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光宇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从传统向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沟通能力。
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动因就是传统或以往教学中存着问题和不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因此,在传统向新课程转变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统一化的教学方式使因材施教成为难以实现的美好追求,学生的学习在“统一化”的压抑下没有愉悦感和成功感。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明显能感觉到来自上级的指令性的要求越来越少了。新课程标准中没有了学科内容的具体要求,没有了课时的规定,没有了难度和深度要求的具体规定,也没有了教学顺序的具体要求。这样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可以改变统一化的模式,追求民主个性的选择化教学方式。
灌输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宰,他们决定着学生学习走向,知识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教学过程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缺少发言权,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看着办。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学生被迫接受某些灌输化的或是枯燥的教学方式,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索的活动中去。新课程改革在反思灌输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要求教师与学生更多的互动,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应采用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立。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教学的主导思想应从“怎样教”,转换成“教学生怎样学”上来。
任何教学方式都是有一定流程的,若教师教学过程中过分拘泥于教学流程,对于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反应缺乏应有的关照和教学应变,就使教学方式陷入了教条化。新课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
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吸收传统学习方式优点的同时,极力主张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的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下,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合作的意识和动机十分淡薄。这会造成学生之间的隔离、疏远甚至对立。而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的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多的强调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即主要采用注入式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中的“对话学习”,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这种学习是一种面对面的、民主的学习,更强烈地突出了学习的主体性、交互性、协调性和生成性,超越单纯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具有重新建构的意义。
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接受和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特别是书本知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绝对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应是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当然,我们不能把这种探究式的学习“神化”、“泛化”,不能机械的把探究学习理解为整个学习活动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解决每一个问题,探究学习的关键应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校应在继承传统学习方式的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生活实践能力、交往实践能力等等多方面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深深地根植于实践,学习与实践完美合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力图实现的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都离不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教师作用的核心是其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再观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教的条件下进行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是不可能自发地进行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可见,教师教学能力的更新和提高,是完成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型的关键。而教师教学沟通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言以蔽之“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沟通能力。”具体来讲包括:
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强调语言的应用与提问,但由于提的问题和答案都事先确定,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逐渐趋向所谓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启发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进行自由的思考。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要求教师注意师生的沟通对话,注意倾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存在主义者布贝尔认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才是真正的教学。”发展教师的教学对话能力,能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对话能力,使其平等的参与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师生平等合作。通过对话,教师不再是单向的言说者,学生也不再是沉默的听者,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于个性的学习”。教师要有能力做到善于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习;善于树立学生中的学习榜样,总结推广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因此,若想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真正学会学习,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学习指导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沟通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性格、水平、兴趣各异的学生。保证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课堂协调能力。教师的课堂协调能力包括自我协调和学生协调两部分。自我协调能力是指,教师协调自己的教学情绪的能力。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教师要有自我协调的能力,不把消极情绪带到教学中来。这样,才能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留下大方、真实和亲切的印象。学生协调能力是指教师维护一定的课堂规则的能力。良好的学生协调能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形成一种轻松和合作的氛围,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欧阳芬,黄小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5][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