但只在少数作品中,我们透过“观点”的层面,得到了“形而上性质”那种崇高的、可怕的、神圣的或悲剧性的等等言说不清的东西,而在大部分作品中,我们只能两手空空。前面的四个层面与最后的“形而上性质”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崇高的、悲剧性的、可怕的、神圣的等“形而上性质”,必须来之于“语音”、“语义”、“世界”、“观点”四个层面,但这四个层面的组合并不必然地都能产生“形而上性质”。如果说语音和语义的字面义构成了作品的最稳定的“显结构”,那么,语义的联想义和观点则构成了作品的变化着的“潜结构”。这“潜结构”只能“寄生”于作品的“显结构”之中。

按照金健人的理解,文本结构产生相应的意义结构。根据“显”与“隐”的关系排列,它们是“题材”层、“字面形象”层、“特殊问题”层、“一般问题”层、“普遍问题”层、“基本问题”层、“终极问题”层共七层[4]。尽管这七层的归纳不够简明,但却能够说明作品意义的层次关系。前三层是所有作品共有的,即一切作品都得写人和事以及由“此人”、“此事”体现的“这个”问题。越往下,能够具有的作品就越少。多数作品只停留于通过特殊的人和事反映社会的一般问题,只有少数作品才能透过上述层面进入到对人类基本问题、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与追问。这也就是“快餐”、“流行”与“经典”的区别。

文学功能的发挥,需要在作品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缺少任何一方,都只能是空谈。相对说来,作品表层结构的显性意义具有自动呈现的特性,读者容易接受显性义的作用,从而形成对具体的人、事、现象的“看法”。而处于深层结构的隐性义,则具有“阻拒”的特性,它是经由表层结构的“诱发”、“召唤”,通过读者的联想、想象而形成的,它作用的往往是人的世界观、人生态度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文学的显性功能具有及时性、肤浅性的特征,而隐性功能才是恒久和深刻的。

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文学欣赏的过程是作品与读者“视界融合”的过程。视界融合的前提之一,就是作品要有这样的“视界”,即作品要有一种“既有”,读者才能将其主体情感和体验“投射”其中,在“对话”中进行“填空”,否则,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隐性功能必须是作品“潜在”的,是作品本身具有而非外加的;它之所以处在“潜在”状态,其一是它隐含在深层结构中难以被发现,其二可能是受主体心理因素和时代的制约,接受者不具备发现的能力。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说,文学具有“超前性”和“预言性”。理想的状况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使作品具有形而上的层次和功能;读者通过自身素养的提高,具有创造性发现作品潜在义的能力,从而使作品的功能最大化。

二 静态功能与动态功能

上面我们所作的,实际上是从面与层两个维度对文学进行共时性的静态分析。

在面的分析中,我们认识了文学的多功能特性。文学有政治功能、道德功能、宗教功能、文化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功能、符号功能等等,文学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正是这种特性,使文学在生活中扮演了许多种角色,文学的张力、魅力、重要性,从这里可见一斑。

在层的分析中,我们则把握到文学功能的层级性。翻开任何作品,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世界”,感受到的是作品形象系统所提供的感官满足。这里有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生活现象,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景,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如在目前”、“真实再现”等等术语,都是对文学感性功能特征的描述。透过形象系统,我们接触到的是作家作品的“观点”。作家在描绘生活现象的过程中,自觉与不自觉地要流露出他的是非判断、好恶评价和美丑评判,所谓“揭露”、“批判”、“赞扬”、“歌颂”等词汇就是对作品观点的归纳与抽象。作家在作品中所表露的情感态度必然会对读者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当我们的思维进一步深入,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就能感触到其“形而上”的性质。作家不一定是哲学家,但他们一定有良好的思维素养。无论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还是他们的无意识的创作冲动,都会指向事物的本源、本质、本原、本体,从而在读者面前敞开一个“新的世界”。所谓“灵魂震撼”、“人生启迪”、“生命感悟”等,都是对作品“大象无形”式的形而上思想在读者灵魂和观念上产生作用的写照。

然而,文学的多种功能既不是均衡地分布在每一篇作品之中,也不是均衡地存现于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之中。我们可以对文学的功能作静态的分析,更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对之进行动态的把握。

人类社会在发展,人类生活在变化,作为“生活的反映”的文学自然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真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文学的变化既表现于形式也体现在功能。在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中,文学的功能是有所侧重的。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高生存的能力,对于原始人类来说,可能比什么都重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记叙的就是打猎的过程和技巧。尽管今天的人们看来原始艺术是多么的富有“艺术性”,美对于原始人来说无疑不是最重要的。即便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文学的认识功能,仍然还是最主要的。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应当是封建士大夫的普遍心态。封建社会的文学,主要充当的是关于道德伦理的文明教化功能。我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政治是社会生活的轴心,文学则是“匕首”,是“投枪”(鲁迅)。

