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哲学与文化传承问题思考

2013-03-27 16:15梁悦凤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哲学人类科学

梁悦凤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胡锦涛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汇总对清华学子和全国青年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校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青年学子们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高校不仅担负着学生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引领和疏导。文化是哲学的家园,哲学塑造着文化的精神。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如何来把握这一理念,需要我们理解十八大报告的理论精神,深入贯彻胡锦涛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实践“三个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 当前理工科高校哲学与文化传承的现状问题

当前理工科高校,更多地侧重于传授和指导学生的专业化知识,重视培养专业的人才,容易缺失对当前青年大学生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培养。从教育本身的倾向,可能会人为地造成科学与人文的割裂,将二者剥离。我们知道,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解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如同人的双脚,鸟的双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然而,当下文理分科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专业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生,人文素养和精神内涵方面的追求缺失了,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难以有宽阔的视野。

据调查显示,某些理工科高校很少开设哲学与文化的相关课程的科目,学生们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人文知识,缺少了领会人文精神的平台。最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认为人文类的课程无法直接创造经济价值,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无法给社会创造财富,从而,执着于将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的操作者,忽视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殊不知这将可能导致青年大学生们失去一种内在的民族文化精神。早在1988年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探讨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时,得出了16个结论,其中之一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见,文化的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然而,令我们更为担忧的是,我们拥有的优势却在失去。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理工科高校特别专注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或某类知识,以备工作所需,看似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然而,在改革的社会大潮中,青年学子们更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失去了追寻自己梦想的精神力量。百家讲坛的于丹教授说过,我们不是做一颗螺丝钉,要经营一部机器。应该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大学生,而不是只具有某个专项知识的螺丝钉,要能够去运转一部机器,成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和推动祖国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如教育家们所指出的,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用自己所学的学科标准去判断事物,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学生不仅具备自身学科的判断能力,更应该具备其它学科的标准判断能力来判别自己学科的内在问题,这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正如雅思贝斯所说的,科学知识并不能给生活提供任何目标,它提不出有效的价值来。因此,作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是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

二 哲学与文化承载着人类的精神追求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和弄潮的宠儿。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philosophia(爱智慧)这个词语,并把自己称作philosophos(爱智者)。对哲学的理解,一般认为,哲学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更深入的理解,哲学即智慧之学。它是从理论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构建,从而构成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态度和根本主张,它是人类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这种理性的认知,让我们对哲学这一概念依旧进入抽象的思索中。然而,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感知哲学呢?哲学不是宗教,却给了你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赋予了人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亦能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道德,也能劝导人向善。哲学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他照亮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出现意义的“灵光”。诗意般诠释哲学的内涵,恰好给了我们思想启航的鸣声,让我们在生命中去感知它、理解它。哲学的道路是漫长的和艰辛的;只有少数人,也许,真正走过它,但它的确是切实可行的。

文化是哲学的家园。文化是在人类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是人在历史积淀中生成的存在方式。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文化培育了人。著名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地所探究的,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1]可见,文化构成了人的世界。梁漱溟指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即是人的生活,是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对于人的世界而言,“文化的确是最深层的东西,它是人的活动及其文明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的结果。”[2]因而,对文化的研究也是对人本身的一种研究。文化由人而生,文化映射着人。真正的文化,熏陶了人,而人又在创造着真正的文化。

哲学塑造着文化的精神,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哲学和文化在本质内容上相互作用、融合互动。正如衣俊卿先生在《文化哲学》一书中所说:“哲学——人类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的自觉外显。”[2]哲学与文化的关系是本质性的,哲学彰显着文化的内容和内在的“灵魂”,文化则是哲学的归宿,二者有着不解之缘。“哲学总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的外显,哲学一方面折射了特定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也是以理性的方式重构这些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甚至塑造或引导人类的文化精神。”[2]

