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篇章中名词性词语的回指选择

2013-03-24 04:55黄利华
关键词:回指先行关联

黄利华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总要用词语来指代所谈及的某一个人、事物、观点等具体或抽象实体事物,词语与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称为指称关系。用来指代人和事物的词语,叫做指称词语。如果在篇章中先后出现的两个所指对象相同的词语,先出现的词语称为“先行词(antecedent)”,后出现的词语称为“回指词(anaphora)”。语篇中回指词与先行词的照应是语篇衔接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语篇的产生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回指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受话人对话语和篇章的理解。回指并不是语法或语义的相同,而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指称同一个对象,语法、语义分析对回指的解释力有限,语用分析是确立回指关系的最终手段。回指现象是当代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对回指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

汉语中主要有三种回指形式:零形回指、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篇章中的名词性词语的回指选择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名词回指的形式特征

语篇中的名词回指不必是先行词的复现,回指具有丰富的形式特征,名词回指主要包括同形回指、部分同形回指和异形回指。

说话人可以选择重复使用上文某一指称语,来指称相同的对象,这构成同形(同一词语形式)回指。说话人也可以选择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的词语来指称同一对象,从而构成部分同形回指或异形回指。

(一)同形回指

(1)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鲁迅《药》)

(二)部分同形回指

说话人如果选用的先行词形式较长,后文回指时遵循语言经济原则可以删减部分词语,

(2)现在,一道美观的四孔大石桥,长虹卧波,架在流溪河上。桥两旁除人行道外,中间两辆汽车可以对开。(曹靖华《花》)

说话人在前文选用的指称语是形式较长的定中词组,回指时,说话人删减了限制性定语。

说话人如果选用的先行词形式较短,信息量简略,随着认识的深化或表达的需要,后文回指时可以添加一些语言成分,构成部分同形回指。

(三)异形回指

说话人在话语中,还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形式完全不同的词语,回指前文提到的同一对象。

(3)中秋节,将近正午的光景,在北平曾家旧宅的小花厅里,一切都还是静幽幽的,屋内悄无一人,……(曹禺《北京人》)

先行词的语言形式较长,用“北平曾家旧宅的小花厅”来指称具体事物,回指时遵循经济原则换用形式短小,内涵空泛的上义词“屋”来指代。

还有一种类型的回指词语,是通过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段构成的,说话人为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给受话人留下对人或事物鲜明深刻的印象,有时借用各种修辞手段,运用各种心理联想,超越语言表面意义的限制,使表达人或事物的鲜明特征的词语与先行词交替指称同一对象。这种利用修辞手段表达同指,回指词与先行词在语言形式上也完全不同。

二、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回指词与先行词不限于同义关系,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有多种语义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同义关系

在同一语篇中,说话人选用同义词指称同一对象。这里所说的同义词是指在没有语境的条件下,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二)上下义关系

一个词语的意义包含在另一个词语的意义之中,这一对词语就构成了上下义关系。说话人选用的回指词,与先行词之间存在着这种上下义关系。说话人前面用限制性定语缩小中心语所指范畴的外延,后面选用没有定语限制外延的中心语回指,选取的同指词语具有上下义关系。

(三)类义关系

类义词语是指同属一个上义词语而角度不同的下义词语,类义词语也可以构成指称同义。

三、语境是确立不同的名词性词语之间具有同指关联的语用因素

语篇中的名词回指不必是先行词的复现,回指具有丰富的形式特征,部分不同甚至完全不同的名词可以回指上文中提到的人或事物。回指词与先行词不限于同义关系,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可以有多种语义关系。语言形式不同以及语义关系不同的名词可以指称同一对象,根本原因在于回指词与先行词之间存在一定强度的关联性,受话人通过各种语境因素的帮助可以顺利地确认不同的名词之间的同指关联。关联性在回指释义中所起的主导作用集中反映了关联理论最佳关联原则的要求。关联理论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原则是: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1]根据Sperber和 Wilson的关联理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交际者的话语总是提供关联性最大的信息,为推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听话人根据对方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而推理就是寻找关联。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的同义关系、上下义关系或者类义关系都是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语义关联,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的语义关联有助于受话人推断它们的同指关联,而语境是最终确定不同语言形式以及不同语义关系的名词性词语之间具有同指关联的语用因素[2]。受话人在篇章中遇到某个指称词语时,听话人可以根据语境所提供的上下文,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认知语境推断出回指词与先行词的同指关联,从而辨别出回指词的所指对象。

认知语境的建构对帮助受话人理解回指词的所指对象,确认回指词与先行词的同指关联有重要的意义。受话人的认知语境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提供的上下文,也包括受众积淀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等因素。受话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言语解读能力,根据旧信息和新信息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动态地建构认知语境,顺利地推断回指词的所指对象。例如通过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段构成的回指,这种同指词语之间虽然没有语义关系,听话人仍然可以根据语境所提供的上下文,运用各种心理联想,超越语言表面意义的限制,建构认知语境,顺利地确认回指词与先行词的同指关联。

四、名称回指选择受语境制约

说话人在篇章中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进行回指,都是受到特定语境的制约。说话人根据当时的语境,遵循经济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回指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如果先行词的语言形式较短,回指时可以选用同形回指,但如果先行词的语言形式较长,回指时有必要遵循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简化先行词的语言形式。如果先行词指称语信息量不足,受话人不甚了解所指对象,受话人认知语境知识不足,就不能与说话人达成共识,不能明确所指对象,说话人在下文回指时必须遵循明晰性原则,添加一些词语补足信息量,明确所指对象。说话人也可以选择语言形式较短的先行词来引出话题,随着情节的展开,可以不断地补充信息或突出某些重要的语义内涵,添加一些语言成分来突出要表达的主题。

语篇交际是交际双方以最小努力达到最佳效果的动态过程,先行词的显著性以及回指词与先行词之间的相关性越大,回指词的可及性越高,确定回指所需的认知力就越小。如果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的间隔不长,指称对象不难确认,说话人可以采用语言形式不同或语义关系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回指。如果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的间隔距离较长,又有其他的指称语干扰,指称对象难以确认,这种情况下说话人一般会采用同形回指,帮助受话人顺利地确认所指对象。说话人选择回指词语还要受到交际语境的制约,说话人要根据语境因素的变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回指。

五、结 语

语篇中的名词回指具有丰富的形式特征,回指词与先行词也不限于同义关系。语境是确立不同语言形式以及不同语义关系的名词性词语之间具有同指关系的语用因素,听话人可以根据语境所提供的上下文,建构认知语境,推断出回指词与先行词的关联,从而辨别出回指词的所指对象。说话人在篇章中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进行回指,要受到特定语境的制约。

[1]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A].严辰松,高航编.语用学[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76.

[2]孙影,成晓光.隐喻象似性的三维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15.

猜你喜欢
回指先行关联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健康养生“手”先行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奇趣搭配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浅析回指与溯因推理
智趣