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410009) 叶长绵
我校开展的“三生课堂”教学改革是在中外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崭新课题。在生命教育发展到三生教育的背景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生课堂的教育理念和教改方向。
早在1968年,美国践行生命教育的教育家华莱士提出,学校不应只是训练学生求职和求知,还应引导他们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从此,生命教育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的生命教育在21世纪进入快车道。如2006年湖南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同一时间,各省市区纷纷下发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云南省于2008年推行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至今已经在中国24个省市的有关地区和学校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于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三生教育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之持续深入发展。所以,明德中学提出的三生课堂教学改革,无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具有独特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生课堂不是高效课堂,它不仅仅关注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锻炼,还着重关注各学科文化素养的培养,关注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在课堂教学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为此,在三生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我校提出了三生课堂与学科文化建设的教研子课题。各教研组积极投入到该教研活动之中,我们地理教研组也围绕“三生课堂”地理学科文化魅力的彰显这一问题展开了实践与研究。
广义上来说,文化即人化,即人创造的物质与精神都是文化。从这个层面来说,地理学科本身就是文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其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地理素养包括地理志趣、习惯、地理能力、地理知识和科学素质。范秋明校长说,学科文化建设,要让课堂教学由知识演绎为文化,由教学技术铸炼成教育艺术。显然,我校的学科文化建设并非广义的文化,是在建设整体校园文化的基石之上创建的、具有一定高度和学科特色的、具有形而上特质的文化,是科学性、社会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在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生命价值塑造和终身发展的,带有各学科独特魅力的教育教学文化。
在此认识基础上,地理教研组经过合作研究讨论,一致认为地理学科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注重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地理美的享受中提升地理素养;二是挖掘地理学科中塑造学生生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逐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三生课堂的重要目的是立德树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和生活并热爱生活,把学生引入广阔的知识视野,把学生引上正确的人生轨道,让学生健康成长。地理学科文化对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开展有着独特的优势。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地理三生课堂与地理学科文化的关系可以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使三生课堂的生命活力与地理学科的文化魅力一起绽放、相得益彰。
生活就是地理课堂的教科书,关注现实生活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地理学科文化的内涵之一。探索自然奥秘和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是地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把学生的生活场景带进课堂,让师生利用地理知识共同探讨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天气预报、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人口迁移、旅游、交通、城市等都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关注生活,可以增加中学地理教学感染力,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环境和提升生活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转变观念。不是关注教材,而是关注生活。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教给学生,而是挖掘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之处,利用教材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环境、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关注生活的课堂才是三生课堂,包罗生活万象、生活气息浓郁正是地理学科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一。
地理课堂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注重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教学重视对现实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自然观察技能、地理图文资料阅读处理技能等能力。社会调查,可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读图文资料分析现实案例,可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多彩的学习场景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既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能力是三生课堂的要求。因为放眼世界,关注生活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多种能力以适应并改进我们的生活也是地理学科文化的内涵之一。
课堂教学,若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层面是很难有高度的,也难以彰显学科文化最有价值、最具魅力的内涵。教育,若不能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品格,则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因为一个没有正确是非观、没有高尚生命品格的人,能力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可能越大。所以,我们地理教育的最终追求目的就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形成爱护自然、关爱他人、热爱生命的生命品格。
