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中生成的文化现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的格局,始终体现出多文化的特点[1]。东北民俗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饮食、起居、服饰、节令、信仰、礼仪、娱乐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试图对东北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自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来,1998年,文化部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后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传统文化立法工作的进程。云南省、福建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也相继颁布了当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有些省市还颁布了以单项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为保护对象的地方性法规。
东北地区的各省政府也应该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颁布当地民俗文化保护条例,对那些从事民俗传统文化搜集、整理、研究、抢救、传承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那些因玩忽职守和保护不力致使民俗传统文化珍贵资料和实物受到损坏、被窃和遗失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条例颁布后,就应依法实施,当地县级以上政府的文化部门应该主管本行政区内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民族事务、规划、教育、旅游、宣传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协助文化部门共同做好保护工作,形成完善的民俗文化保护体系。
第一,通过印制宣传品,如宣传小册子、画册、海报、招贴画等进行宣传。第二,通过撰写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出版发行专著、教材等进行宣传。第三,通过在东北各地发行量大的报纸、期刊上开辟民俗文化专栏进行宣传。第四,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幻灯片等进行宣传。第五,通过举办东北民俗文化的专场演出,拍摄音乐片、卡通片,编排以东北民俗文化为主要题材的相声、小品、二人转等文艺专辑,参加在全国有知名度的综艺节目演出等进行宣传。第六,通过举办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等进行宣传,打造出东北民俗文化品牌,使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意识。
2004年4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实施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立了“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设立了“保护工程”国家中心[2]。随后,全国部分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保护工程”组织工作机构。东北地区各省响应国家号召,为文化保护工程做了许多工作,但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相互配合的部门协调机制,社会各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东北地区的各省政府、市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管理机构,如民俗文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管理当地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传承工作;同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研究机构,比如在当地文化厅、科技厅、各高校成立研究所、研究中心,负责当地民俗文化的科学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弘扬优秀民俗文化的目的。而东北地区的各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民俗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东北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展示。各省级博物馆、民俗馆及东北各高校图书馆尤其应该成为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东北民俗文化品牌之一的“二人转”民间艺术。东北地区有不少民间“二人转”艺校办得有声有色,很多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台表演。但与此同时,二人转在创作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许多二人转演员都是在重复表演旧段子,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要求。2004年,长春师范学院增设了“东北民间曲艺(东北二人转方向)”专业(专科),旨在培养二人转表演、创作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结果只招收到了10名学生,诸多原因导致该校创立此专业的失败,但最主要的是就业面太狭窄,学生不甘心大学毕业做二人转演员,但搞创作还远远不能胜任。
所以,笔者建议,东北地区的高校开设一些东北民俗文化创作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公选课程,拓宽各个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今后创作和理论研究奠定一些基础;而主要在中等专业院校设立相关民俗表演专业,如东北二人转、朝鲜族洞箫音乐、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四胡音乐、黄龙戏、东北大鼓等专业,培养表演者、传承人。一些难度不是特别大的民俗文化,如满族剪纸、东北大秧歌、朝鲜族跳板、秋千和满族珍珠球等可以从小学就在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设置相关内容,一直学习到大学毕业,达到一个相对普及的程度。
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对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塑造当地民俗形象和提升知名度,都具有明显的作用。辽宁省举办的“关东民俗文化节”、黑龙江省举办的“中华巴洛克民俗文化节”、吉林省举办的“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和“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群众性和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希望东北地区的各级地方政府能够积极组织类似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宣传当地民俗文化、发掘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东北地区各地的文化部门、宣传部门、旅游部门、教育部门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分工地策划、组织、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民俗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当地群众的注意和兴趣,争取报道的机会,以达到提高当地民俗文化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如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世界旅游日”、“中国旅游日”举办当地民俗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邀请民俗专家现场讲座;还可以举办公众感兴趣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征集当地民俗文化主题宣传口号,进行东北民俗文化传承人专访,举办东北民俗文化摄影大赛、诗文大赛、绘画大赛、书法大赛、雕刻大赛、剪纸大赛、手工制作大赛等,通过这些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公众性比赛活动,筛选民俗文化传承人,营造出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
旅游专家刘思敏先生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挖掘、梳理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分重大。民俗旅游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更是如此。东北地区各省的民俗文化大多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少数被开发的民俗旅游产品过于单调,旅游者只是参观一些民俗展品陈列,动态的、参与性的旅游产品较少。东北地区各省应该联合设计、开发多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旅游点、线、面应该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式开发网络[3]。应该选择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区等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推动各省间联合行动,开辟不同的民俗旅游线路;再把这些线路串联起来,在沿途设计、开发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在设计、开发中要遵循保护性、文化性、独特性、真实性、乡土性、完整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原则[4],防止旅游区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商业化、变异化[5]。设计、开发完成之后,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宣传、推广东北民俗品牌形象,吸引广大旅游者前来体验东北地区各省的民俗文化[6]。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6-17.
[2]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R].北京:文化部,财政部,2004-04-08.
[3]张冰.甘肃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8-30.
[4]谢科.民俗旅游开发刍议[J].经济师,2005(1):146.
[5]杜聪贤.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J].经济视角,2011(8):182.
[6]赵庆华.东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