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200241) 张佳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新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注意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天然联系,认为这是摆脱难繁偏旧且古板的地理课程的良方,并将新课程理念理解为“地理教学生活化”,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元素并加强其与地理课程内容联系的一种倾向。因此,地理教学生活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教师在课堂上尽力体现生活化。中国知网收录的篇名中含有“地理生活化”的相关研究论文也有近百篇之多,他们大多从地理教学生活化的优势与策略角度进行研究。
每位地理教育研究者都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地理教学生活化理念加以解释,在实践中融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但是,对地理教学生活化理念的过度强调和盲目跟风,使得生活化成为金科玉律,好像没有生活化的课堂就不是好的地理课,地理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出现“泛生活化”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生活化口号的散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为“生活化”而生活化的非理性做法。
本文不旨在探讨目前在教育学界存在一定争论的教育回归生活理论本身,而是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课程理念对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真实内涵进行理性探索与科学建构,希望能解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思想上的一些困惑,从而纠正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行为。
地理课堂上教师过多的让学生自主发言、小组讨论,若不加以引导的话,几位学生讲完,半节课就过去了,并且很难从中提炼出对生活有用并具有地理性的内容。例如,教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现在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出去旅游过,这个话题每人都有话可说,学生积极性很高,以为这样就是很好地贯彻了生活化教学理念。但若不加以引导和调控,学生容易把路上碰到了什么人,买了什么东西,每天几点起床等等一股脑儿倒出来,生活细节充斥课堂,很难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其结果可能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记住了几个有趣的片段。
这种“泛生活化”的倾向,使教学中“重形式轻务实”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生成的内容几乎不需要用地理思维来考虑。泛生活化倾向在地理试题编制中表现为缺乏地理元素,不需要地理素养就能答题,这种错误的导向同样值得警惕。
创设一些生动的生活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但情境的创设也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客观事实,为了创设情境而创的情境往往失真,对教学也无益。例如,某老师在讲水资源的经济效益时,引入生活中学生经常饮用的农夫山泉,为什么同样是水,农夫山泉就贵一点?因为它有点甜,为什么甜呢?因为取自于美丽的千岛湖,水质优良,经济效益就比较高。这样的生活化难免有些牵强,不符合事实逻辑,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又如,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该实验旨在表现地转偏向力,但受重力影响,该实验会给学生带来地转偏向力都是向下的错误感知,有违客观事实,教师应予以阐明。这些为了与生活相关而创设出来的不真实情境会对地理学科的科学性产生负面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引用自己觉得熟悉的生活情节,但有时并不是与学生生活相关并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来自农村地区的教师可能会在讲农业时加入自己做农活时的一些生活经历,收割稻谷、种植庄稼的时间等,但上海等城市地区的学生对农业的了解并不深刻,与他们的生活相距较远,对他们大多数人今后的生活未必有用。又如一些年长教师在课上引用一些过去较为流行的歌曲和影视素材,学生并不了解。在生活化理念下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况说明教师并没有真正去了解学生的生活需要什么地理知识与能力,从而背离了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初衷。
地理课程强调“有用、生活化”。但气象气候、地貌、岩石矿物、地质、月球等有用知识却被弱化或削减。另一方面,在有些中考、学业考、高考中,部分题目过易,考查常识,挑战地理课程存在价值。[1]这不仅是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科书编写和高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常识化、百科化倾向。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中为了贴近学生生活而选取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的事实加以说明,或是将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都尽可能的引入课堂加以介绍。例如,老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巴西”一节时发现教材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三幅彩图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在花车上跳桑巴舞、巴西的狂欢节、巴西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教师利用该处图文资料给学生讲述了巴西独特的文化,还补充了巴西美食、里约狂欢节、桑巴舞视频等材料。笔者认为,这样一节地理课的教育价值不高,存在百科化倾向,并且这一倾向普遍存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中。这些课堂内容学生在网络上都能搜索到,借阅一本相关国家的书籍可以了解得更多、更全。
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将课本中出现的知识用一个生活化的案例加以说明。例如,讲台风时播放一段近期台风事件的新闻,讲天气时播放一段CCTV的天气预报,截一张天气预报图,让学生知道天气预报的图示、语言等等。而对于生活化案例中的其他内容,大部分教师选择略去,但这些内容通常也是对生活有用的。教师往往将教材内容和考试要求作为选择生活化素材的依据,局限于知识陈述,对于地理技能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地理教师在生活中挖掘有用的地理生活化素材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提高。
以上所述的诸多不合理做法并非只与“生活化”有关,亦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一定层面上能够反映出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的问题及其特征。
由于传统地理教学有诸多诟病,部分教师认为生活化是扫清这些问题的金玉良策,没有透彻理解课程性质,操之过急的某些做法会导致“泛生活化”。此外,教师对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也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标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非“学习与生活有关的地理”,大家往往把二者等同起来,使教学逐步脱离正确的课程理念,走向泛生活化。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除了具有生活性之外还应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和思想性。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应在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和地理观点的培养。其中,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主要要素;人地协调观点和空间观点是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地理观点培养的重心所在。[2]
教学需要联系生活,但教学不同于生活。教学时创设的生活情境应是真实的、科学的,能正确反映出实际地理问题并带给学生共鸣的,教师不应想当然的将成人生活经验放到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是有效解决地理教学生活化问题的基础,不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或有能力知道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深入关心学生生活,响应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地理课成为对学生生活有用的课堂。
课程、教学、教材、高考的方向都应是重视能力、重视地理知识规律的应用价值,地理学科才有生存空间。[3]地理教学生活化并不意味着要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地理知识通通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们应该在知识载体中达成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能力的目标,广而繁杂的表层知识会削弱深层能力与地理规律运用的培养。例如,上述“巴西”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巴西的这些独特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通过提供巴西的自然、经济、历史等背景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融合的过程、地理要素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等,这都将有助于学生认识、理解并且包容多元的文化。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常识化、百科化倾向会让地理课程离“有用”渐行渐远。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获取其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课程的深度,真正实现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每位地理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对地理课程形成科学而理性的认识,不然被误解的观念指导下的错误教学行为最终将偏离正确轨道。地理课堂要走进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中去,而走进生活的目的是了解生活中的问题,带着问题走出生活,在课堂上探索解决问题之道,从而使学生更会生活。生活化的地理课堂不是由学生随意生成,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格外重要,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生活细节充斥课堂,保证生活化是与地理课程目标相关的,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生成,最终落实教学目标,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当今社会发展变化之快让地理课程内容、地理教材势必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每位教师应具备自己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重要的是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4]因此,“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应局限于知识层面,地理技能、生活能力方面的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也有待于教师深入挖掘。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地理教学与生活的思考,形成挖掘生活化素材的意识,在教研活动中交流探讨,建立高质量的资源库并共享,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水平。
在对目前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应探寻出一条富含理性的生活化教学之路,从而让“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程理念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1][3]段玉山.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探讨[J].地理教育, 2012(11).
[2]袁孝亭, 王向东. 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 课程•教材•教法, 2003(10): 20-24.
[4]袁孝亭, 王向东.“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课程编制[J]. 地理教学, 2003(07):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