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光高级中学(201800) 邓霞林
中国地域文化需运用所学过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知识全面地对区域的农业生产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文艺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内容综合性强。高一的学生通过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图表阅读分析能力,通过“文化与环境”和 “世界地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文化的概念,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初中所学的中国地形分布、气候分布与特点等基础知识遗忘率高,空间观念缺失,缺乏这些知识的支撑,分析某一具体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像是无源之水,无疑增加本课教学的困难。
本部分内容课标提出学生要“学会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分析不同地域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特点及其地理背景”“搜集、阅读不同地域文化的资料,比较地域文化的差异”;教师要“介绍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保护地域文化的意义”。
在本课教学中,课程标准具体为以下几方面:“阅读有关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特点及其地理背景”“阅读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的资料,比较两者地域文化的差异”;初步意识到“保护地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世界无论国家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建设都十分强调软实力的提升,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文化是国家、地区、城市、企业乃至家庭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地域文化”篇章是高中地理教材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之一。
文化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环境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地域文化”篇章被安排在两册地理教材的最后,既承接了上学期自然环境和下学期人文环境的其他篇章,又将人文环境基础知识的内容提升到文化层面。
教材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中国十大文化区的地域范围、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重点突出了各文化区的生产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和文艺风俗。教学时如果逐个文化区进行精讲的话,教学时间不够,学生也会由于方法雷同产生厌倦;若采用一带而过的“粗放式”教学的话,学生了解了(甚至背诵)知识,但没有学会方法,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因此本节课主要选取两种文化地域类型为主要教学内容。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文化”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陌生而神秘;位于第二级阶梯的“四川盆地文化”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有所了解但不深入。因此第一课时选择了这两种地域文化重点学习。其实选取何种地域文化进行重点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地理思维方式的掌握。
知识与技能 能依据相关图文资料,说出青藏高原文化与四川盆地文化的地形特点、气温、降水特点及成因;能依据相关图文资料,说出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的主要农作物(如青藏高原文化的青稞,四川盆地文化区的水稻、小麦)、主要畜产品(如青藏高原文化的牦牛、藏绵羊,四川盆地文化区的川猪)、饮食和民居的特点;能从自然地理角度解析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的主要农业生产、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文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亚洲局部地区地形图”以及相关数据资料,对比分析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的地形、降水和气温分布的特点;通过对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地理环境的分析,比较其农业生产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文艺习俗的特点并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通过小组合作将各地理要素用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结起来,进一步加深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的理解,形成概念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主要地理文化现象和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正确认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地和谐发展观;通过对我国两地区地域文化的学习,增进对两地地域文化的理解,增进民族理解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初步意识到保护地域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区的农业生产文化、传统民居、饮食等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地理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两种地域文化区民居特点形成的原因;将各地理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
课前:教师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和《康定情歌》。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个民歌片段,一首是《青藏高原》,另一首是四川民歌《康定情歌》,你感觉到它们在韵律上有何差异呢?请你把民歌与对应的音乐韵律连线。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酝酿良好学习情绪。
【期望学生达到】能根据学案的选项说出《青藏高原》高亢、嘹亮,《康定情歌》平和、优美的音乐韵律。
承转:这两首歌反映了这两个地域艺术风格的差异。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我们阅读地形图,描述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海陆位置的异同。
活动1 对比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亚洲局部地区地形图”等相关数据资料,对比分析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的地形特点、降水和气温的特点及原因。
【设计意图】了解两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是理解其地域文化的基础。学生在初中和高一曾学过中国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但遗忘较多,而且对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也不清楚,因而需要循序渐进地重新建构这部分知识。
【期望学生达到】能根据图文资料和教师的适当提示,分析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的地形、降水和气温的特点及原因。
承转:根据其气候气象特征,考虑一下,如果你去青藏高原旅游,你应该怎样穿衣呢?
活动2 认识青藏高原文化区的传统服饰
多媒体呈现“掉袖藏袍”,教师引导学生在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思考青藏高原文化区的传统服饰之一——掉袖藏袍与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承转:为适应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人们可以多穿衣服,动物怎么办?植物能生长吗?
活动3 比较青藏高原文化区与四川盆地文化区的生产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一定的经验知识,说出部分主要农作物或畜种,并思考这些独特的农作物或畜种与所在文化区哪些气候特征相适应呢?
承转:农业生产主要为饮食等服务。你知道青藏高原文化区有哪些特色饮食?
