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伟 李孟兆 张志梅 穆燕 解世杰
产前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胎儿肺内异常病灶,有典型隔离肺表现者,彩色多普勒可明确提示诊断,尤其对合并其他胎儿畸形者,及时终止妊娠,减少畸形胎儿出生率,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0月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行产前超声检查的56300余例胎儿,共检出胎儿隔离肺6例,所有病例均经随访或引产后证实。孕妇年龄22~41岁,平均30.2岁。
1.2 方法 仪器使用东芝纳米30彩色多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孕妇取仰卧位,经腹部检查。首先行胎儿超声常规检查;发现或怀疑胎儿胸腔或腹腔异常包块时,详细观测包块位置、大小、形态、回声、内部结构,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供应血管情况。
本组6例孕妇均在20~33周产前超声检查时发现,6例胸腔内隔离肺(左侧5例,右侧1例)。合并畸形:伴右位心1例,伴胎儿胸水l例,伴羊水过多2例。胎儿隔离肺超声表现为强回声或偏强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团块与周边组织分界清,呈叶状或三角型,多位于左胸腔底部;团块大小不一;6例团块内均探及来自主动脉的血供,其中4例来自于胸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其中5例经引产后证实,另1例选择分娩,现3周岁,无异常症状。
胎儿隔离肺又称肺隔离症,是以血管发育为基础的胚胎发育缺陷的肺先天畸形,发生率0.15%~6.4%[1]。隔离肺是由胚胎的前原肠,额外发育的气管和支气管肺芽接受体循环的血液供应而形成的无功能肺组织团块,可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两大类。胎儿肺叶内型位于脏层胸膜内,约65%发生在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叶外型位于脏层胸膜外,90%发生于左肺下叶与隔肌之间;发生在其他部位的还有纵隔、心包下、隔下和腹腔内[2]。叶外型隔离肺常称为副肺叶或副肺段,与正常肺组织分离,有自己的胸膜包绕。几乎所有叶外型隔离肺的动脉供血均来自体循环动脉,约80%叶外型隔离肺供血动脉为单一血管,来自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口[3]。叶外型隔离肺大多数发生左肺与膈横之间。
动态观察大部分隔离肺,随孕周的增加而部分或完全萎缩,预后良好,尤其在逐渐缩小的隔离肺胎儿,预后更佳。出生后可不出现任何呼吸道症状,但合并胸水者,会导致严重肺发育不良和胎儿水肿,从而威胁胎儿生命。笔者对本文中病例做了跟踪观察,临床转归与所述相符。掌握这些,可以很好地指导临床医师向孕妇交代病情,减轻孕妇的思想压力,避免不必要的引产。
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承担了全县育龄妇女的孕期检测工作,是检测胎儿的前沿阵地,应不断提高超声产前诊断的水平,提高对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出生缺陷干预提供临床依据,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42.
[2]吴乃森,接连利,范斯萍.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64-165.
[3]宋长山,聂广杰.肺隔离症(附14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01,9(5):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