地理教材中有大量可以用来塑造学生生命优秀品格的教学点。如在学习资源时,从资源的有限性出发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同学们讨论得出下列做法是可以身体力行的:不剩饭菜、少吃零食、少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纸用水、垃圾回收等。除了培养学生的节约美德,我们还发现后天性资源与自然资源相比较的知识点是一个塑造学生品格的亮点。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经过探究,学生发现,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往往环境破坏、经济不可持续,如尼日利亚、瑙鲁。联系到生活实际,同学们创造性地认识到,父母留下的财富也好比自然资源,天生丽质也是自然资源,从而得出了与其“拼爹”不如“拼搏”,“美人难免迟暮,英雄却能不老”的正确观念。不炫富、不“臭美”,努力开发属于自己的后天性资源就成了很多同学的座右铭。
再如,在地球具有生命条件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的加深,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在不断增加。所有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同地在同一个星系中组合,才能有一个像地球一样可以供人类居住的行星,然后才能有复杂的、有智慧有科技的生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多么神奇、多么非凡的星球。我们地球的每个组成部分和它周围的等等因素简直都是经过“精调”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偏差,都不可能有我们人类的存在。所以,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这宇宙中几乎独一无二的高等智慧复杂生物的家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形成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并心存感恩等宝贵品格。再如,学习文化与人口时,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职业观。
三生课堂彰显学科文化魅力,关键在于教师。人不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如果教师对生活、生存、生命都没有很好的认识,如果教师对学科的认识没有从知识技能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又怎么能帮助学生体验三生的意义、塑造生命品格、领悟学科文化魅力?所以,贯彻三生课堂理念并彰显地理学科文化魅力的关键是地理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
地理教师要由“经师”向“人师”转变。也就是说,地理教师要由地理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生命导师。今天是资讯发达的时代,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顺畅且多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专有者和权威。但教师对生命的体验和对学科文化的认识是青少年学生一时难以达到的。所以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塑造学生的灵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匠心地去建造学生的精神家园、价值体系,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教师应该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生命去引导生命。应该以情育人,而非以师道尊严压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阳光的心态,饱满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格感化,使学生找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生存的追求,让孩子们摆脱生命的迷茫困顿,让身心安稳,获得永恒的生命。
教师素质的提升关键靠学校的培养,要靠一系列的学科文化建设制度来保证。
首先是地理学科物质文化建设,包括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资料建设和工作档案建设等。应该编写贴近学生生活的、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的校本课程,使课堂真正关注生活。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塑造生命价值观的教学亮点,使三生课堂达到生命的高度,具有文化的厚度与深度。
其次是地理学科制度文化建设,包括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学科备课组织制度、教学研究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有利于科研风气的树立,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使全组老师共同成长,文化素质和教学艺术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三生课堂改革的深入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是地理学科精神文化建设,包括提炼学科特有的精神文化、提升教师个体精神文化和形成教研组整体精神文化等。目前,我们认为地理学科特有的精神文化主要有:放眼全球甚至宇宙的开放心态,使师生不狭隘;综合全面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方法,让师生不偏激;追求人地协调的核心理念,让我们明白人类的责任:认识自然、爱护环境、发展科技、摒弃贪欲、节约资源,形成有爱心、敢担当、讲节制、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尊重地域差异的研究方法,使我们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注重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包容的精神文化。同理,地理教研组和地理教师的文化特质应该是:开放、尊重、合作、谦虚、节制、有爱心、担当、追求卓越等。
教育教学改革的阻力,一方面是教师本身的认识深度和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和学生的认同与支持程度。如果改革得到了家长认同,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就会得到广泛的推广,改革就会不断深入取得圆满的成功。
取得社会的认同,关键是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学习不仅是为了分数和升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一个综合素质高、人格健全的人是最宝贵的。
通过作业设计和教导,可以让学生在家显示出爱心、感恩、节约等品格,孩子不挑食了、不剩饭菜了、洗澡能控制时间了、会体贴关心父母了、不跟长辈顶嘴了……这些都会使家长无比欣慰;孩子变主动变勤快了,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不用时时督促了,孩子有责任感了,大事小事能担当了,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可以放心了;孩子的谈吐更优雅了,知识面更宽了,更具有文化气息了,父母就会发现我们的“三生课堂”和“文化立校”对孩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三生课堂产生了这些变化,孩子热爱生活、能力提升,生命有了明确的方向,学习成绩又怎么可能不好?家长又怎么会不竖起大拇指?社会又怎么可能不刮目相看?三生课堂绝对不会牺牲学生的升学竞争力和生存竞争力,这种课堂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让孩子们的人生更丰满。让我们努力把三生课堂改革深化下去!
[1]梅桃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明坤.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范秋明.秋月明言[M].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湖南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5]郑晓江.从生命教育到“三生教育”.http://www.org/soso.jsp,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