活动4 比较青藏高原文化区与四川盆地文化区的饮食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从气候和主要农产品判断两地的饮食特色以及形成该饮食特点的原因。
【设计意图】传统服饰之一——“藏袍”的特点很多,如质地、色彩、样式等,其特点与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有关,本课强调其“掉袖”特点,主要与气候相关,故直接放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学习之后。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影响农业生产,气候等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均影响着各地的饮食文化,按这个次序设计教学有助于学生高效建构知识网络。同时通过两区域的对比学习,有助于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与领会区域比较的地理思维方式。
【期望学生达到】建构(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传统服饰、农业生产、饮食文化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进一步熟悉与领会区域比较的地理思维方式。
承转: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和饮食文化,同样也影响到民居建筑。
活动5 探究青藏高原文化区与四川盆地文化区的民居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青藏高原文化区的传统民居之一——藏族碉房”的图文资料,并从气候、取材、安全等角度解释其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四川盆地文化区的传统民居之一——坡地上的吊脚楼”的图文资料,并从气候、取材、地形、安全等角度解释其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特点。
【设计意图】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显性文化,引导学生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既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服务生产实践,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教师的引导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期望学生达到】能从气候、取材、安全等地理视角观察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的特点,关注生命安全、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形成人地和谐的思想。
活动6 认识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宗教、休闲等独特的文化景观
【设计意图】宗教的形成原因复杂,本课强调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也需要让学生知道有政治、经济、文化自身等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期望学生达到】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承转:我们学习了两大文化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文艺宗教等。这些因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活动7 形成概念图
请将下列代表青藏高原文化区的地理事项的字母归类填入相应的方框中,并根据内容的因果(或影响)关系用箭头连接方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A 海拔高
B 年平均气温低
C 昼夜温差大
D 高山阻挡水汽深入
E 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F 河谷地区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
G 放牧牦牛、藏绵羊等
H 以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牦牛奶等特色饮食
I 石砌碉房
J 掉袖藏袍
K 五体投地的宗教礼拜
学生讨论完毕,教师请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概念图的形成既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也是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评价。部分学生也许因难度大、题型新,导致参与度不高,需要更多帮助。
【期望学生达到】积极参与构思,允许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有各自不同广度和深度的概念图。
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地理环境也深刻影响着民居文化、宗教文艺等。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外,还会受生产力水平、经济政治等影响。因而,在研究地域文化的形成时,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和忽视环境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反过来,文化又深刻影响了地理环境,如四川盆地的都江堰束缚了岷江的洪水。生产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艺、服饰文化等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们发现各地高楼林立,文化景观趋同,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特色文化在迅速消失,如传统民居屡遭破坏。因而,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地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1. 阅读教材“中国地域文化”
2. 任选两个地域文化(如:江南水乡文化区、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请搜集相关地理素材并结合教材对比总结这两个地域文化区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与特征、农业生产文化(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业部门、农作物)、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地方文艺等,并绘制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的知识网络。
1. 由于教师缺少关于学习目标的介绍,少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笔者设计了1分钟左右的学生学后反思问卷。发出41份问卷,收回38份问卷。学生31人选择“收获大”,7人选择“收获一般”,没人选择“收获小”。说明总体上,学生对课堂是认同的。选择“一般”的7人中,主要原因是:“大多(原本)知道”。确实很多学生通过生活接触、电视电影、网络媒体、其他课程涉及等途径对这部分内容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这些知识大多呈现“碎片”式,缺乏整理归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是思考表面现象之下的深层次的原因,找出这些现象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地理课堂需要而且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然而学生觉得没有太大收获的原因是什么?其中之一是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我教学设计有欠缺,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目标的传达。
2. 就情感目标达成度而言,“进一步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地和谐发展观”“增进民族理解和民族团结的情感”达成度高,而“意识到保护地域文化的责任感”的达成度欠佳。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两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自然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地和谐发展观,也增进对两地域文化的理解,从而增进民族理解和民族团结的情感,这些情感目标的实现没有牵强附会,而是水到渠成。但是在“意识到保护地域文化的责任感”方面,在课堂小结中由教师明确提出,显得生硬。
3. 课堂设问需贴近学情。概念图的设计环节,原本是请学生将关于青藏高原文化区A~K的11个地理事项按下列的因果(或影响)关系用箭头连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发现大多数学生很困难。设计该题的目的不是为难学生,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有关于本节课内容的较科学的知识结构。为便于学生更顺利地完成知识结构的建构,因此作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