三 反思高校哲学与文化传承的内在价值

剖析哲学与文化的内在价值,能够理解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它塑造着人的精神,塑造着我们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正如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所断言的那样,“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他指出,“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3]帕斯卡尔的语言给我们的感触颇多,像今天这样一个物质丰富,以工业文明为表现形态的现代化进程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启着人的智力和精神创造力进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知识的迅速增长,现代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这就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和创造力。思想是开启人类精神文化的起航灯,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们成就未来的内在源泉,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诚然,我们通过哲学与文化的阐释,应该深深领悟到,对青年学子们一种思想和精神的传递,将是为社会,为人类发展提供的最有力的前进动力。然而,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动解决精神生活的需要,尤其难以满足人们的价值信念渴求。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是哲学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今天现代西方的技术理性统治的世界中,不但人与自然相异化,人与人也相互异化。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在现代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财富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新的统治形式,即技术理性的统治形式的产生。在当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中性的,它本身就成为一种统治和操控的异化力量。在这样的现代文明下,还是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们是升华了的奴隶,但毕竟还是奴隶。”[4]哲学围绕人们精神生活的哲学内涵、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及其扬弃、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价值重建等,都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对人们精神生活和价值信念所面临的重大困境和挑战给予了关注和反思,体现着哲学对于当代人精神生活的深刻关注和人文情怀。

科学技术的快速飞跃,人类在物质膨胀的今天享受着生活奢侈的同时,慢慢丧失了人的生存价值的追求,甚至很多年轻人将人生的价值意义理解为吃喝玩乐的纵欲需求。失去了人的一种精神的理想价值追求。这将给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给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在物质高度发展的时代下,如何面对人的精神失落?哲学给了我们一种精神理念的启示。它是关乎人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和引领人的文化精神。人生在哲学的感悟中,体现着价值和精神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反思哲学与文化传承内在机理,理解高校培养青年学生的精神价值的重要意义。找寻一种现代技术理性主义下,人的根本归宿和人存在的真正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5]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人才。当今中国不仅需要掌握尖端技术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同时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全面素质人才。这就更需要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四 加强高校哲学与文化传承,引领当代人的精神价值

时代不断地在更替,科学技术的飞速提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交通工具、通讯方式、传播媒介不断改进,以及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开发、数字化的实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引起了人们交往方式的转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人类在享受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高度文明的同时,也忍受着人口暴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核威慑、恐怖主义等社会疾病所带来的无尽痛苦和无情折磨,直接导致了人们的精神空虚和内心恐惧,让很多青年学子们失去追求人生价值的正确方向。或许,他们也无法理解或者根本不理解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我们从没有让学生们抛开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然而,对科学的界限不明确,就会有失偏颇地将哲学弃之不顾。“首先,科学的界限可以简述如下:(1)科学的事实知识并不是存在知识。科学知识是特殊的,是关涉一定对象而不关涉存在本身的。因此,从哲学上看,科学正是通过有知而最坚决地认识到无知,即是说,它认识到它对于存在自身是完全无知的。(2)科学知识不能给生活提供任何目标。它提不出有效的价值来。它作为科学不能负起指导责任。它只能以它的明晰与坚定指出我们的生活另有一个起源。(3)科学不能回答关于它自已的意义问题。”[6]可见,雅思贝斯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给了我们明确的阐释。科学并不能给青年学子们指导人生的价值问题,也不能给他们找寻自己未来的定位,更不能提供给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反而常常让他们徘徊在十字街口,找寻不到自己的未来方向,痛苦着、彷徨着……。

文化远非是科学的,文化与科学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文化是科学的基础,科学推动了文化的前进。科学是对自然的改造,而文化是对自身的改造。文化的基础越是深厚,人们才能控制和利用越高的技术力量。文化是包含科学的,又是科学的后备力量,科学必须按照理性的文化来运用和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二者,就会将科学分离出来,失去文化的土壤,即便长出再高大的树苗,也会随风而飘、随力而倒。

因此,高校应合理地对待哲学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二者是本质上的融合互动,不可偏颇。哲学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我们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要真正做到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的讲话精神,在高校的校园中,以哲学的魅力,哲学的气魄,哲学的力量,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旋律,凝集大学的精神,以“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启迪学生、教育学生。不仅传授学生专业化的知识,更致力于先进文化建设,全面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最新成果,努力提升青年学生思想理论素养;集中展示全党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取得的光辉成绩和涌现的先进典型,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追求卓越、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美德。让莘莘学子们在把握自己的未来方向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实践“三个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1]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帕斯卡尔.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6](德)卡尔·雅思贝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哲学人类科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菱的哲学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科学拔牙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