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15006) 郭翠兰 谢延新
自“生态文明”一词进入十七大报告后,生态文明在我国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1],再次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更加深刻地彰显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意义。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人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提升未来国家决策者、建设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地理学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是一项自然科学工作,研究社会是一项社会科学工作。而地理学者最感兴趣的是研究地球上人与地球环境的关系。这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2]地理学科兼具自然和人文内容,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文明”一词,在中国古典中已有记载,如《周易•乾•文言》中载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讲:“辟草昧而致文明。”以上所谓文明,是指社会面貌的开化、进步、光明的状态。在西方国家中,文明更是人们的普遍用语。1961年出版的法国《世界百科全书》提出:“文明”一词用法甚多,主要指“开化的社会”“社会的高度发达”“文明事业”等。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来讲,文明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我的结晶。[3]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词源学意义上看,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具有的初级形态。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这是生态文明具有的高级形态。[4]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种人类文明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与前三种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表现尊重和爱护自然。[4]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5]。其中,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个由自然、科学、技术、道德、行为、法制等多个领域交叉组合构成的巨大系统,其内涵极其广泛,但人地关系始终是研究生态文明不可忽略的基础。而人地关系正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渗透的和谐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是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地理教育来提升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教育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保证人们注意到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就环境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和建立一套环境道德规范,作为行动的指南。”“认识地球上主要自然系统(地形、土壤、水体、气候、植被),以便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地球上主要社会系统的知识(农业、聚落、运输、工业、贸易、能源、人口及其他),以便获得关于地方特征的认识。” “当代对持续发展的关注,可以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内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综合,进行探索。”[6]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课程的目标是使高中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
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因人地关系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正是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典型素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内容,举例如下。
必修1中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暖的现实、形成原因、影响及对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强调地理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生态环境中要有整体性观念。[8]
必修2中的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环境质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重化工业带来的污染及整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21世纪议程》,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9]
必修3中的土地荒漠化概念、分布、成因、对策,森林的生态效益及保护,能源的综合利用,采煤区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珠三角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西气东输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10]
1. 建议课程标准的设计者和教材的编写者,在教材中增加生物圈的章节,恢复生态系统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食物链、生态平衡等有关知识技能的教育。
2. 建议教材的编写者在教材的适当章节增加生态文明建设较系统的表述。
3. 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模式,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或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研讨寻求解决某个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案。还可以设计一些争议性问题开展辩论,让学生通过认知的冲突,更深入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
4. 教师对相关生态文明的教材作必要的强化与拓展,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及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或生态、环保热点问题,适时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某水域蓝藻爆发影响水质,可引导学生分析蓝藻发生的原因、影响及研究对策。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学生感觉最熟悉、也最有兴趣的,教师要下力气收集当地典型的和“生态文明 ”相关的个案,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可以通过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植树节等有关节日为契机,在校园内倡导“生态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拒绝一次性筷子”“拒用泡沫餐盒”“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存放”等理念,使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
5. 积极利用研究性学习和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如用大气监测仪测量大气中SO2所占比重、大气粉尘的数量,监测酸雨、灰霾天气的发生;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参观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增强学生形成拒绝过度包装的意识,养成节约习惯,明确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提升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地理教育大有可为。希望本文的发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投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我国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能真正担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 2012-11-18.
[2][6] 冯以浤.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 地理学报,1993, 48(4): 289-296.
[3] 姬振海. 生态文明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4] 刘铮. 生态文明意识培养[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5] 余谋昌.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J]. 绿叶,2006, (11).
[7] 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9][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