而且,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文本一旦和读者发生关系成为审美对象,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读者在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与形象。这种情感与形象,很难判断哪是作品本身,哪是读者的再创造。这两者已经水乳交融,难分彼此了。”[5]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伊瑟尔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发现的神秘之物。”[6]可见,文学的功能并非由文学作品单方面决定的。一部文学作品内容即或再好,也无法自身发挥其功能,而只有在被人阅读的时候,作品的社会功能才能从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决定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其主体心理结构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影响着他对作品的“投射”和“赋予”。即使同时代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情趣爱好等心理因素的不同,对相同作品的理解也会有区别。同是《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7]这些对作品的不同阅读和理解,自然会使作品产生不同的功效。

三 常态功能与特殊功能

文学功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功能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附、相互映衬。就像店铺林立的商业街,到底是大店还是小铺、是新会所还是老招牌使整条街呈现了繁华?谁也说不清:都是,都不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有个观点,叫“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来自于各个构成要素,但各个构成要素的机械累积不是整体;当各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产生了“格式塔质”——一种新的质。正是这种“新质”的出现,使它与原来的构成要素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一双筷子是筷子,十双筷子绑在一起时,它所充当和呈现的决不可能再是筷子的功能。文学有政治功能、道德功能、宗教功能等等,但文学不是政治功能、道德功能、宗教功能,也不是所有这些功能“之和”,而是这些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这种“新质”,是这样的难以命名,以至于我们只能说,“文学就是文学。”[8]各种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文学的常态;置身于有机整体中的文学功能,就是常态功能。相反,人为地割裂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孤立地对待各种功能要素,把它放在显微镜下来观察,这是“特别”所需,这时的功能就是特殊功能。

出于特别的需要对文学进行特殊的研究是允许的、可以的。有人研究《红楼梦》中药方的医用价值,有人研究贾府膳食的营养之道,这都未尝不可。正如筷子是用来吃饭的,特定的时候拿来烧火一样的可以。只是拿来烧火的筷子就已经不是筷子,作医学、营养学对待的《红楼梦》就已经不是作为文学名著的《红楼梦》。花园中的花朵竞相开放,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但当你把一支玫瑰摘下来送给女孩子的时候,它已经既不是玫瑰,也不是春天,而是“爱情”了。只可惜,有不少人把文学功能的这种有机构成错当成仓库储物式的堆放,不顾及作品由表及里逐层深入所形成的“复调和声”的机理,机械地把作品的各个部分各个层面视为仓储式的罗列堆积,随意地抽取或者政治、或者社会、或者文化、或者哲学宗教之类的层面孤立地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充其量也就只能分别称之为单一的政治研究、社会研究、文化研究、哲学研究或宗教研究。一句话,不能称之为“文学的”或“审美的”研究。

文学作品的各种结构要素和功能要素的“总体”生成了“文学”或“文学性”。文学是艺术,文学是审美,但这种给人带来无限精神愉悦的美不是漂浮在空中五光十色的云朵,它有着人性光辉和生命灵动的深厚根基(即使浮云也不是“无根”的)。“文学是人学”,离开了人,文学无从产生;离开了人的生命,就无所谓艺术,无所谓美。文学的每一种功能都是人性光辉的闪亮,文学的每一种功能都是生命活力的喷发;反过来,文学又以其美、以其多元化的功能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生成了文学,文学照亮了人的生命。在这种“生成”与“照亮”的不断循环中,人的生活才是真的、善的和美的。

假如我们在欣赏天空的彩虹时连同山间的清流、湖面的波光、大海的蔚蓝一起欣赏,得到的美与美的体验会成倍的增加;假如我们在分析理解文学的多元化功能时,将使功能成其为功能的本源一同纳入视界,对文学功能的认识势必更加深入和全面。

回到篇首的话,文学功能的表现或显或隐、或静或动、或常态或特殊,使本来多元化的功能变得更为复杂。“诗无达诂”、“常读常新”,正是多元且复杂的文学功能产生的蕴藉性、张力场所致,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同时,文学的功能并不是杂乱无序的,每一种功能在结构体系中都有特定的位置。认识了文学功能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就能给文学的各种功能进行相应的定位。就像消遣文学,它所发挥的是文学显性的、浅层的功能,是一种被放纵了的文学的娱乐性,虽然不乏现实存在的客观依据,但它既与文学深层的形而上思考有相当的距离,也与文学常态的生命关怀精神相左右。现实存在的某种文学形式与本来应该有的文学形态可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差距,理论的任务就是使文学之“当然”最大限度地接近文学之“应然”。

[1]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韦勒克,沃 沦.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

[3]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金健人.文学经典的结构与功能[J].文艺理论研究,2008(5).

[5]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6]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鲁迅全集(第 8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8]王乾坤.文学的承诺[M].三联书店,2005.

猜你喜欢
文学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