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文成中学(325300) 刘 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首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 模式图的构建在新课程改革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地理事物的概念、原理或现象的分析,深入挖掘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探索其形成的原因、条件或机制,从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形成解决或评价这一类问题或现象的模式图,这对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以大气降水为例进行阐述。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过饱和冷却凝固成液态或固态,当其质量超过空气或气流的浮力或顶托力时,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要形成降水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充足的水汽(水汽过饱和);
(2)使气块(团)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3)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其中水汽过饱和冷却凝固是必须的条件之一。自然界中的水汽冷却凝固主要以上升冷凝为主,因此解释一个地区降水的形成和降水量的多少,就可以以分析该地区的气流运动形式为主,看是否具有上升的可能。
(1)对流上升(热力作用)
局部地区的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运动,受热(温度较高)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降温(温度较低)的地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2)锋面气流上升
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暖空气暖湿而轻,冷空气干而重,因此暖空气可沿坡上升或被迫抬升,暖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因而,空气绝热上升,水汽凝结,易形成云雨天气。由于锋两侧的气团性质上有很大差异,所以锋附近空气运动活跃,有强烈的升降运动,气流极不稳定,常造成剧烈的天气变化。
(3)地形阻滞抬升作用而形成上升气流
潮湿气流在水平运动过程中,遇到高山等地形障碍物的阻挡时,气流被迫缓慢上升,沿坡面爬坡而上,形成上升气流,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从而形成降雨,称为地形雨。因为高空较冷,水的饱和度下降。当风吹向迎风坡时,空气上升,原来未饱和的水汽冷却变得过饱和了,便容易形成降雨,地形雨多降在迎风面的山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绝热增温,反使云量消减,降雨减少。
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特征可知:在对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是不断降低的,理论上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开始凝结,当质量超过大气的浮力或气流的顶托力时,就会形成降水,因此,要分析一个地区的降水状况,就可以分析该地区的气流运动状况。
实例:(1)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的原因
分析:
(2)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多雨的原因
分析:
(3)孟加拉湾北面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的原因
分析:
下面以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的分析为例进行阐述。
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地滑,群众中还有“走山”、“垮山”或“山剥皮”等俗称。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滑坡、泥石流运移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人们又常把滑坡、泥石流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
分析:
现象1
下滑(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自然滑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要有一定的坡度(“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条件1(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的山坡上多发)
现象2
现象3
在河流冲刷、降雨等因素影响下形成滑坡,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形成泥石流水体侵入土体、岩体的缝隙,减小了相互之间的摩擦力易滑条件3
实例:分析我国西南山区成为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形成条件
条件1
我国西南部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大。
条件2
地表破碎。
a 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地表破碎。
b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
c 近年来的工程建设,使岩体和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变得松散。
条件3
西南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且多暴雨。
下面以水土流失的发生机制为例进行阐述。
广义的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狭义的水土流失是指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因素: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干旱、风化严重、突降暴雨等)、土质松散、坡度较大等有一定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乱砍滥伐、超载放牧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失去绿色植被的保护,沙化严重,突降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分析:
机制1
机制2
实例: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条件)
机制1
机制2
模式图的构建旨在使学习者形成真正的、深刻的、灵活的理解,为此,教师需要就学习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来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模式图。在地理模式图的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的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归纳,从生产生活的实践当中去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的实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构建模式图,就能很好的完成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任务。
[1]钟启泉, 张海莹.基础教育要过“三关”[N].社会科学报, 2003-12-04.
[2]袁孝亭, 新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其解读[J].现代中小学教育, 18-20.
[3]王树生.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4]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