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峰,卢永彪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情绪劳动是指个人通过自己情绪的抑制与表达满足工作目标的行为[1]。随着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兴起,情绪劳动已然成为一种最普遍的劳动形式之一。教师工作作为情绪劳动的一种[2-3],具有与一般服务性行业员工情绪劳动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突出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师生关系上,因而教师情绪劳动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也更为持久。此外,情绪劳动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如此,情绪劳动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师生作为未来教师岗位的从业者,培养其情绪劳动能力,使之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地发挥情绪劳动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我国高师生培养课程中基本都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但笔者在多年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却感到该门课程如同“鸡肋”,对教师来说是教之无味,弃之不能。而对学生来说,则基本上只是为了拿学分,完成课业任务,教师和学生对待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作为高师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什么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无走出困境的途径与方法?
高等师范教育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由来已久,其目的是让高师生获得未来教书育人工作和现时学习生活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理念和能力,形成相应素质,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打下心理学方面的基础。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对高师生的培养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其目标要求,其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以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有意或无意忽视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导致课程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教学的需要严重脱节。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多数学校已开始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惟命是从的“乖孩子”。教师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的情绪等等问题,在现今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中都很难找到相应的答案。
长期以来,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多以普通心理学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对于以此为专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适当的,但对高师生来说,则是不适当的。教育心理学虽是师范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但高师生学习这一专业课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应该不同,后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本身,为日后从事该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而前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与教育实际的联系,为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服务。正是这一差别,决定了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应该特别重视实践应用,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定位的错位,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给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教育教学中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内容,而鲜有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由此导致高师生往往有轻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老毛病”,在他们看来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自己能力,而因为教育心理学课程由于实用性不强,只要临考背背过关就行了,从而缺乏对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培养高师生未来教师能力的课程之一,教育心理学课程应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应重视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为高师生公共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却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型模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arr和Tagg[4]早在1995年即指出,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新的范式正在形成,传统的教师讲授范式正在被学生学习范式所取代。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将学生看成自己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建者,而不是将学生看成“被动的容器”,由教师来给学生填充知识。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典型,山东杜郎口中学即是通过强制规定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讲10分钟的方式,逼迫教师从学生的学上下功夫,让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杜郎口中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后,连续多年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该中学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优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心理学课程确实存在教学上的弊端。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情感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许多教育改革都涉及到情绪情感问题。但在高师生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有关情绪情感的内容却较少,且教授的理论明显滞后于教育实践。从教育心理学课程面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面向高师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考察,选择以情绪劳动能力培养作为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我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课程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教师后备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
高师学生作为未来教师职业的从事者,培养其情绪劳动能力,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师生未来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然要求。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实行“素质教育”是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度关注学生智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天津考察时明确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而情商的高低往往通过情绪劳动的能力体现出来,培养高师生的情绪劳动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培养高师生的情商。通过情绪劳动的培养,使高师生能够在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工作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爱学生,教师情绪劳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互动,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情绪劳动能力培养也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不断见诸报端,这些恶性事件不但给当事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创伤,也严重影响了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业形象。虽然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情绪劳动能力欠缺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面对学生时,需要控制住自己的负性情绪,如教师不能在遭遇挫折后,将愤懑发泄在学生身上,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情绪劳动能力,善于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劳动能力不仅能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成为学生建立积极乐观自我的榜样,更能维护教师群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期望。
自Hochschild[5]于1983年首次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当前有关情绪劳动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成果,这为情绪劳动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此外,情绪劳动能力不同于智力,前者更多源于后天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多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心理学家Goleman[6]研究发现个体的情绪觉察与管理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发展获得的。因此,对高师学生进行情绪劳动能力的培养不是可不可以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
生活中,人们会由于需要是否被满足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对自我情绪的体验是个体认知自我情绪状态的重要前提,也是个体自我情绪调控的基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我情绪的体验与调控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计,可以而且应该让教育心理学课程肩负起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任务。
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的课程可以采用情境回忆、情境创设等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高兴、最受打击等生活事件,然后请学生回忆当时的情绪感受,并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从负性情绪中恢复过来的,并让学生讨论这其中有没有情绪调控的内容,调控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合理等等。情境创设则是教师创设某个能让学生产生较强情绪体验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感受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情境创设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比较难掌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慎重使用。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调控是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面,该课程的设计可以采用故事回放、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课程的教学。故事回放是教师选取典型的情绪情感故事,采用录像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先观看故事,然后请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与情感,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享;角色扮演的课程设计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这种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去,因此教师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很重要,另外就是教师还需努力营造一种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情境,尽力让学生投入到角色之中,获得更深刻的他人情绪体验。对他人情绪的调控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授学生必要的调控技能,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调控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在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收集学生应用情绪调控技能处理生活问题的实际案例,以作为今后教学的重要展示材料。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绝不仅仅只是在教学中培养高师生的情绪劳动能力,但情绪劳动能力作为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该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受到重视,并应从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如何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突出情绪劳动能力中体现教师胜任特征的方面,从而使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培养优秀教师的任务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Grandey A A.Emo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0,5(1):95.
[2]尹弘飚.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18-22.
[3]Zembylas M,Schutz P A.Research on teachers’emotions in education:Findings,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agenda[M].Advances in teacher emotion research:The impact on teachers'lives,Schutz P A,Zembylas M,New York:Springer,2009,367-377.
[4]Barr R B,Tagg J.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1995,27(6):12-26.
[5]Hochschild A.The managed heart:Communication of human feeling[Z].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6]Golema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Omnibus[M].Bloomsbury,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